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5)
2023(11872)
2022(9939)
2021(9124)
2020(7940)
2019(18061)
2018(17684)
2017(34357)
2016(18556)
2015(20726)
2014(20818)
2013(21018)
2012(19485)
2011(17438)
2010(17869)
2009(17100)
2008(17417)
2007(16371)
2006(14444)
2005(13005)
作者
(54988)
(46427)
(46399)
(43832)
(29397)
(22271)
(21013)
(18212)
(17265)
(16684)
(15748)
(15455)
(14860)
(14610)
(14374)
(14216)
(14170)
(13585)
(13526)
(13423)
(11634)
(11436)
(11366)
(10670)
(10536)
(10450)
(10429)
(10324)
(9537)
(9385)
学科
(92417)
(86171)
经济(86065)
(73064)
企业(73064)
管理(65284)
(48703)
方法(38759)
农业(32886)
数学(30467)
数学方法(30249)
业经(30036)
(27207)
技术(20776)
中国(20069)
(19558)
财务(19535)
财务管理(19508)
企业财务(18444)
(17775)
(16090)
贸易(16084)
(15673)
(15423)
(14946)
地方(14641)
(14016)
理论(13990)
(13505)
(12978)
机构
学院(282826)
大学(273908)
(122735)
经济(120438)
管理(114499)
理学(98488)
理学院(97583)
管理学(96286)
管理学院(95772)
研究(88934)
中国(71236)
(63021)
(56526)
(54634)
科学(53387)
农业(48455)
业大(46158)
(45682)
(44919)
财经(43436)
中心(42718)
研究所(41042)
(39247)
经济学(36645)
北京(34978)
(34975)
经济管理(33733)
经济学院(33490)
(33048)
师范(32755)
基金
项目(181416)
科学(143633)
研究(135481)
基金(131526)
(113039)
国家(111875)
科学基金(97046)
社会(87834)
社会科(82943)
社会科学(82918)
(73892)
基金项目(70346)
自然(60927)
教育(60415)
自然科(59519)
自然科学(59502)
(59296)
自然科学基金(58500)
编号(56354)
资助(52052)
成果(43805)
(41224)
(41053)
(40603)
(40595)
重点(40034)
创新(37661)
课题(37065)
国家社会(36109)
(35597)
期刊
(144766)
经济(144766)
研究(77721)
(65144)
中国(54045)
(45284)
农业(43810)
管理(42213)
学报(41050)
科学(40492)
大学(31928)
学学(30745)
业经(30615)
技术(28021)
(27285)
金融(27285)
(23096)
教育(22432)
财经(21626)
经济研究(20660)
问题(19970)
(18671)
技术经济(18427)
世界(15312)
(15188)
农村(15036)
(15036)
农业经济(14450)
商业(14317)
现代(13847)
共检索到420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绪福  
在给出两种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以云南、贵州部分贫困山区的杂交玉米采用情况为例,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技术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在贫困山区扩散快慢由采用技术的经济效益、技术成果供给地的距离等因素决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赵绪福  
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是新技术的采用和扩散。运用Probit模型对鄂西贫困山区289个农户技术采用的行为分析表明:技术采用后粮食产量的增加、与农业推广机构的联系、离乡集镇距离、政府对采用新技术的奖励与农户采用新技术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户的民族特征、农户非农收入水平与采用新技术呈负相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国明  安杨芳  
农业技术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和动力,但现实中,由于缺乏农民的参与,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本文基于农业技术扩散理论,分析农业技术扩散的辅导亚系统与目标亚系统双向沟通中宣传、农民参与以及相应的组织载体的关系,分析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农民合作社作为宣传与参与载体的作用机制,提出农民合作社与政府共同进行农技推广的多元化新型推广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若炎  田久松  代正东  
本文分析了贫困山区农业生态失衡的原因,提出了农村能源矛盾是农业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同时,通过时慈利县农村能源建设中各种实践活动的客观评价,肯定了以发展农村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方向,提出了以能源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动力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志贵  孟田耘  李转运  
地处鄂西北的郧阳地区是秦巴余脉脚下的一个有名的贫困山区,相对高差2653米。大自然赋予这块2.25万平方公里的山区地貌是“九分山水一分田”。全区五县一市,三个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三个是省级贫困县。全区280多万人,农业人口占89%,至今仍有17万户、75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若炎  田久松  代正东  
本文分析了贫困山区农业生态失衡的原因,提出了农村能源矛盾是农业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同时,通过时慈利县农村能源建设中各种实践活动的客观评价,肯定了以发展农村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方向,提出了以能源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动力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华  王礼力  
针对微观调研样本量小,无法采用传统统计模型量化区域农业水贫困的缺陷,文章基于正态信息扩散原理,引入能够优化处理小样本和解决农业水贫困评价模糊性及不确定性的模糊计算模型,对陕西省宝鸡峡灌区的农业水贫困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宝鸡峡灌区的农业水贫困程度较为严重,各区域间农业水贫困差异明显,结论符合现实。该方法为小样本情况下推断采样区域的农业水贫困概率分布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任传振  
贫困山区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难点与对策思路任传振当前农业银行各分支机构正在进行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业务的分离工作,组建农业发展银行,为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作好准备。本文就贫困山区农业银行如何向商业银行转变提出一些浅识,以供商榷。一、贫困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燕  邓刚  
农业新技术通过扩散,不断扩大渗透到农业生产力之中,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理论为基础,以西部地区的四川省农村为代表,通过建立农业技术扩散模型,测算出四川农业技术的扩散速度及其对四川GDP的影响,并据此推广到西部地区,从而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南  孙海清  冉涛  
本文以西南山区农业为研究对象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入手 ,剖析区域贫困产生的原因 ,试图找出贫困的病根 ,然后对症下药 ,针对西南山区农业的具体实际情况 ,对一些相应的扶贫方略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使贫困最小化的路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和瑞  赵天  
双元理论要求现代化农业要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农业应运而生。绿色农业发展的瓶颈是技术扩散不利,表现在技术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为此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扩散的政府-农民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加大对绿色生产的监督力度、减少农民的技术购买成本可实现绿色农业技术的有效扩散;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扩散循环机制,分别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出促进绿色农业技术扩散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强  朱玉春  
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扩散源、被扩散技术、扩散技术采用者、技术扩散路径中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具体的障碍因素产生的原因寻求克服对策,期望对农村地区农业技术扩散效果的提高提供帮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喻后勇  李缨  
农业税取消对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取消农业税后,贫困山区乡镇财政收入将大幅度减少,乡村两级的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对乡镇政府各个方面的影响不可小视。本文从财政收入、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农业税取消后,对乡镇公共财政的影响,并且从拓展税源、精简机构、加强债务管理及财政支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文华  
全国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我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指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实现小康的重点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全国有453个贫困山区县(市),分析和研究这一地区农民的生活消费行为,对于推进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图以武陵山区的利川市(全国重点扶持的300个贫困县之一,在贫困县经济发展中居中等水平)八十年代农村百户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此作些简要分析. 一、现状贫困山区由于生产发展速度缓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辉  李小芹  李同升  
本文介绍了农业扩散的框架理论、沟通理论、农户行为改变理论和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为例,分析了自然条件决定农业技术扩散内容和方式;历史基础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技术扩散的速度和效果;政治、市场机制对农业技术扩散的起到加速或减缓作用;另外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