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3)
- 2023(10832)
- 2022(9417)
- 2021(8686)
- 2020(7251)
- 2019(16967)
- 2018(16490)
- 2017(31678)
- 2016(17221)
- 2015(19427)
- 2014(19758)
- 2013(19813)
- 2012(18989)
- 2011(17502)
- 2010(17959)
- 2009(16751)
- 2008(16877)
- 2007(15731)
- 2006(14039)
- 2005(12874)
- 学科
- 济(81381)
- 经济(81302)
- 业(49811)
- 管理(45556)
- 企(36422)
- 企业(36422)
- 方法(31103)
- 农(26939)
- 数学(25992)
- 数学方法(25748)
- 中国(24113)
- 地方(23644)
- 农业(19258)
- 业经(18686)
- 财(16970)
- 学(15318)
- 贸(15115)
- 贸易(15104)
- 易(14563)
- 制(14053)
- 银(13239)
- 银行(13211)
- 融(12856)
- 金融(12854)
- 地方经济(12814)
- 行(12799)
- 发(12687)
- 和(12169)
- 环境(12040)
- 理论(11821)
- 机构
- 学院(258296)
- 大学(254619)
- 济(105900)
- 经济(103460)
- 管理(95447)
- 研究(92990)
- 理学(80439)
- 理学院(79411)
- 管理学(78085)
- 管理学院(77565)
- 中国(70658)
- 科学(57514)
- 京(55453)
- 所(48547)
- 财(48190)
- 农(46821)
- 研究所(43807)
- 中心(42316)
- 江(41445)
- 范(37969)
- 师范(37609)
- 业大(37368)
- 财经(37361)
- 农业(36488)
- 北京(35826)
- 州(33691)
- 经(33568)
- 院(33001)
- 经济学(31621)
- 师范大学(30010)
- 基金
- 项目(161341)
- 科学(125689)
- 研究(119806)
- 基金(113457)
- 家(98402)
- 国家(97472)
- 科学基金(82158)
- 社会(74666)
- 社会科(70650)
- 社会科学(70625)
- 省(65429)
- 基金项目(60200)
- 教育(54709)
- 划(54316)
- 自然(51353)
- 编号(50333)
- 自然科(50044)
- 自然科学(50029)
- 自然科学基金(49130)
- 资助(47066)
- 成果(41546)
- 发(41210)
- 重点(36717)
- 课题(35825)
- 部(34951)
- 发展(33208)
- 创(32951)
- 展(32625)
- 创新(30751)
- 科研(30361)
- 期刊
- 济(128463)
- 经济(128463)
- 研究(77028)
- 中国(55489)
- 农(44708)
- 学报(38653)
- 科学(37348)
- 财(36350)
- 管理(34852)
- 教育(30509)
- 农业(30169)
- 大学(28767)
- 学学(26910)
- 融(26107)
- 金融(26107)
- 业经(23425)
- 技术(22778)
- 经济研究(19716)
- 财经(18002)
- 问题(17204)
- 业(16189)
- 经(15522)
- 贸(13538)
- 商业(13384)
- 技术经济(13305)
- 图书(12793)
- 资源(12384)
- 版(12257)
- 世界(11803)
- 理论(11725)
共检索到402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灿飞
基于对贫困山区旅游开发条件的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贫困山区旅游可持续开发对策:统一认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订科学的旅游开发规划,实施保护性开发;消除信息闭塞,加大资源宣传力度;多元化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办旅游;加强以交通为核心的旅游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加强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加快旅游人力资源的培养,完善用人机制;积极开发旅游购物商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灿飞 马耀峰
贫困型山地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然而其旅游开发现状不容乐观。作者在分析贫困型山地旅游区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可持续旅游开发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六个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发模式:(1)旅游开发主导模式—政府主导;(2)旅游景区经营模式—企业化经营管理;(3)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以生态旅游为基础,开发系列旅游产品;(4)客源市场开发模式—改善交通可进入性,树立特色旅游形象;(5)增强竞争力模式—加强旅游合作,形成区域联动;(6)旅游扶贫模式—社区参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忠玉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 ,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是高度重叠的 ,尤其是那些区位偏远以及交通不便的地区 ,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 ,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 ,适合开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因此 ,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应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途径。论文针对这一问题论述了如下若干问题 :其一 ,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高品位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高度重叠 ;其二 ,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均在中西部地区 ,消除贫困与发展中西部旅游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 ,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可比拟的 ;其四 ,应着手构建中国PPT旅游 (Pro PoorTou...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喻彩霞 张河清
近几年旅游与反贫困是国际上的新议题,通过发展旅游业,许多贫困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湖南省新田县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对象,并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通过开发旅游资源特色,实施PPT战略,把旅游业发展纳入扶贫攻坚和新田经济开发的重要范畴。
关键词:
PPT战略 贫困地区 旅游开发 新田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红梅 杨素丹 夏凯生 杨素婷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民族贫困山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研究贫困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对掌握当地乡村旅游空间发展规律、存在问题,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GIS技术、网络拓扑分析法和点—轴系统理论,分析了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和优化路径。[结果](1)区域尺度上,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开发不充分,呈现中部—南部—北部依次递减的格局;休闲观光类处于主导类型,资源类型开发不充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县域尺度上,6区县间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明显,酉阳领先于其他区县;(3)空间关联方面,β指数为1. 01,γ指数为0. 34,Ai指数的平均值为76. 21km,平均径路长平均值为9. 28,表明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交通网络的连接度、通达度整体偏低,路网密度低;(4)结构优化方面,构建了渝东南"三级节点、两级轴线、两大板块"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系统。[结论]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开发不平衡、不充分,应尽快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充分挖掘整合特色资源,培育打造"点""轴""面"相结合的旅游空间体系,实现区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助推当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忠玉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是高度重叠的。因此,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应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针对这一观点论述了如下若干问题:其一,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高品位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高度重叠;其二,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均在中西部地区,消除贫困与发展中西部旅游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可比拟的;其四构建中国 PPT旅游( Pro- 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以及发展我国 PPT旅游的战略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小玲
通过采用SWOT法分析岷江上游地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从而提出适宜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对策,更好地利用旅游资源,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促进灾后重建工作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湖北省农调队住户调查课题组
湖北贫困山区的基本特征贫困山区和贫困户的分布状况湖北省有37个贫困县(市、区),其中国务院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市)12个。1988年37个贫困山区共有贫困户62.5万户,278.83万人,其分布状况如下:大别山区六县(市),14.98万户,65.85万人;幕阜山区五县(市),7.14万户,35.63万人;秦巴山区十五县(市),25.15万户,109.36万人;武陵山区十一县(市),15.23万户,67.99万人。贫困山区经济概况37个贫困县(市、区)1988年总人口1580万,占全省的30.7%,其中农业人口占全省的36.8%,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宽旗 谢冰冰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外环境已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增长转换形势严峻。百色地区由于受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偏离影响,有一些长期重要因素尚未发生重大变化或根本性变化。在原有经济增长点成熟或逐步成熟以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突破口所受到的各种约束要比其他发达地区大得多,大力发展经济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应继续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百色地区及时转换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促使制约百色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发生根本性变化或较大的变化,以利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带动桂西经济区的全面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艾云航
一、国家对贫困山区的扶持1979年以来,国家对贫困山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 1.进一步放宽政策。主要有:(1)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由群众自主选择最适宜的经营形式。(2)耕地承包期可以延长到30年。允许转让承包权。(3)牲畜可作价归户,私有私养,允许自宰自售。(4)草山草坡可以分包到户,由户长期使用,集体的宜林近山、肥山和蔬林地可划一部分作自留山。由社员长期经营,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集体林场可以折价作股办林业合作社,按股分红;也可以联产承包经营。(5)国家在贫困山区兴办的企事业单位(国营林场、牧场、自然保护区、水库、电站、工厂等)要本着不与农民争利和适当让利于民的原则,处理好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延国 廖彦淞 王青 邹强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评价生态旅游影响下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是推动少数民族山区实现旅游资源环境与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方法]以岷江上游贫困山区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熵值赋权法相结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旅游视域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评估指数与经济收入状况及贫困人口分布进行空间耦合。[结果](1)区域当前处于较安全水平,生态旅游开发适度;(2)综合评估指数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正相关,且城镇居民在旅游开发中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继元
本文主要论述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后果 ,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应该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 ,但是西部地区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 ,所以 ,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是西部旅游开发最佳选择。西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生态旅游环境战略、生态旅游经济战略、生态旅游文化战略。
关键词:
西部旅游开发 战略选择 生态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