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2)
- 2023(6566)
- 2022(5645)
- 2021(5282)
- 2020(4407)
- 2019(9817)
- 2018(9484)
- 2017(17621)
- 2016(9550)
- 2015(10294)
- 2014(10266)
- 2013(9882)
- 2012(8993)
- 2011(8005)
- 2010(8102)
- 2009(7791)
- 2008(7913)
- 2007(7331)
- 2006(6497)
- 2005(6005)
- 学科
- 管理(33980)
- 业(33390)
- 济(31555)
- 经济(31474)
- 企(25278)
- 企业(25278)
- 农(15126)
- 财(13768)
- 制(13117)
- 方法(11232)
- 农业(10966)
- 中国(9605)
- 业经(9446)
- 数学(9287)
- 数学方法(9155)
- 体(8860)
- 务(8372)
- 财务(8350)
- 财务管理(8327)
- 企业财务(7911)
- 银(7596)
- 银行(7591)
- 体制(7403)
- 行(7197)
- 融(6696)
- 金融(6693)
- 收入(6550)
- 划(6068)
- 贸(6044)
- 贸易(6041)
- 机构
- 学院(132737)
- 大学(132026)
- 济(55160)
- 经济(53993)
- 管理(52744)
- 理学(44958)
- 理学院(44549)
- 管理学(43994)
- 管理学院(43751)
- 研究(42701)
- 中国(34176)
- 财(30467)
- 京(26744)
- 财经(22880)
- 科学(22861)
- 农(21377)
- 江(21004)
- 中心(20819)
- 经(20538)
- 所(20080)
- 业大(18420)
- 研究所(17596)
- 财经大学(16792)
- 经济学(16780)
- 范(16463)
- 北京(16392)
- 州(16321)
- 师范(16321)
- 农业(16089)
- 院(15430)
- 基金
- 项目(87683)
- 科学(70441)
- 研究(68658)
- 基金(64508)
- 家(55227)
- 国家(54713)
- 科学基金(47913)
- 社会(45193)
- 社会科(42777)
- 社会科学(42770)
- 省(33948)
- 基金项目(33772)
- 教育(31578)
- 编号(29427)
- 自然(28571)
- 划(28080)
- 自然科(27902)
- 自然科学(27897)
- 自然科学基金(27432)
- 成果(25056)
- 资助(24798)
- 制(23868)
- 部(20088)
- 重点(19554)
- 课题(19525)
- 国家社会(19431)
- 创(18831)
- 性(18304)
- 项目编号(18044)
- 发(18029)
共检索到205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品芳 刘长庚
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通过对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共五个行政村的入户调研,结合已有文献研究结果,发现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着贫困户识别偏离的突出问题。根据现有扶贫工作程式,建立了贫困户精准识别模型,针对田野调查典型案例,对贫困户识别偏离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识别偏离问题,一是要构建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通过关联数据挖掘和云计算等技术解决农户财产、收入和支出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二是要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分类,以提高识别的精准性、帮扶的针对性;三是要调整和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多维度对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进行考量,村民代表从不同维度进行量化考评,村组干部根据量化考评结果和实际情况行使表决权,以此强化村组干部的责任,有效避免贫困户识别偏离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博 左停
如何精准识别出农村贫困人口是进行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也决定着精准扶贫在资金、措施、驻村帮扶和脱贫成效方面目标靶向的精准。通过对西海固地区一贫困村精准识别过程中国家逻辑和所遭遇的乡土困境的分析,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以追求工具理性为目标的国家逻辑和以追求价值理性为目标的乡土逻辑二者之间的张力仍然是困扰精准识别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精准扶贫所遭遇的农村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不规则的乡土社会以及农村社会"不患多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和不健全的基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博 左停
如何精准识别出农村贫困人口是进行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也决定着精准扶贫在资金、措施、驻村帮扶和脱贫成效方面目标靶向的精准。通过对西海固地区一贫困村精准识别过程中国家逻辑和所遭遇的乡土困境的分析,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以追求工具理性为目标的国家逻辑和以追求价值理性为目标的乡土逻辑二者之间的张力仍然是困扰精准识别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精准扶贫所遭遇的农村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不规则的乡土社会以及农村社会"不患多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和不健全的基层民主;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将国家程式化、标准化的识别体系与乡村社会以社区为单位的熟人社会一系列规则相结合,即将国家的一整套识别标准嵌入到乡村社会的规则体系之中将是精准识别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修华 任静远 王毅鹏
贫困户可行能力不足是我国精准扶贫进入"深水区"和"冲刺"阶段后遭遇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贫困户社会参与能力、锐意进取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这四重能力的欠缺。为摆脱这一困境,本文从内生、外生两个层面同时着力,构建"政府赋权、社会激励、贫困户参与"三维一体的能力建设机制,提出信息公开、乡风建设、教育提质、职业培训四个方面的破解思路。
关键词:
贫困户 可行能力 精准扶贫 能力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明
文章以全国191个贫困村3101户家庭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修正的FGT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算了不同类型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家庭类型与多维贫困发生率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指数较高,当前建档立卡的识别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和错漏。从家庭结构的特征来看,家庭结构为单身或夫妇、单亲与孩子、四代同堂的农户更容易陷入多维贫困;不同子女数量的二代家庭的多维贫困差异并不明显,子女数量并不必然导致家庭陷入多维贫困。此外,不同类型农户的多维贫困指标贡献率
关键词:
家庭结构 多维贫困 精准识别 农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磊 伍国勇
贫困人口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本文首先对精准识别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梳理了6省区的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信息维度、政策维度、方法维度以及识别标准等方面对既有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整合多维数据、创新扶贫政策、推广定量方法以及道德标准优先等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精准扶贫 精准识别 返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贫困村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均在于开发式扶贫。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就业扶贫均产生了正向作用,首先为产业扶贫,其次为金融扶贫,最后为就业扶贫。自2020年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要有效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与就业扶贫,努力保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扶贫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扶贫 金融扶贫 就业扶贫 增收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吴昭洋 王珊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村庄为基本分析单位的"贫困指标规模分解—指标供需状态—基层民主识别方式—扶贫云系统动态管理"整体性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表明:(1)就贫困户指标的规模识别而言,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存在博弈,且现行自上而下的贫困户规模分解方式使得村级贫困户指标供需关系处于弱均衡状态;(2)基于状态约束的数理模型分析表明,贫困户识别的基层民主方式在制度执行层面有效但精准性较弱,不可避免地出现相对贫困人口替代绝对贫困人口的低效识别状况;(3)低效识别的现实使得"扶贫云"系统存在信度和效度双重不足,进而导致"行政式"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明 唐丽霞
本文使用修正的FGT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算了贫困村庄建档立卡户与非贫困户的多维贫困指数。研究发现,对贫困地区总体而言,卫生设施、生活用主要燃料和生产性资产是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指标。分指标和农户类型的测度表明,非建档立卡户的多维贫困强度与建档立卡户接近,两种类型农户的多维贫困差异并不明显。与非贫困户相比,建档立卡户在家庭人均纯收入、健康状况、住房以及耐用品拥有量等指标上的贫困程度更深。分区域测度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多维贫困指数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也存在深度多维贫困群体。进而,本文比较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娟娟 尚华
文章采用华东地区重点扶贫市临沂市发展程度不一样的县区内扶贫插花村、省定扶贫村的贫困户信息数据,对贫困户的脱贫稳固程度、内生脱贫能力进行量化,建立二元离散Logistic选择模型,评估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户的收入可持续增加效果。结果显示,国家的低保投入对于提高脱贫成效显著;贫困户以劳动收入主动脱贫虽然显著,但劳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太小,对脱贫稳固程度贡献需要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治和 王丹 张强
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论视角,建立政府、政府专门的扶贫机构和扶贫对象三大参与主体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中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探究识别过程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及其策略调整过程、演化趋势和稳定性,研究发现影响扶贫对象识别精准度的几大因素,由此得到一些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的启示,为减少贫困识别偏差和改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丽
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条件。实现贫困数据的精准分类与识别以及贫困识别由定性到定量、由单维瞄准向多维瞄准的转变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基础。精准识别可以采用大数据分析中的分类算法实现。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生计环境六个方面建立了多维贫困指标体系,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精准识别模型,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模型的分类及识别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型效果良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海彦 王晶晶
在后精准扶贫时期,基层农村贫困治理呈现出新样态:贫困户的显性贫困维度得到改善的同时,住房、健康和教育等隐性维度仍存在较深的剥夺,尤其是体现在非建档立卡户群体上;在有限扶贫预算和单一基层政治考核制度的双重约束下,扶贫资源的分配过程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瞄准机制的内生缺陷。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贫困剥夺是全方位的,表现在维度上各有侧重,微观差异明显。走出贫困治理的新困境需要调整扶贫策略,将多维贫困的理念深入基层农村,关注多维隐性贫困问题,提高多维贫困识别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分类施策;实现扶贫和社会福利计划的有效衔接;优化基层政治考核机制,建立与村庄微观特征相兼容的多维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基层乡村的贫困治理能力。
关键词:
多维隐性贫困 精准识别 乡村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司可
本文针对农村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情况,就农村贫困退出机制框架体系和贫苦农户的需求意愿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退出机制不灵活,缺乏动态管理;贫困退出机制实施主体没有得到有效监督,缺乏有效衡量标尺;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民主评议和公示环节容易被忽视;贫困退出机制依然面临严峻的返贫形势。应基于实际扶贫情况构建科学的贫困退出机制衡量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检测,并对扶贫对象以及扶贫实施主体适当加入约束、惩罚机制,提高贫困退出机制的运行效率,保护扶贫果实,维护精准扶贫的公平性。
关键词:
贫困 退出机制 农村 精准扶贫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志雄 王娟 丁士军 张银银
在精准脱贫考核评估过程中,脱贫认同是衡量贫困户是否真正脱贫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已脱贫农户的脱贫认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家庭人均收入、脱贫程序规范性、家庭发展能力、脱贫公平感和脱贫成效满意度均对已脱贫户的脱贫认同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县、村、户不同层面的脱贫考核评估中,应重视脱贫认同这一主观性指标;在脱贫客观标准上,应重视家庭发展能力考核指标的构建,对发展后劲不足但收入暂时达到脱贫线的农户不应强制脱贫,对"硬伤户"的剔除标准应充分考虑农户自身发展能力问题,还应特别关注"因病致贫"农户的长期发展能力问题;精准脱贫不仅要通过鼓励农户参与以体现互动性公平,更要理顺精准管理的体制机制,以体现脱贫考核的过程公平。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脱贫认同 贫困户 参与式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