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1)
2023(7193)
2022(5872)
2021(5620)
2020(4562)
2019(10595)
2018(10076)
2017(20214)
2016(10635)
2015(11781)
2014(11594)
2013(11732)
2012(11044)
2011(10015)
2010(10045)
2009(9403)
2008(9361)
2007(8624)
2006(7607)
2005(6542)
作者
(28646)
(24878)
(24104)
(23138)
(15474)
(11871)
(10875)
(9461)
(9359)
(8746)
(8362)
(8337)
(7621)
(7404)
(7362)
(7359)
(7245)
(7231)
(6855)
(6782)
(6044)
(6022)
(5969)
(5833)
(5603)
(5574)
(5460)
(5174)
(4935)
(4930)
学科
(53835)
经济(53771)
(50707)
(42395)
农业(34420)
管理(25635)
方法(23488)
数学(22188)
数学方法(22073)
(19036)
企业(19036)
业经(16972)
中国(13132)
(12946)
农业经济(12371)
地方(11443)
(10809)
(10195)
收入(10007)
(9627)
农村(9610)
发展(8822)
(8815)
(8694)
贸易(8691)
(8487)
分配(8170)
土地(7655)
(7617)
(7609)
机构
学院(153702)
大学(148853)
(70372)
经济(69216)
管理(63016)
理学(55159)
理学院(54729)
管理学(54071)
管理学院(53801)
研究(47934)
(45662)
中国(40797)
农业(34140)
(31597)
(28779)
业大(28002)
科学(25577)
中心(25525)
财经(24742)
(23380)
(22739)
(22447)
经济学(21587)
农业大学(20892)
经济管理(20489)
经济学院(19858)
研究所(19847)
(19210)
师范(19088)
(18521)
基金
项目(103520)
科学(83177)
研究(81504)
基金(77035)
(65142)
国家(64421)
科学基金(56341)
社会(55178)
社会科(51941)
社会科学(51933)
基金项目(40965)
(40731)
教育(36089)
编号(34561)
自然(32684)
(32504)
自然科(31928)
自然科学(31925)
自然科学基金(31403)
资助(30391)
(28326)
成果(27945)
(24673)
国家社会(23645)
(23422)
课题(22248)
重点(22205)
(21991)
人文(21662)
(21426)
期刊
(80928)
经济(80928)
(53468)
研究(43788)
农业(36112)
中国(32546)
(22839)
学报(21830)
(21423)
金融(21423)
业经(21000)
科学(20855)
大学(18680)
学学(17958)
管理(16040)
(15409)
农业经济(14695)
农村(14560)
(14560)
教育(13051)
问题(12521)
财经(12234)
技术(11615)
(10308)
世界(10226)
经济研究(10220)
(10175)
农村经济(9543)
经济问题(9519)
社会(8984)
共检索到230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亚  李秉龙  
本文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察互助资金的借贷行为,探讨互助资金是否瞄准贫困户。研究发现,互助资金没有瞄准贫困户,瞄准目标上移既有机构贷款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贫困户贷款需求小的原因。贫困户缺乏需要大额资金的生产投资机会是互助资金偏离瞄准目标的客观原因;小组连带责任贷款也能把信贷资源传递给更多农户是增强金融普惠性的重要机制;分期还款机制和高利率降低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但高利率会增加互助资金向农户贷款的可能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昭  蒋远胜  徐光顺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作为我国财政扶贫的新模式,在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同时对缓解农户借贷难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机构视角,在分析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瞄准机制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对四川省互助资金社贫困户入社率和借贷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认为,四川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互助资金的投递上瞄准了贫困户,但生产投资机会的缺乏导致贫困户对互助资金的借贷率不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龙  李萌  汪三贵  
贫困村互助资金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户信贷问题的重要探索。本文在5省1213个农户三期面板数据基础上,使用预期贫困的脆弱性测量方法计算农户脆弱程度,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以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分析贫困村互助资金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贫困户在未来也有较大可能性陷入贫困。随贫困标准提高,高度脆弱农户的占比显著提高。基于是否使用借款、使用不同额度借款两个处理变量的分析发现,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没有明显降低农户脆弱性。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是,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关注贫困户,也应关注当前不是贫困户但未来可能陷入贫困的农户。应提升贫困村互助资金降低农户脆弱性的作用,而非仅关注其减贫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夏林  
论文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甘肃省399户农户参与贫困村互助资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入社后收入变化、是否了解互助资金章程、资金占用费率、借款发放繁琐程度、贫困户认定、决策是否民主、财务是否透明、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满意度;农户经济特征显著负向影响其满意度;其他因素则无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建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增加农民收入;强化财务监督,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与正规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规范贫困户认定标准,提高贫困瞄准度;加强对各级成员的培训,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联  汪三贵  王娜  
贫困村互助资金已成为我国农村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扶贫型小额信贷,但存在未能有效瞄准贫困农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11和2013年5省30个互助资金试点村调研数据分析,研究发现:(1)户主或家庭成员是乡、村干部的农户以及人均收入高的农户更易获得互助资金贷款;(2)互助资金中精英俘获程度为0.31,存在较为明显的精英俘获现象;(3)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中乡村干部比例越高、互助资金年均全体社员大会开会次数越少、贫困村到本乡(镇)政府所在地最近的距离越远、贫困村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力人数越少,互助资金精英俘获的程度就越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茹玉  张莉琴  林万龙  
在部分贫困地区,除正规金融和私人借贷以外,由财政出资的互助资金也有效地缓解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环境、家庭特征、地区差异对农户的这3种信贷渠道选择有显著影响。正规金融获贷额度高、从事非农经营的农户倾向于选择正规金融;农信社贷款利率高、有生产性借款需求、家庭收入高的农户,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户热衷于互助资金;而互助资金贷款利率高、从事非农经营、距离正规金融机构远的农户更多地利用私人借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茹玉  林万龙  
互助资金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户发展生产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但有限的财政资金无法覆盖所有贫困村。为了合理选择互助资金试点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对我国辽宁、山东、江西、安徽、云南和贵州6个省的24个村展开调研;通过Logit模型和Heckman模型分别对农户选择互助资金贷款的意愿和实际利用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正规金融会通过影响农户贷款可得性进而对农户利用互助资金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正规金融机构距离远、信贷价格高会抑制正规金融贷款可得性,但会促进农户对互助资金的利用。政府在选择互助资金试点时应重点关注与正规金融机构距离远,以及正规金融信贷价格高的地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杨丛丛  
一般认为,扶贫型小额信贷可有效瞄准贫困农户,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的金融约束。但是,本文对仪陇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实证研究显示,即便在信贷供给充足、贫困甄别严格的前提下,由于缺乏对贷款的有效需求,有劳动能力但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贫困农户仍难以有效利用互助资金的贷款服务;扶贫型小额信贷仅仅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农户能否有效利用这个平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指望仅仅通过提供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即可解决贫困农户的发展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桂芬  
生态脆弱是宁夏南部山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因环境原因而导致宁夏南部山区向中部地区移民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讲,生态移民不仅能够解决迁出地农民的贫困问题,减轻生态压力,而且可以增加迁入地人力资源的投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章拟通过构建生态移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宁夏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移民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浩栋  王瑜  汪三贵  
本文构建了农村金融市场不同部门之间替代或互补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三年数据,采用PSM-DID模型分析了三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贫困村互助资金与农村金融市场的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尤其是替代了非正规金融部门贷款,且这种替代关系在贫困群体以及消费性借贷中表现更突出。上述发现为合理引导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清华  朱敏杰  董晓林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缩小贫困地区金融供需缺口,实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互助资金的运行与减贫机制,利用宁夏13个县37个贫困村655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SM方法克服截面数据可能带来样本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评估互助资金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助资金利用合作金融制度优势增加了贫困村农户的信贷机会;参与互助资金会使农户农业生产投资显著增加101%,农业收入显著增加97%,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13%。据此提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扶贫的资金撬动和放大作用,进一步推动互助资金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结合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清华  朱敏杰  董晓林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缩小贫困地区金融供需缺口,实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互助资金的运行与减贫机制,利用宁夏13个县37个贫困村655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SM方法克服截面数据可能带来样本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评估互助资金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助资金利用合作金融制度优势增加了贫困村农户的信贷机会;参与互助资金会使农户农业生产投资显著增加101%,农业收入显著增加97%,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13%。据此提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扶贫的资金撬动和放大作用,进一步推动互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钢  蔡荣  金强  石奇  
基于深度贫困地区舟曲县15个贫困村的调研数据,从可得性和匹配性两个角度考察互助资金对贫困户脱贫的支持程度。基于双变量Probit模型的拟合结果,来自深度贫困地区舟曲县的经验表明资金互助社扶贫模式存在资金可得性高而匹配性弱的现象:在互助资金的可得性方面,为优先满足当地政府监管考核的要求,资金互助社对于贫困户的互助资金申请表现出了一定的"宽容性";在互助资金的匹配性方面,回款风险成为资金互助社优先考虑的因素,显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嫌贫爱富"选择性特征。对此,改进当前的监管方式,完善互助资金保障机制,加强互助资金供给导向并推广小组联保制,将有助于提高互助资金扶贫的精准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七军  王海明  李昭楠  
开展互助资金试点是为缓解特定贫困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金融产品不足,农户生产资金缺乏,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特别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突出矛盾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甘肃是全国首批开展互助资金试点的省份之一,对互助资金的进展现状、效应发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黎洁  李聪  李树茁  
研究陕南移民搬迁农户的贫困类型和成因有利于建立精准的扶贫工作机制。本文基于2011年陕南安康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移民搬迁农户贫困类型的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考虑收入和消费标准,可以将移民搬迁农户分为选择性贫困、暂时性贫困和持久性贫困三种类型。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比贫困线低的农户所占比例为28.57%,这种贫困类型属于选择性贫困。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自愿搬迁和集中安置对农户摆脱持久性贫困有显著帮助,而2011年的搬迁农户更容易走出选择性贫困陷阱。此外,农户的家庭和社区特征以及生计类型对他们是否陷入贫困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