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2)
- 2023(7131)
- 2022(5827)
- 2021(5714)
- 2020(4458)
- 2019(10354)
- 2018(10127)
- 2017(19037)
- 2016(10316)
- 2015(11298)
- 2014(10968)
- 2013(11045)
- 2012(10243)
- 2011(9351)
- 2010(9315)
- 2009(8426)
- 2008(8120)
- 2007(7459)
- 2006(6732)
- 2005(5915)
- 学科
- 农(51068)
- 济(44452)
- 经济(44407)
- 农业(34697)
- 业(33173)
- 管理(17436)
- 业经(16314)
- 地方(15189)
- 农业经济(12564)
- 中国(11106)
- 方法(10731)
- 发(10359)
- 数学(9813)
- 企(9809)
- 企业(9809)
- 村(9707)
- 数学方法(9704)
- 农村(9681)
- 制(9291)
- 收入(9230)
- 土地(8924)
- 发展(8706)
- 展(8698)
- 学(8278)
- 分配(8072)
- 建设(7386)
- 财(7384)
- 体(6802)
- 劳(6775)
- 劳动(6774)
- 机构
- 学院(139986)
- 大学(132288)
- 济(55195)
- 经济(53863)
- 管理(51039)
- 研究(50246)
- 农(49030)
- 理学(44038)
- 理学院(43471)
- 管理学(42627)
- 管理学院(42379)
- 中国(40581)
- 农业(36834)
- 科学(32499)
- 业大(29834)
- 京(28566)
- 中心(25971)
- 所(25310)
- 江(23508)
- 研究所(23007)
- 农业大学(22673)
- 财(22277)
- 范(21118)
- 师范(20989)
- 省(20453)
- 州(18384)
- 院(17595)
- 业(17508)
- 经济管理(17429)
- 发(17322)
- 基金
- 项目(97470)
- 科学(76180)
- 研究(74602)
- 基金(68756)
- 家(60095)
- 国家(59394)
- 科学基金(50212)
- 社会(46665)
- 社会科(43455)
- 社会科学(43442)
- 省(40480)
- 基金项目(38063)
- 编号(33164)
- 划(32649)
- 教育(31265)
- 自然(31177)
- 自然科(30324)
- 自然科学(30318)
- 自然科学基金(29755)
- 农(29382)
- 成果(25627)
- 资助(25187)
- 发(23728)
- 课题(21816)
- 重点(21721)
- 部(20770)
- 创(19786)
- 发展(19120)
- 性(19106)
- 制(18954)
共检索到216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逸箫 张凤荣 张佰林 周建 李超 谢臻
自然资源禀赋差,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交通不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差,是贫困山区的基本特征,贫困山区也因此成为人口和产业离心区、生态脆弱区。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选取典型村,采用参与式评估、遥感影像和GIS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尺度分析贫困山区农村土地利用演变特征,揭示农村衰落的原因和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村衰落程度严重,植被覆盖率升高,耕地向林草地转变;同时,耕地面积萎缩、聚拢,细碎化程度降低;伴随人口过疏化和老龄化,农村建设用地使用率低,经历由单一到多样,再单一的衰减过程,教育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缺位严重;(2)研究区农村衰落的原因包括农业生计资源匮乏、难以实现农业机械化、聚居分散和城乡比较效益大、农民生活追求的提高以及农业政策实施难度大;(3)建立以人口流失率、常住人口老龄化率、宅基地萎缩率和耕地变化率4个衰落指标为主的农村衰落诊断方法,诊断表明,研究区农村衰落主要发生在边远山区,距离城镇近、区位优越的农村未表现出衰落。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和扶贫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制定乡村规划,依靠山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引导人口外迁为主,撂荒耕地择优流转,而复垦未来必然衰落的农村居民点,肯定造成过程性浪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逸箫 张凤荣 张佰林 周建 李超 谢臻
自然资源禀赋差,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交通不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差,是贫困山区的基本特征,贫困山区也因此成为人口和产业离心区、生态脆弱区。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选取典型村,采用参与式评估、遥感影像和GIS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尺度分析贫困山区农村土地利用演变特征,揭示农村衰落的原因和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村衰落程度严重,植被覆盖率升高,耕地向林草地转变;同时,耕地面积萎缩、聚拢,细碎化程度降低;伴随人口过疏化和老龄化,农村建设用地使用率低,经历由单一到多样,再单一的衰减过程,教育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缺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光鹏 莫燕 魏世强 汪鹏 曹伟 刘学涛 刘燕
研究目的:基于Arc GIS桌面平台实现土地规划调整等数据库更新维护工作,设计优秀的方法提高规划库更新的效率和质量。研究方法:数据结构、数学模型和软件设计、工具集成、对比试验。研究结果:(1)提出了回溯式单图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概念并完成了其样本数据结构设计;(2)在增量式更新的基础上提出变量更新的方法并构建了数学模型和更新工具集;(3)以酉阳县土地规划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实现了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土地规划数据库更新。研究结论:基于Arc GIS的回溯式单图层数据库更新方法能为各级土地规划数据库更新提供参考,是实现土地规划数据库交互式(半自动化)变量更新的基础,成本低,效率快,质量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婧 杨庆媛 张蔚 王宁 张凌华 杨逢渤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兼业活动探讨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及其决策因子,为政府制定"以人为本"的宅基地流转办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l,ogistic分析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法。研究结果:(1)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普遍偏低,且从纯农业户到非农业户意愿逐渐减弱;(2)兼业程度由低到高,宅基地流转决策因子沿生存—经济—社会方向转移,纯农业型为生存理性,农业主导型为生存与经济理性,农工兼具型为经济理性,非农主导型与非农业型以社会理性为主导;(3)农户普遍倾向"以房换房"的置换流转方式,其次是"以房换钱"为入股的流转方式,出售、抵押、出租等方式较少。研究结论:宅基地流转决策中不同类型农户对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希辉 李亮宇
本文作者通过对重庆市酉阳县民族完小师资队伍、校本课程设置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传承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作者认为,民族文化传承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校本课程具备吸引力,才能得到学生的喜爱;民族文化传承只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和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教育传承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启华 马智利
酉阳是重庆市的民族聚居农业大县 ,“九五”以来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由于其农业基础薄弱 ,农民素质低下等原因 ,酉阳农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持续拉大。笔者在对酉阳农业各方面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了酉阳农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并进一步探讨了适合酉阳的农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
农业结构 现状分析 结构调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灿 侯云洁 张佰林 马晓茗
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通过对16个典型样点村所作的参与式农村评估调查,选取农户就业、收入和时间3个指标探索农户生计结构特征,并基于农户就业主导行为及其地域差异,对农户县域外非农就业、农户县域内非农就业、农户兼业和农户农业生产4种类型进行了测算分析,以期准确识别农户生计分化的特征与趋势。结果显示:县城近郊农户生计非农化突出,农户多选择县域内非农就业,农户非农就业和时间投入与收入结构比例一致;远郊传统农区农户自主非农化发展趋势明显,农户多选择县域外非农就业,农户生计分化行为与传统农区经济结构环境不一致;兼业农户非农化就业不稳定,但农户非农化就业的倾向明显;农业生产农户多选择种植经济作物作为农业收入的...
关键词:
农户分化 就业结构 贫困山区 治理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靖 廖和平
[目的]通过分析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拓宽贫困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为研究区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重庆市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贫困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综合评价法从县域尺度上评价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借助象限图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水平关系类型。[结果]研究区共有13个区县贫困农户的分项生计资源表现为缺乏状态,其中5个区县表现出多项生计资源缺乏的状态,评价结果可为今后的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补短板"提供导向依据; 16个区县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属于中度协调类型,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区县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左偏态分布;仅3个区县的相互关系为协调发展类,其余13个为过渡类和失调衰退类,多数区县当前在处理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暂无有效的双赢模式。[结论]根据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空间分异特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提升两者协同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蕾
本文在分析了文化创意驱动农业发展的概念、内涵、体系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阐述了文化创意驱动农业发展的价值链路径,得出了文化创意驱动农业发展的五个关键环节,为文化创意驱动农业发展找到了突破口。最后,结合重庆酉阳创意农业的开发案例,对文化创意驱动农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田波 冉静
酉阳县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处,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作为重庆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酉阳县积极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旅游产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钊阳 徐鲲 李敬
本文以重庆市三类48个贫困村1998~2007年的数据资料为例,分析了重庆市不同类别贫困村农民消费结构的差异,研究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多方面原因,并就优化贫困村农民消费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村农民 消费结构 差异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道持 钱昱如 王玲燕
耕地流转将会引起耕地的用途发生变化。本文在对研究区的实际调研基础上,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数量特点、空间差异,从理论上阐述了耕地流转中用途发生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表明:耕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耕地用途的变化,流转耕地用途变化趋势主要是耕地变为建设用地、耕地变为园地等其他农地、种粮田变为非种粮田,土地利用比较效益是推动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耕地流转 用途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李奇亮
从追求增长总量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走向以追求增长质量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的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八大为西南贫困山区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结合"三生共赢"原则构建经济转型理论模型,对四川省通江县苏家坪村茶产业经济转型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三生共赢” 经济转型 茶产业 实证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杨庆媛 陈琳琳 宗会明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论文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采用改进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根据重庆市1997年-2007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评价其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①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逐渐提升,1997年-2007年绩效指数从0.1866增加到0.7707,土地绩效程度经历了低级绩效—中级绩效—良好绩效的演变历程;②2005年以前,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最大障碍因子,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影响最大;2005年后,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扬群 吕红
建设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筑牢职业教育质量底线的创新工程。重庆市渝北职教中心坚持行动导向,扎实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顶层设计;坚持目标导向,创新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两链"建设;立足搭建平台,构筑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数据支撑系统;着眼长效,建立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八大机制;切实落地,推进实时性和周期性相结合的诊改实施。从5个方面进行了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校本化探索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