- 年份
- 2024(6936)
- 2023(9660)
- 2022(8707)
- 2021(8280)
- 2020(6919)
- 2019(16135)
- 2018(16181)
- 2017(31588)
- 2016(17063)
- 2015(19101)
- 2014(19041)
- 2013(18842)
- 2012(17031)
- 2011(15288)
- 2010(15034)
- 2009(13669)
- 2008(13074)
- 2007(11293)
- 2006(9774)
- 2005(8298)
- 学科
- 济(65334)
- 经济(65268)
- 管理(48870)
- 业(47801)
- 企(41095)
- 企业(41095)
- 方法(32520)
- 数学(28003)
- 数学方法(27704)
- 农(17082)
- 财(16359)
- 中国(15900)
- 业经(14980)
- 学(14340)
- 地方(13378)
- 贸(12690)
- 贸易(12682)
- 制(12389)
- 易(12327)
- 理论(11707)
- 和(11399)
- 农业(11310)
- 务(10507)
- 财务(10446)
- 技术(10442)
- 财务管理(10427)
- 环境(10339)
- 企业财务(9875)
- 划(9395)
- 教育(9278)
- 机构
- 大学(237625)
- 学院(236309)
- 管理(99099)
- 济(90231)
- 经济(88225)
- 理学(86872)
- 理学院(85958)
- 管理学(84529)
- 管理学院(84122)
- 研究(74977)
- 中国(54260)
- 京(50293)
- 科学(47974)
- 财(39717)
- 所(36922)
- 业大(35900)
- 农(35479)
- 研究所(33982)
- 中心(33650)
- 财经(32659)
- 江(32391)
- 北京(31712)
- 范(31408)
- 师范(31149)
- 经(29765)
- 农业(27858)
- 院(27543)
- 州(26989)
- 经济学(25780)
- 商学(25566)
- 基金
- 项目(167873)
- 科学(131559)
- 研究(123667)
- 基金(121130)
- 家(104841)
- 国家(103975)
- 科学基金(89770)
- 社会(75937)
- 社会科(71894)
- 社会科学(71875)
- 省(65760)
- 基金项目(65399)
- 自然(59497)
- 自然科(58096)
- 自然科学(58085)
- 自然科学基金(57026)
- 教育(56404)
- 划(55216)
- 编号(51620)
- 资助(49872)
- 成果(40956)
- 重点(36828)
- 部(36591)
- 发(35024)
- 创(34884)
- 课题(34658)
- 创新(32370)
- 项目编号(32220)
- 科研(32088)
- 大学(31450)
共检索到328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范超
通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拓展基于"宾效应"的购买力平价(PPP)方法,并实证研究富裕程度、经济自由程度、贸易成本及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对PPP与汇率背离的影响。研究表明:富裕程度与贸易成本是解释两者背离的关键因素;PPP与汇率背离程度随人均GDP的增长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将"宾效应"描述为倾斜的"微笑曲线"能更好地刻画价格水平指数(PLI)与人均GDP关系的阶段性特征;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及以后的低估程度平均约为18%。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汇率 门限回归模型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杨珂 刘东坡
笔者运用不限制对称性和比例性的三变量模型,利用中国与OECD 34个成员国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不满足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进一步,根据实际汇率分解模型,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两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而且,相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This paper would analyze the discrepant degree of the world economic sizes based on the PPP and exchange rate methods and their reas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method of exchange rate underestimates the real world economic size but PPP method overestimates the size.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汇率 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亚钧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购买力平价的内容,第二部分分析和归纳围绕购买力平价说所产生的各种理论解释框架,第三部分讨论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意义。一购买力平价(PPP)是关于均衡汇率如何决定的理论。购买力平价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个国家货币交换比率的变动取决于这两国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或者说,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能力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基石是“单一价格规律(Law of 0ne price)。单一价格规律认为,在产品空间移动成本和信息成本为零的竞争市场,各国的产品市场应该按照世界均衡价格定价。用p_i和p_i~*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的i种产品的价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青 宋福铁
本文通过回顾汇率形成机制的有关文献、分析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引入可支配收入因素,建立了一个新的汇率决定理论———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理论。首先,本文的切入点新颖,为了排除各种干扰因素,通过把我国的各地区假想成小国家的角度来考察新理论的正确性。国内数据的实证结果证实,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模型效果明显好于购买力平价模型。然后,将该模型运用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结果发现,现阶段人民币币值确被低估了7%~8%,但低估的幅度并不像欧、美等国所声称的那样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建东 黄昊
文章综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实证检验结果,对25个国家和地区1975年以来的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偏离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认为从静态来看,发展中国家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从动态来看,发展中国家在追赶过程中其名义汇率变动向购买力平价趋同。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理论 名义汇率 偏离度实证检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萌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于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外价格水平差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温建东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长期来看,汇率水平由国内外相对物价水平决定。将之运用于中国这样的外贸市场多元化且高速增长的转轨经济,需要进行三项修正:用多边相对价格变动替代双边价格变动、计算生产率差异、考虑关税减让和税收制度变化的影响。本文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约为4.56元人民币/美元。但是,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只是跨国比较福利和生活水平的指标,不能作为确定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依据,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应当是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2002年,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为7.52元/美元。1991至1993年的实践证明,钉住一篮子货币可以更好地稳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购买力平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吕风勇 郭宏宇
购买力平价说是一种基本的汇率决定理论,但影响购买力平价关系成立的短期或长期经济因素众多,从而使得实际汇率经常偏离平价关系。本文对有关文献中各种购买力平价偏离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生产率、政府支出、货币供给、偏好需求和定价策略等基本因素作用于实际汇率的经济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采用扩充迪基-富勒(ADF)方法以及恩格尔-葛兰杰(EG)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和EG协整检验,可判别我国实际汇率是否为平稳时间序列,从而推断人民币汇率是否符合购买力平价。研究发现,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结果均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在剔除了物价变动和劳动生产率变动因素之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偏差甚至更大。长期购买力平价之所以无法验证,可能涉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体制方面的原因。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低估了。
关键词:
人民币 实际汇率 购买力平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阳
本文简要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是,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人民币均衡汇率 单位根 协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阳
本文简单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为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国希 王少平 黄丹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长江 钟宁桦
购买力平价是衡量均衡汇率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依此方法对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也曾经是最为严重的。本文就如何适当运用购买力平价来度量均衡汇率的问题做了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评论。结合近期的相关研究,我们指出了在一些有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讨论中所存在的需要商榷乃至于错误的地方。本文认为:相对于基本均衡汇率等方法,扩展型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更适合于度量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数据显著降低了关于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根本性改变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议的形势,而有关世界银行数据本身被低估的观点未必成立;最后,当前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严重的低估。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人民币汇率 PENN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