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1)
- 2023(18027)
- 2022(15499)
- 2021(14638)
- 2020(12132)
- 2019(27521)
- 2018(27142)
- 2017(52678)
- 2016(28326)
- 2015(31807)
- 2014(31697)
- 2013(31224)
- 2012(28733)
- 2011(25744)
- 2010(26220)
- 2009(24367)
- 2008(23784)
- 2007(21076)
- 2006(18876)
- 2005(16598)
- 学科
- 济(127505)
- 经济(127376)
- 业(85723)
- 管理(83775)
- 企(63708)
- 企业(63708)
- 农(51292)
- 方法(48176)
- 数学(41058)
- 数学方法(40586)
- 财(37481)
- 农业(34461)
- 中国(32702)
- 业经(30436)
- 地方(29517)
- 制(24754)
- 学(24312)
- 贸(20047)
- 贸易(20037)
- 务(19922)
- 财务(19848)
- 财务管理(19793)
- 易(19409)
- 策(19152)
- 理论(19102)
- 企业财务(18756)
- 银(18428)
- 银行(18394)
- 体(18034)
- 和(17818)
- 机构
- 学院(400184)
- 大学(395596)
- 济(169650)
- 经济(166113)
- 管理(158470)
- 理学(136884)
- 理学院(135479)
- 研究(134080)
- 管理学(133403)
- 管理学院(132680)
- 中国(102570)
- 京(82331)
- 财(81614)
- 科学(79576)
- 农(72491)
- 所(66516)
- 财经(61711)
- 中心(61655)
- 江(60067)
- 研究所(59798)
- 业大(59246)
- 经(55987)
- 农业(55294)
- 范(52842)
- 师范(52495)
- 北京(51701)
- 经济学(50252)
- 州(47902)
- 院(47713)
- 财经大学(45144)
- 基金
- 项目(264474)
- 科学(208699)
- 研究(200733)
- 基金(190989)
- 家(163650)
- 国家(162153)
- 科学基金(140126)
- 社会(128082)
- 社会科(121019)
- 社会科学(120989)
- 省(103863)
- 基金项目(100834)
- 教育(91278)
- 自然(87555)
- 自然科(85441)
- 划(85439)
- 自然科学(85426)
- 编号(84297)
- 自然科学基金(83877)
- 资助(77534)
- 成果(69135)
- 部(58813)
- 重点(58465)
- 发(57628)
- 课题(56914)
- 创(54955)
- 国家社会(52141)
- 创新(51092)
- 教育部(50952)
- 人文(50635)
- 期刊
- 济(198859)
- 经济(198859)
- 研究(123483)
- 中国(78947)
- 农(72203)
- 财(64826)
- 学报(57502)
- 管理(56518)
- 科学(54294)
- 农业(48693)
- 大学(45127)
- 教育(44112)
- 学学(42748)
- 融(39218)
- 金融(39218)
- 业经(35107)
- 技术(34187)
- 经济研究(30854)
- 财经(30461)
- 经(26122)
- 问题(25911)
- 业(23275)
- 技术经济(20547)
- 版(19395)
- 世界(19168)
- 图书(18779)
- 现代(18748)
- 理论(18416)
- 科技(17980)
- 商业(17681)
共检索到605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卫东 吴向鹏 张柏良
经济文化可以形成文化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一部分,也是投资的结果。虽然现代经济文化的投资收益高于贫困文化投资,但是,由于经济文化投资的互补性,贫困文化投资却成了农民的理性选择,从而在农村形成了贫困文化陷阱。我国现行的财政惠农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贫困文化,甚至还使农民更深地陷入到了贫困文化陷阱。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转变,才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贫困文化 经济文化投资 财政惠农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万春桥
近期,笔者深入湖北省通山县部分乡镇村组,实地调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与县财政局干部以及部分乡镇财政所主任和村干部进行座谈,了解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在调查走访和座谈中,农民群众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问卷调查表明,通山县八成以上农民对当前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推行以后,带动了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事务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村卫生室实现了标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万春桥
1.改革决策方式,确保政策设计的科学性。毋庸置疑,现行管理体制和审批格局不能适应新时期"三农"工作需要,有些制度甚至影响了强农惠农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目前,靠个别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低层次、小规模的资金整合显然难以奏效,因此,必须打破现有格局,从顶层和源头寻求突破。建议国务院成立强农惠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中央各部委的工作,对现有项目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薄志广 方鸿安 赵武 高伟
近年来,随着各级财政实力的日益充盈,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原有的各项惠农政策相继提标扩面,新的财政支农政策不断出台,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现行惠农政策尤其是财政部门主导的补贴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效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政策设计的初衷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主要问题1.政策种类繁多,整体效应不甚明显。面对同一区域的同块土地,各种政策纷纷空降,林林总总,无论对一个县、一个乡还是一个村,几乎都涉及粮食直补、农资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家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明两年财政支农工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万春桥
1.改革决策方式,确保政策设计的科学性。目前,靠单个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低层次、小规模的资金整合显然难以奏效,因此,必须打破现有格局,从顶层和源头寻求突破。建议在中央层面统筹中央各部委的工作,对现有项目和资金进行实质性整合。要注重系统思维和谋划,对现有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在深入调查、客观评估、部分试点的基础上,出台管长远、易操作、见实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如适度整合补贴项目,将类别相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对"三农"问题的认真研究和积极对待,作为财政工作的一项长久的重中之重的职责,是由一系列重要的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这是"三农"的社会属性和经济政治地位在政策上的集中体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敬辉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不断丰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扩大农村消费、深入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一、完善粮食补贴和保护性收购政策,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对农民直接补贴力度、落实主要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梅 陈志钢
本文利用贵州省3个行政村的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惠农政策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比较强,其中,低收入组农村居民有较大的机会移动到中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低收入组居民向上流动,从而减少长期贫困和促进长期平等。目前惠农政策对收入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增加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帮助低收入组居民向上流动,而间接影响比较有限,即通过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进而实现向上流动的影响比较小。尽管贫困地区低收入居民有较大的向上流动机会,但他们的收入彳艮不稳定,容易从中收入组和高收入组重新回落到低收入组。政府应...
关键词:
收入流动 惠农政策 农村居民 贫困地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民 孟纪庚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李建民,孟纪庚一、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指导思想(一)财政支农政策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还必须建立政府对国民经济强有力的宏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宝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已经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化解"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各项惠农补贴制度,通过不断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规范补贴程序等,切实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惠农补贴政策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补贴总量偏小、补贴方式不合理、补贴成本较高、补贴法制建设滞后等,严重影响惠农补贴政策绩效。本文在详细介绍了现行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惠农补贴政策的积极效应,认真剖析了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有效改进和完善惠农补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段羡菊 周勉
前不久,湖南省财政厅就目前我国部分财政涉农政策在乡村的执行效果开展调研,发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得到广泛好评,干部群众满意度排名第一。村内的公益事业项目,村民出1元钱,财政奖3元钱——笔者调查证实,这项政策将农民出资与政府财政支持结合起来,将"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改变为"自下而上",充分行使了农民的民主权利,很受农村基层欢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梅新阳 何六球 梅灿华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促进粮食生产,相继出台了针对农民个人的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等财政惠农政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密切党群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拥护。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惠农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刺激作用逐年弱化,政策执行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不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文慧 程实
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通过安徽省惠农政策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满意度测评方法对安徽省惠农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实证分析。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安徽省现阶段惠农政策农户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对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表示认可。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政策认知程度低,执行手段单一,欠规范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户满意度。据此,提出提高基层部门政策执行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执行力评估制度以及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来位
政策资源的非均衡性、执行机构的科层性、目标群体的低组织化等制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惠农政策"自上而下"执行及其结构性冲突,而执行环境的复杂性、目标群体的异质性又对该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且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将加剧这种模式的结构性损耗。须通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目标群体功能;重配政府功能和职责,减少政策执行层级;完善政策运行机制,降低结构性损耗等优化路径来提升我国惠农政策的执行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