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2)
- 2023(13035)
- 2022(10802)
- 2021(10307)
- 2020(8797)
- 2019(20750)
- 2018(20646)
- 2017(39599)
- 2016(21245)
- 2015(24041)
- 2014(24131)
- 2013(23825)
- 2012(21907)
- 2011(19586)
- 2010(19643)
- 2009(18234)
- 2008(17805)
- 2007(16074)
- 2006(13735)
- 2005(11560)
- 学科
- 济(90187)
- 经济(90093)
- 业(61930)
- 管理(57939)
- 企(46215)
- 企业(46215)
- 方法(45161)
- 数学(40828)
- 数学方法(40126)
- 农(36459)
- 农业(24647)
- 财(22890)
- 中国(21694)
- 业经(21088)
- 地方(19441)
- 学(16790)
- 制(16012)
- 贸(15213)
- 贸易(15205)
- 易(14766)
- 务(13954)
- 财务(13893)
- 财务管理(13853)
- 理论(13644)
- 企业财务(13098)
- 和(12579)
- 技术(12459)
- 银(12343)
- 银行(12318)
- 环境(12166)
- 机构
- 学院(302590)
- 大学(298406)
- 济(121174)
- 管理(119909)
- 经济(118505)
- 理学(104494)
- 理学院(103408)
- 管理学(101266)
- 管理学院(100718)
- 研究(94340)
- 中国(71695)
- 京(60608)
- 科学(59167)
- 农(55795)
- 财(54367)
- 业大(47781)
- 所(46788)
- 中心(46479)
- 江(45503)
- 财经(43487)
- 农业(42889)
- 研究所(42716)
- 经(39438)
- 范(39296)
- 师范(38891)
- 北京(36996)
- 经济学(36862)
- 州(36224)
- 院(33720)
- 经济学院(33472)
- 基金
- 项目(208361)
- 科学(163997)
- 研究(151522)
- 基金(150421)
- 家(130277)
- 国家(129139)
- 科学基金(111843)
- 社会(95538)
- 社会科(90363)
- 社会科学(90336)
- 省(85289)
- 基金项目(79765)
- 自然(73056)
- 自然科(71382)
- 自然科学(71362)
- 教育(71102)
- 自然科学基金(70044)
- 划(69546)
- 编号(63002)
- 资助(62231)
- 成果(49901)
- 重点(46775)
- 部(45673)
- 发(44944)
- 创(43405)
- 课题(42870)
- 创新(40551)
- 科研(40478)
- 教育部(39181)
- 大学(38873)
- 期刊
- 济(130592)
- 经济(130592)
- 研究(79475)
- 中国(56402)
- 农(55001)
- 学报(47079)
- 科学(43751)
- 财(42962)
- 管理(40776)
- 农业(36735)
- 大学(36434)
- 学学(34643)
- 教育(30707)
- 技术(29190)
- 融(26409)
- 金融(26409)
- 业经(25567)
- 财经(20668)
- 经济研究(19748)
- 经(17655)
- 业(17585)
- 问题(17523)
- 统计(17054)
- 版(16322)
- 技术经济(15505)
- 策(15432)
- 决策(14140)
- 资源(13860)
- 商业(13635)
- 理论(13624)
共检索到429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肖诗顺 张林
贫困村互助资金这种新型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缓解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推进了贫困村经济增长和贫困农户家庭收入增加,以经济为纽带促进了新型农村治理结构的构建。同时,扶贫互助社资金总额偏小,点多面宽、互助社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互助资金的监管,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不断创新扶贫模式,适时调整相关的规章制度。
关键词:
贫困村 互助资金 扶贫模式 效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家远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是新形势下四川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的一种创新方式,其在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短缺问题、推进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扶贫模式还普遍面临着布局上过于分散、资金来源上过渡依赖财政资金等限制互助资金扶贫功能发挥的难题。由此,为使互助资金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有效地满足贫困村发展所需资金,需要财政部门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互助资金推行要与项目相结合,要拓宽融资渠道、适当提高借款额度等。
关键词:
贫困村 村级互助资金 成效 经验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杨丛丛
一般认为,扶贫型小额信贷可有效瞄准贫困农户,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的金融约束。但是,本文对仪陇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实证研究显示,即便在信贷供给充足、贫困甄别严格的前提下,由于缺乏对贷款的有效需求,有劳动能力但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贫困农户仍难以有效利用互助资金的贷款服务;扶贫型小额信贷仅仅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农户能否有效利用这个平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指望仅仅通过提供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即可解决贫困农户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
扶贫 小额信贷 贫困村互助资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瑾瑜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互助资金试点成效做了简要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助资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贫困村互助资金 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华 王瑾瑜 刘艳
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具有很强的内生发展特征。作为第一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省,四川的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在试点中起步和发展,在满足贫困农户资金需求、助推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当前,资金供需不对称、法律地位不明确、管理水平偏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资金来源有限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可持续性堪忧。而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底层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并开始了如成立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联合会、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和保障互助资金安全等一系列探索。总结已有的创新实践,发现问题和不足,再探讨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未来创新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贫困村 资金互助社 再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昊月 马文杰
本文根据四川省宜宾市388个贫困村的调研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门限模型对政府扶贫资金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贫困村中的扶贫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全村人均年收入较低的贫困村,政府扶贫资金占比与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在这些地区,市场失灵较为严重,政府在扶贫资金投入方面应该起主导作用。而在全村人均年收入较高的贫困村,政府扶贫资金占比与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长率显著负相关。在这些地区,政府的资金投入应该主要起引导作用,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扶贫。否则,政府资金投入比例过大,反而会"挤出"民间资本,削弱民间资本参与扶贫的积极性,降低政府资金的扶贫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提高精准扶贫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府扶贫 扶贫效果 精准扶贫 市场失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立新
在贫困面广和贫困程度深的情况下,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模式脱贫效率高、见效快,但是,扶贫的根本要义在于让贫困人口自身具备脱贫致富的手段、能力。为此,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建议对民族贫困地区现行两种主要扶贫模式的运行领域、运行边界作出适当的划分,以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质量。
关键词:
民族贫困地区 扶贫模式 调查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强
为了缓解农村生产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方式,2006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在四川省旺苍县启动了贫困社区互助资金项目试点工作。通过在四川省旺苍县七年的实践,探索出了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使用和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及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发展生产资金不足,建立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新路径。新型的扶贫机制和模式对满足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农民的金融需求,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促进农村社区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贫困社区互助资金项目服务于农民的同时,促进了农民自身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目标与扶贫目标的统一。
关键词:
贫困社区 互助资金项目 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邱玲玲 曾维忠
[目的]为测算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并探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缩小其农村收入差距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文章使用2013年《四川省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数据,运用离差法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在所有分位数上均具有显著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0.25分位数上,劳动能力及道路交通便捷度对农村收入差距具有非常显著的缩小效应,但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道路交通便捷度对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逐渐减小,劳动能力的收入贫困差距缩小效应也变得不再显著。[结论]无论是在农村收入差距小还是大的贫困县,实施农村教育振兴政策均有助于缩小农村收入差距;在农村收入差距较小的贫困县,在农村地区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和积极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将有助于减小农村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邱玲玲 曾维忠
[目的]为测算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并探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缩小其农村收入差距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文章使用2013年《四川省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数据,运用离差法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在所有分位数上均具有显著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0.25分位数上,劳动能力及道路交通便捷度对农村收入差距具有非常显著的缩小效应,但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道路交通便捷度对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逐渐减小,劳动能力的收入贫困差距缩小效应也变得不再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陈秀兰 傅新红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贫困群众的需要,加快贫困村灾后重建进程,本文结合四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的实际,对贫困村灾后重建资金投向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贫困村灾后重建资金投向受到受灾程度、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传统文化、农户意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灾后重建 资金投向 影响因素 贫困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昭 蒋远胜 徐光顺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作为我国财政扶贫的新模式,在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同时对缓解农户借贷难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机构视角,在分析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瞄准机制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对四川省互助资金社贫困户入社率和借贷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认为,四川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互助资金的投递上瞄准了贫困户,但生产投资机会的缺乏导致贫困户对互助资金的借贷率不高。
关键词:
贫困村 互助资金社 瞄准 贫困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金海
本文通过对7省9个贫困县18个互助资金及1648份农户的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贫困村级互助资金的益贫效果及对贫困农户、非贫困农户的影响及差异,结论认为目前贫困村级互助资金更加有利于非贫困户。在此基础上,从政策设计、政策执行、政策对象角度探讨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宁夏 何家伟
扶贫互助资金"仪陇模式"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成功意义的典型操作模式。本文以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度与使用效率、实现扶贫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作为扶贫互助资金运作的基本目标,以满足农户资金需求与促进农户增收、实现农户广泛参与与自主管理、推动农户互助合作与支持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互助资金运作的发展目标,考察了异地复制"仪陇模式"的扶贫互助资金运作的效果,并与作为对照的非"仪陇模式"扶贫互助资金的运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异地复制的"仪陇模式"试点能够满足扶贫互助资金制度设计的目标要求,尤其是在提升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户的瞄准度和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具有突出表现。这说明,"仪陇模式"异地复制是可能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中国政府的的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四川也不例外,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汶川地震后,四川的反贫困工作又面临新的形势。本文通过分析四川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总结了四川在发挥贫困群体、基层组织和NGO作用的经验教训,进而提出了构建贫困主体、基层组织和NGO联动机制参与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
贫困主体 NGO 联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