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1)
2023(16525)
2022(13606)
2021(12255)
2020(10494)
2019(24183)
2018(23636)
2017(45664)
2016(24453)
2015(27424)
2014(27479)
2013(27095)
2012(24823)
2011(22342)
2010(22463)
2009(20822)
2008(20120)
2007(17912)
2006(15983)
2005(14317)
作者
(71035)
(59621)
(59468)
(56796)
(37782)
(28651)
(27245)
(23337)
(22583)
(21180)
(20296)
(19956)
(18952)
(18699)
(18653)
(18362)
(17789)
(17647)
(17194)
(17136)
(14743)
(14572)
(14522)
(13731)
(13604)
(13371)
(12983)
(12947)
(12100)
(11760)
学科
(122029)
经济(121912)
管理(66937)
(65039)
(49846)
企业(49846)
方法(49041)
数学(43592)
数学方法(43053)
(31702)
中国(31051)
地方(26880)
(25746)
业经(24103)
(23118)
农业(22343)
(18553)
(17960)
贸易(17949)
(17320)
环境(16153)
理论(16089)
(15466)
地方经济(15440)
(15218)
财务(15162)
(15139)
金融(15136)
财务管理(15125)
(15110)
机构
大学(352863)
学院(351898)
(154160)
经济(151084)
管理(133754)
研究(122043)
理学(115262)
理学院(113937)
管理学(111766)
管理学院(111101)
中国(90803)
(74027)
科学(73781)
(67948)
(61125)
(60228)
中心(56116)
研究所(55467)
财经(54316)
(53257)
业大(52666)
(49266)
经济学(48747)
农业(47034)
北京(46014)
(45965)
师范(45487)
(43705)
经济学院(43671)
(41695)
基金
项目(235901)
科学(186491)
基金(172891)
研究(169095)
(151175)
国家(149969)
科学基金(129142)
社会(110258)
社会科(104570)
社会科学(104539)
(92070)
基金项目(91040)
自然(83133)
自然科(81270)
自然科学(81247)
自然科学基金(79782)
教育(77902)
(77082)
资助(70358)
编号(67059)
成果(53995)
重点(53512)
(51917)
(51746)
(48326)
国家社会(46681)
课题(46491)
科研(45332)
创新(45312)
教育部(44657)
期刊
(171243)
经济(171243)
研究(104887)
中国(67203)
学报(55628)
(54604)
(53843)
科学(51144)
管理(49530)
大学(42585)
学学(40221)
农业(36409)
教育(33363)
技术(32401)
(30464)
金融(30464)
经济研究(28451)
财经(27454)
业经(26043)
问题(23928)
(23768)
(19482)
统计(19203)
技术经济(19142)
(17277)
(17054)
(16991)
商业(15726)
现代(15684)
决策(15544)
共检索到525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凌  田国强  
贫富不均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一个重要现象。我们除了对它作价值判断,讨论公平与否之外,更加重要的是,确切地了解它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的客观影响。本文从需求分析的角度讨论贫富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引入熊彼特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创新性研究,它可以提高商品质量并推动经济增长。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的两部门(消费者和厂商)模型,贫富差距就可以由农民的人口比例β和农民的相对贫穷程度d来衡量。由于高收入者对于优质商品有更强的支付意愿,收入分配状况影响在普通商品和优质商品之间进行的消费决策和厂商选择,进而影响为生产优质商品而进行的创新活动。结论是:在达到分离型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雪梅  王燕  
经过国内理论界20多年来的研究与争论,已经基本上就我国存在低度城市化的问题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得仍然不够。文章以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这个已经达成共识的结论为阐述的观点,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力图达到对城市化对于经济增长推动的作用机理进行系统的阐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成璧  刘雪剑  李晓晨  
文章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收集并整理了我国2003~2005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由此提出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子联  
在投资和外贸出口都面临发展约束的情况下,提升消费、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升作用成为新形势和新格局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前提则在于理清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关系。本文尝试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即基于需求的研究框架,综合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思想综合为:收入分配在给社会总需求带来"激励效应"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抑制效应",其经济影响取决于两者的净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项益才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贫富分化现象也日益严峻,体现在基尼系数的变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行业差异、地区差距、居民家庭财产集中度等一系列领域。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不合理的社会保障模式、经济领域的不平等竞争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政府必须利用各种经济、法律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缔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加强以社会保障为主体的制度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其春  
本文把隐藏行为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证明产业部门间信用分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模型证明了对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度高的产业部门,其经理的低努力水平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而其对整个经济的正外部效应,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综合起来,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部门间信用分配为一个倒U型函数。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回归表明,产业部门间信用分配显著影响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战明华  许月丽  
本文在将城市化看作是由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关联效应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基础上,将其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并对模型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我国的总量样本数据对所得结论进行了验证。所得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迁与经济规模的变化均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而城市化水平则又以类似于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而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不过,与其它因素相比,即使从长期来看,城市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也要小得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欣  丁力  
文章通过构建VAR分析模型,借助1981~2011年我国GDP与GN(基尼系数)两个变量的历史数据,实证得出我国改革开放30年间的贫富差距与经济增长呈现出的倒U型关系,即在一定时期及一定阶段内,贫富差距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随着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将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凤  
本文借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认为农民“农业收入增长问题”与“农业产业的经济增长问题”实质相同,因而借鉴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农民收入增长问题。通过对农民收入函数的分析,得出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单位农产品增加值、农产品总量和农业人口三项,并进一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察我国农民收入低下的原因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耿莉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7~8%的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虽然也有所增长,但近年 来消费增长的速度远远小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于是最终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为此,本文将 运用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并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寻求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梦凡  张良  
本文在托达罗乡—城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收入水平和城市生活成本这两个变量,将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联系起来。人口流动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现象,不是城市化本身。所以,根据"民工荒"或者"民工潮"现象判断城市化水平是否适当是不科学的,农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生活成本无疑是决定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半城市化"作为统计数据意义上的城市化水平是脆弱的,因此,城市化的质量和内涵在下一阶段城市化推进中应该得到重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杨阔  
本文围绕长期经济增长的需求制约,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现代增长理论的缺失问题和增长阶段转变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政策选择。现代增长理论忽略需求因素的制约,对经济现实缺乏解释力和应用性,面临实践过程日益突出的挑战。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后长期增速大幅回落,主要是受到内需增长尤其是投资增速下行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由需求扩张拉动的,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的长期增长趋势主要取决于内需增速的变化,影响需求长期增速的因素既有供给结构问题也有需求结构问题,长期增长政策应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杨阔  
本文围绕长期经济增长的需求制约,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现代增长理论的缺失问题和增长阶段转变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政策选择。现代增长理论忽略需求因素的制约,对经济现实缺乏解释力和应用性,面临实践过程日益突出的挑战。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后长期增速大幅回落,主要是受到内需增长尤其是投资增速下行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由需求扩张拉动的,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的长期增长趋势主要取决于内需增速的变化,影响需求长期增速的因素既有供给结构问题也有需求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于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减少是在经济增长和收入差别变动二元背景下实现的。考虑城市常住流动人口情况,结合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背景状况,研究发现:不论是城市户籍常住人口还是流动人口,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城市总体上是亲贫的;经济增长的惠及程度并不均匀,城市贫困人口在1995—2007年间生活状况改善要落后于经济增长,2007年后才实现严格的亲贫增长;经济增长和收入差别变动共同影响了中国城市贫困的变动轨迹,2007年前城市减贫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效应,2007年以后再分配效应日渐显著。据此研究结论得到的政策启示是: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实现城市减贫的基本要求,调整再分配政策以及完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是应对城市贫困的重要手段。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红军  
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和农产品交易效率提升机制以及相应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在这两个经济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向现代化转型,但如果不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农民迁移和就业方面的歧视,城乡收入差距并不一定会随之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从另一面表明,在二元结构、工业和城市偏向政策下,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间接促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也难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这意味着,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破除阻碍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各种制度和障碍确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