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1)
2023(10767)
2022(9014)
2021(8538)
2020(6943)
2019(15016)
2018(14928)
2017(27621)
2016(15493)
2015(17082)
2014(16554)
2013(15567)
2012(14113)
2011(13087)
2010(13276)
2009(12305)
2008(11637)
2007(10695)
2006(9599)
2005(8339)
作者
(42199)
(35890)
(35389)
(33567)
(22019)
(17177)
(15906)
(13966)
(13562)
(12517)
(12127)
(11853)
(11207)
(11164)
(11122)
(10832)
(10827)
(10358)
(10333)
(10024)
(9006)
(9001)
(8712)
(8335)
(8177)
(8070)
(7824)
(7797)
(7346)
(7273)
学科
(57614)
经济(57538)
(48441)
(44100)
管理(34222)
农业(32782)
(21730)
企业(21730)
业经(17662)
中国(17235)
地方(16974)
方法(16234)
(14324)
数学(14003)
数学方法(13813)
(12315)
(12233)
(11938)
(10838)
农业经济(10723)
理论(10344)
教育(9924)
收入(9885)
(9471)
贸易(9468)
(9332)
农村(9322)
(9183)
(9106)
(9084)
机构
学院(207822)
大学(197224)
(79384)
经济(77502)
管理(73580)
研究(73156)
理学(63161)
理学院(62465)
管理学(61223)
管理学院(60880)
(58206)
中国(55734)
科学(46213)
农业(44643)
(41271)
业大(38412)
(37396)
中心(34760)
(34536)
研究所(33995)
(33560)
(29909)
师范(29559)
农业大学(27469)
财经(26622)
(26517)
(26143)
技术(25891)
(25687)
北京(24881)
基金
项目(141087)
科学(109859)
研究(109137)
基金(97266)
(85311)
国家(84421)
科学基金(70983)
社会(67057)
社会科(62778)
社会科学(62765)
(60059)
基金项目(50980)
教育(50468)
编号(48694)
(48687)
自然(43127)
自然科(42044)
自然科学(42032)
自然科学基金(41208)
成果(39221)
资助(37801)
课题(34317)
(33247)
(33096)
重点(32531)
(30248)
(29679)
(28714)
(28101)
创新(27683)
期刊
(98978)
经济(98978)
(62979)
研究(57587)
中国(50801)
农业(42525)
学报(35209)
教育(32598)
科学(31576)
大学(26979)
学学(25704)
(24733)
业经(24033)
管理(22433)
(20835)
金融(20835)
(19791)
技术(19337)
农业经济(14424)
农村(14393)
(14393)
问题(13692)
经济研究(13408)
(13375)
财经(11971)
职业(11589)
业大(11055)
世界(10734)
资源(10510)
经济问题(10442)
共检索到316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骆希  庄天慧  
扶贫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扶贫开发的过程正是向贫困地区提供不同的公共产品,扶贫态势的新变化对贫困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培育小农集体行动能力有助于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改善乡村治理结构,对新时期贫困治理有重要意义。尽管农村社会的巨大变迁以及长期由政府主导的扶贫体系促使农民集体行动能力不断弱化,但我国传统社会的经验和城乡要素的良性互动仍然为小农集体行动提供了可能。因此,各方主体应在扶贫过程中重视小农的集体行动,从制度建设和强化社区内生发展能力促进小农集体行动能力的培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倩文  王钊  
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进合作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对立,产生"搭便车"、"公用地悲剧"等集体行动困境,如何超越群体合作中的集体行动困境?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即农民长期交往形成的关系网络以及体现其中的信任、参与网络、互惠规范是现实个体行为与集体选择统一的理想工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景平  
基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从社区居民自身入手,运用博弈论模型分析发现,"搭便车"是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中居民集体行动困境的内在根源。认为虽然存在"搭便车"的现象,但在有约束力的社区规则的条件下,形成居民集体行动是可能的。认为构筑社区规则,明确社区居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居民实现规则承诺,实施有效的监督,是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中居民集体行动的实现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潘锡杨  
农村贫困大学生是当前高校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来自8省区的12名农村贫困大学生为期三年的跟踪调研和深度访谈,发现这一群体的"贫"和"困",表现为思想困惑和心理焦虑。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为指导,扶贫必先扶志,扶贫贵在精准。帮扶农村贫困大学生,必须借助正能量这一"靶向药物"。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以主旋律引领人生的航向,用正能量驱动梦想的风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柏宏媛  
从传统乡贤到现代乡贤的演变是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制度背景的变化相伴而行的,由此导致二者价值观、结构组成、思维方式、社会功能的重大差异。现代乡贤有利于塑造乡村治理良好格局、巩固拓展乡村优秀文化阵地、搭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然而"理性人"驱动消弭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乡村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提高了乡村治理难度系数,乡村内部缺乏培养现代乡贤的原生动力,这些是乡村治理中培育现代乡贤困境的主要诱因。应以对现代乡贤合理需求的响应激发其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以系统论思想持续提升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实效,科学铺就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盼盼   马君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市域产教联合体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从集体行动的理论视角出发,发现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各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搭便车”行为,主要表现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主体心理失衡、客观条件制约、地方政策缺失和集体认同不强。因此,要以激励提升市域产教联合体主体满意度,以投入激发市域产教联合体主体参与度,以政策明确市域产教联合体政府统筹力,以宣传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社会认同度。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学忠  
集体行动困境阻碍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集体行动困境的治理方案有小集团方案、奖励性的诱导方案、惩罚性的限制方案、社会资本强制方案等多种,而这些方案本身又存在治理的困境。相比而言,以小集团方案为主、社会资本激励方案为辅来治理我国农村信用社集体行动困境更为可行,但这又会导致农村信用社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控制农村信用社社员规模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如完善入社资格规定、改造农村信用社联合机构、建立融资机制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闵继胜  
1978年以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配合解决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的主要问题,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困局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问题导向下国家的政策目标以及配套的制度安排使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过度依赖土地等要素增值收益等问题;设计合理的集体资产权益的分享与继承方式;优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退出范围;等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闵继胜  
1978年以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配合解决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的主要问题,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困局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问题导向下国家的政策目标以及配套的制度安排使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过度依赖土地等要素增值收益等问题;设计合理的集体资产权益的分享与继承方式;优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退出范围;等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杰贤  郑少锋  
农户"搭便车"生产行为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体行动陷入困境的表现,自组织理论表明,农户自组织可能是治理集体行动困境、控制农户"搭便车"生产行为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陕西省705户猕猴桃种植户调研数据,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农户"搭便车"生产行为进行分析,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农户自组织对猕猴桃种植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和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自组织在控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农户"搭便车"生产行为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不能克服所有"搭便车"生产行为,农户自组织控制农户"搭便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宣  桂敏  陆海峰  
高职院校作为开展职业教育主要机构,在培育高素质农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农业生产社会认可度低,农村青壮年离农去农现象明显;培训手段单一,培训时间不完全符合农业生产要求;培训内容老旧,师资水平偏低,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东部一所高职院校的实践举措为案例,基于内生性发展理论,着力提升农民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出加大投入拓宽农民学历教育渠道、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依托职教优势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内容与模式、搭建适应农业产业需求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瞄准培育后续抓培育后跟踪服务等解决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凯  周洁红  陈潇  
当前我国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建立,实现安全农产品溢价存在一定困难,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又存在成员异质性明显、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问题,集体行动理论表明合作社很可能由于无法解决搭便车问题而陷入质量安全控制不力的困境。本文基于浙江省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数据对合作社质量安全控制水平进行了分析,并依托扩展的集体行动分析框架对合作社规模、结构、治理规则与合作社质量安全控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不同合作社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与其规模、成员异质性显著相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标  艾凌  
社区是具有共同利益的社区居民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居民集体行动是实现社区居民集体福利最大化的必备条件。但在社区治理实践中,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存在集体行动困境。囚徒困境模型、公地悲剧模型、搭便车模型从经济学视角解释了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困境的根源。在社区治理中,激励社区居民集体行动的举措有:明晰社区物品产权,明确主体责任;对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的选择性激励;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搭建居民集体行动平台,变居民单次博弈为重复博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瑞娥  张倩肖  
个体理性的效率追求是经济活动的动力,但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本文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概念的相对性出发,探讨个体、地方政府、国家在经济活动中本位利益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离。纯粹的市场效率追求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时如果无法有效约束个体理性的本位利益追求与政绩偏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政府失灵”。在“双重失灵”的情况下,集体行动的逻辑必然导致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要在个体理性的效率追求与集体理性的“共同信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明确政府责任并进行追加性制度投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董玉峰  刘婷婷  路振家  
农村互联网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缺陷,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新途径。农村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高度耦合性,可以助推精准扶贫脱贫,缓解农村金融排斥,满足农户财富管理需求,但存在着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认知度不足、借贷农户主体有限、网络交易数据积累不够、农村信用生态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应逐步汇集农户信息数据,构建农村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金融联结创新农村互联网金融合作模式,积极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农业产业跨界融合,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监管,增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