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8)
2023(4908)
2022(4269)
2021(4035)
2020(3284)
2019(7635)
2018(7212)
2017(12931)
2016(6928)
2015(7574)
2014(7581)
2013(7620)
2012(7305)
2011(6885)
2010(6983)
2009(6654)
2008(6656)
2007(6132)
2006(5668)
2005(5431)
作者
(23227)
(19331)
(19225)
(18297)
(12440)
(9437)
(8661)
(7626)
(7528)
(7021)
(6665)
(6531)
(6375)
(6351)
(6314)
(6151)
(5758)
(5749)
(5721)
(5658)
(4919)
(4869)
(4790)
(4675)
(4415)
(4375)
(4252)
(4182)
(4082)
(3971)
学科
(29061)
经济(29007)
(20243)
管理(18755)
(15296)
企业(15296)
方法(12802)
(10868)
(10040)
数学(9642)
数学方法(9341)
中国(8127)
农业(7828)
理论(7744)
(7700)
业经(6511)
(5794)
收入(5639)
(5297)
(5058)
金融(5058)
教育(4791)
(4704)
银行(4678)
(4594)
(4504)
(4452)
贸易(4449)
分配(4375)
(4282)
机构
大学(112737)
学院(107912)
研究(42126)
(41559)
经济(40569)
管理(37448)
理学(32058)
中国(31753)
理学院(31609)
管理学(30724)
管理学院(30556)
科学(27788)
(25515)
(22958)
(22026)
研究所(20920)
(20480)
中心(18039)
业大(17702)
农业(17591)
北京(16640)
(16602)
财经(15750)
(15600)
师范(15358)
(15244)
(14286)
(13162)
经济学(13160)
(13040)
基金
项目(68845)
科学(53419)
基金(50563)
研究(46628)
(46277)
国家(45889)
科学基金(37903)
社会(28855)
社会科(27095)
社会科学(27086)
自然(25974)
自然科(25374)
自然科学(25362)
基金项目(25341)
(25321)
自然科学基金(24927)
(22947)
资助(21911)
教育(21709)
编号(18128)
成果(16196)
重点(16187)
(15249)
(14296)
计划(13748)
(13736)
科研(13602)
课题(13048)
创新(12846)
教育部(12672)
期刊
(49900)
经济(49900)
研究(35280)
中国(24503)
学报(23035)
(20251)
科学(19610)
大学(17030)
管理(16531)
学学(15923)
(15598)
教育(14540)
农业(13515)
(8901)
金融(8901)
技术(8459)
财经(8226)
经济研究(7947)
(7220)
(6767)
图书(6607)
(6551)
业经(6352)
业大(6271)
统计(6166)
问题(6012)
科技(5500)
农业大学(5317)
技术经济(5156)
(4901)
共检索到170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国宝  
建立贫困线是制定反贫困政策和进行贫困理论研究的基础工作。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国际上众多政策研究专家和学者对与贫困线建立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有关贫困测量的文献。本文主要介绍国际上对贫困定义和贫困线确定的一些主要观点和方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荣党  李保春  
贫困线理论和度量方法是西方学者研究贫困集大成的领域,但呈现什么样的逻辑生态一直是贫困研究拷问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西方贫困线理论和方法的逻辑演进历程和成果及内在关系,发现贫困线理论并非直接产生,有其基础的理论渊源和专门的理论根基,从而概括出贫困识别的六大理论的发展轨迹,是按照绝对论→相对论→主观论→剥夺论→能力论→多维论的逻辑推进的,进而勾画出贫困线构造的五种方法的逻辑走向:绝对贫困线→相对贫困线→主观贫困线→社会剥夺贫困线→共识型贫困线,最后提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荣党  李保春  
贫困线理论和度量方法是西方学者研究贫困集大成的领域,但呈现什么样的逻辑生态一直是贫困研究拷问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西方贫困线理论和方法的逻辑演进历程和成果及内在关系,发现贫困线理论并非直接产生,有其基础的理论渊源和专门的理论根基,从而概括出贫困识别的六大理论的发展轨迹,是按照绝对论→相对论→主观论→剥夺论→能力论→多维论的逻辑推进的,进而勾画出贫困线构造的五种方法的逻辑走向:绝对贫困线→相对贫困线→主观贫困线→社会剥夺贫困线→共识型贫困线,最后提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池振合  杨宜勇  
本文对当前贫困问题研究所采用的贫困线指标的制定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以促进我国贫困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本文依次对绝对贫困线、相对贫困线、主观贫困线以及其他贫困线指标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在贫困研究中适宜采用相对贫困线指标的结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平  
马丁法是符合我国实际的贫困线测定方法 ,依据马丁法可科学测定食物贫困线、非食物贫困线、低贫困线和高贫困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金海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对于贫困线的测量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目前,理论上与实际操作中有不少计算或测量贫困线的办法,不过每一种方法中都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笔者从贫困的基本特征出发,认为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法来测算贫困线相对来说能更好地反映贫困的真实状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菊娥  高建民  杨晓玮  廖胜敏  
确定贫困标准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贫困线测算方法。文章基于需求层次对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做出调整,利用城乡居民收入分组统计数据对陕西省城乡贫困线进行了测算,并与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标准进行对比。采用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FGT指标计算分析了基于不同贫困线的贫困指标。结果表明官方贫困线低估了现有贫困状况,基于相对贫困内涵的ELES模型满足贫困线测算的一般标准,优于其他方法,更能真实地反映贫困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祝梅娟  
贫困线的确定一直是正确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状况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贫困的基本特征出发 ,分析了贫困线的标准 ,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认为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来测算贫困线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能较好的反映贫困 ,并就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进行了实例测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静  杨国涛  孟令杰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梦根  
贫困测度一直是经济统计领域非常重要的问题。以2015年全国31个省(区、市)共69种规格品为样本,依据贫困购买力平价理论按两步法测算了我国地区贫困购买力平价,比较不同地区贫困人群面对的价格水平差异。研究表明,GEKS、GK、WCPD和T觟rnqvist指数等四种方法测算结果非常接近,但各自分布特征存在差异。以北京为基准,上海、广东、浙江、西藏、甘肃等16个省份贫困购买力平价大于1,而黑龙江、辽宁、宁夏、河南、贵州等14个省份贫困购买力平价小于1。采用外推法估算1995~2014年的地区贫困购买力平价,发现我国地区贫困购买力平价大体呈"先降后升,然后趋稳"的态势,不同地区之间呈现明显的价格收敛特征。基于贫困购买力平价测算的地区贫困线差异显著,贫困购买力平价越大,地区贫困线越高。可见,采用全国统一的贫困标准并不合理,更科学的做法是参考价格水平差异设置地区贫困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芳东  
世界银行将国际贫困线从每人每天1.25美元上调到1.90美元。据此计算,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关于全球贫困人口减半的任务已完成,但是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消除全球极端贫困的任务面临严峻挑战,需要相关国家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贡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揭新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骆祚炎  
本文认为,线性支出系统ELES可以用来衡量相对贫困程度。该方法不仅适合制定全国贫困标准,也适合制定各地区贫困标准。ELES借助一般抽样调查的统计分组数据即可得到具体分析结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同时认为,现行的各种国际贫困线标准较高,因而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晶  王军英  
自2007年初至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历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农村物价水平也经历了持续的上涨。相关研究表明,受到物价变化影响最大的往往是低收入人群和贫困家庭。本文基于物价变化具有的结构性差异以及贫困与非贫困人口之间存在的不同消费结构,分析了物价变化背景下通行的农村贫困线调整方法可能存在的偏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研究表明,相比基于农村CPI的贫困线调整方法,用反映农村贫困人口实际消费结构和综合价格水平的农村贫困CPI进行贫困线调整,能更加准确地测度贫困人口受物价变动的实际影响,且有效地降低贫困线调整和相应的贫困度量方面的误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妮  张雪梅  吕开宇  张崇尚  
农村贫困线是估计农村贫困程度和规模的重要尺度。即使到目前,视贫困线为维持人们基本生存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的观点仍具有现实意义。基于该原则,从贫困最基本的测度指标食物营养出发,本文利用Matlab软件,基于我国1985—2009年部分年份农村居民收入分组数据,对农村贫困线重新进行了模拟和测算,与其他一些研究结论类似,测算结果表明,之前我国公布的农村贫困线标准长期偏低,农村贫困人口规模有所低估,但2011年11月19日最新公布的贫困线标准缩小了与本文测算结果之间的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