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5)
2023(10067)
2022(8288)
2021(8109)
2020(6756)
2019(15329)
2018(14553)
2017(28290)
2016(14550)
2015(15929)
2014(15527)
2013(14906)
2012(13076)
2011(11000)
2010(10465)
2009(9207)
2008(8686)
2007(6809)
2006(5275)
2005(4029)
作者
(34754)
(29124)
(28934)
(27741)
(18297)
(13710)
(13232)
(11421)
(10969)
(9936)
(9727)
(9634)
(8916)
(8712)
(8692)
(8629)
(8591)
(8543)
(8211)
(8006)
(6824)
(6793)
(6684)
(6672)
(6613)
(6429)
(6122)
(6037)
(5722)
(5701)
学科
(54159)
经济(54064)
管理(47034)
(46042)
(37173)
企业(37173)
(29657)
方法(28695)
数学(26020)
数学方法(25675)
(18011)
(14861)
财务(14830)
中国(14793)
财务管理(14782)
企业财务(14097)
财政(13255)
农业(12523)
业经(12239)
地方(11233)
(11041)
(10893)
技术(9367)
(9071)
贸易(9069)
(8846)
收入(8490)
理论(8315)
环境(7955)
(7925)
机构
学院(184222)
大学(183067)
管理(78391)
(78239)
经济(76948)
理学(69698)
理学院(69087)
管理学(68007)
管理学院(67652)
研究(51872)
(44025)
中国(39779)
(34679)
财经(32210)
(29601)
科学(29235)
中心(26324)
经济学(25244)
业大(24675)
(24433)
财经大学(24242)
(23212)
经济学院(23073)
(22341)
(22053)
师范(21859)
商学(20901)
经济管理(20892)
商学院(20725)
北京(20485)
基金
项目(136598)
科学(110608)
研究(103141)
基金(102842)
(87627)
国家(86888)
科学基金(77755)
社会(69198)
社会科(65734)
社会科学(65722)
基金项目(54962)
(52368)
自然(48849)
教育(48003)
自然科(47802)
自然科学(47789)
自然科学基金(46917)
(43760)
编号(41313)
资助(40138)
成果(31769)
(31251)
重点(30175)
(29812)
国家社会(29768)
(28771)
教育部(28148)
人文(27988)
创新(27829)
(27749)
期刊
(74686)
经济(74686)
研究(51092)
(39368)
中国(31129)
管理(27013)
学报(23131)
科学(22569)
(20305)
大学(19735)
学学(18877)
技术(16702)
教育(16471)
财经(15812)
农业(13995)
(13708)
金融(13708)
(13582)
经济研究(13153)
业经(13007)
财会(11150)
问题(10055)
会计(9878)
(8873)
技术经济(8480)
理论(8189)
统计(8146)
科技(7893)
(7815)
商业(7810)
共检索到250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戴卫东  付王巧  
探索建立面向贫困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津贴的救助制度是"弱有所扶"理念下政府公共财政责任的体现。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结合目前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补贴政策,在整合现有财政投入的多种老年津贴的前提下,研究发现:(1)集约财政资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轻长期护理津贴的财政压力;(2)2050年浙江省失能老年人口192.71万人,其中贫困失能老人67.80万人;(3)贫困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费用逐年攀升,2050年覆盖该群体的护理津贴需财政投入4422915.42万元;(4)2050年多津贴整合可集约财政资金18.04%。为此,从统筹财政资金、整合养老资源以及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方面提出一些政策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燕敏  金静  
长期贫困的重要特征是贫困经常从上一代转移到子女身上。儿童时期的贫困体验对个体未来的经济获得有着持久性影响。要阻止贫困代际转移,有效的工具是实行家庭津贴政策。发达国家不同家庭津贴的效率表明,普惠型优于补缺型,服务供给优于现金转移,服务的公共供给优于私人供给。因此,实行服务偏向、公共供给为主的普惠型家庭津贴政策是我国减少儿童贫困,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清瑞  翁钱威  
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危机日益加剧,导致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因制度缺失导致部分老年人缺乏合适的养老保障,另一方面高龄老年人口增加,对养老和医疗保障有更多的需求。因此,建立和完善老年津贴制度,不仅能够满足这些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让老年人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其次对老年津贴(包括一般津贴和特殊津贴)的需求、财政供给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殷俊  李晓鹤  
在老龄化和混合福利思想的影响下,法国改变传统长期护理津贴的观念,在受益对象、资格条件、筹资模式、津贴给付、管理方式等方面对残补式护理津贴进行了改革,兼顾成本控制和扩大受益面的双重目标,建立了以APA护理津贴为主要内容的长期护理津贴制度。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长期护理制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我国未来的长期护理津贴制度可以借鉴其发展经验,为亟需长期护理的高龄老人提供现金补贴,促进长期护理产业的市场化,尽快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长期护理保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立雄  
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收入低且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加之政府和集体缴费主体的缺位,造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已证明,在农村开展养老保险还不具备条件。本文提出的建议是,从社会保险退回社会救助,以非缴费性的老年津贴方案代替现行的以缴费为资格的养老保险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慧兰,杨亚杰,付杰,周秀兰  
医院活用工资性津贴,是我国卫生事业单位在改革发展中的一项政策。用好这个政策,医院就会提高管理水平,就能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活用津贴要坚持的原则 良好的分配政策,就要配以积极有效的分配方案。制定这个方案,笔者认为要坚持以下原则:(1)按劳分配原则。(2)发展生产力的原则。(3)分配与职工个人工作业绩挂钩的原则。(4)有收入科室的“纯收入”和“综合收入”两项指标。(5)贯彻社会主义卫生工作方针。(6)加强正确的医院管理理念。(7)将全院职工活用津贴的100%作为再分配基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欢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服务与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剖析失能风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行为的影响有利于医疗控费政策的精细化,并有助于推动医疗保障与长期护理保障的制度协同。因此,笔者基于CLHLS三期追踪数据,利用多水平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失能风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失能风险对老年人年度医疗总消费、门诊消费、门诊自付、住院消费及住院自付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效应分别为0.285 2、0.307 9、0.178 8、0.110 1和0.150 3;相较于基础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老年人医疗消费影响更显著且效应更高,其效应分别是0.309 3、0.372 1、0.168 8、0.131 1和0.137 0。以上结果在家庭经济状况、子女数及性别上表现出群体异质性。此外,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如其显著降低了失能风险所造成的老年人医疗总消费增加,中介效应占比(RIT)达到了22.60%,而其对门诊消费的RIT达到了最高的40.70%。整体而言,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对门诊消费行为的综合中介效应更高,其累计中介效应也高于住院消费。基于此,笔者提出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完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等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文娟  付敏  
文章采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普遍使用的失能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作为老年人的失能评估标准,以2014年的CLASS和CLHLS数据为基础,在将两项数据合并后,综合运用多重填补法、生命表技术、沙利文法,对老年人的失能水平及其长期照料需求时间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老年人失能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快速增长,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带残存活时间均高于男性,应将其作为重点关注人群;第二,轻中、重度失能人群中受损的活动能力项目存在差异,在提供照料时应加以区分;第三,60岁的老年人在重度失能状态下需要照料的时间约为0.42年,中重度状态下为0.79年,但是如果将轻度失能也考虑在内,需要照料的时间将增至5.01年。因此,将项目的受益人群扩大到轻度失能人群会导致照料成本大幅度上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交通部船员、潜水员、航标人员伙食津贴标准的复函劳部发[1997]343号交通部:你部《关于再次请求调整船员、潜水员、航标人员伙食津贴标准的函》(交函人劳[1997]259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一、同意你部远洋船员伙食津贴标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调整交通部远洋船员航行津贴标准的复函劳部发[1997]344号交通部:你部《关于再次请求提高远洋船员航行津贴标准的函》(交函人劳[1997]260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一、同意你部远洋船员航行津贴标准在现行标准总体水平上平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华磊  王辉  胡浩钰  
文章从代际支持视角出发,建立一个可以模拟不同延迟退休情景下历年老年人福利变化的动态优化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在当前待遇确定型养老保险制度下实施延迟退休方案,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善老年人福利,反而可能会损害老年人现有福利。文章认为,若要促使延迟退休方案实现帕累托改进,主要有两个思路:其一,将养老保险制度由待遇确定型调整为缴费确定型,从而促使延迟退休政策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福利;其二,在不改变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延迟退休方案的实施应与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并举,即引入转移支付机制,把延迟退休改善的社会福利部分补偿给老年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金静  汪燕敏  徐冠宇  
本文考察了金砖国家的儿童津贴制度,重点关注这些国家儿童津贴项目的设立、变革的背景以及管理办法。我国儿童津贴缺失,主要原因是:首先,与我国社会保障改革过于重视效率有关;其二,由于长期面临财政收入方面的"硬约束",我国政府一直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稳定器"和"减震器"。构建我国儿童津贴制度须主要考虑资金来源、津贴的类型、津贴的管理等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邢志杰  闵维方  
本文利用作者第一手教师工作业绩数据,回归分析了工作业绩和个人特征(职称、职称资历、年龄、管理职务和学历)对高校教师岗位津贴分配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全体教师中教师工作业绩是影响岗位津贴分配的主要因素;而在职称相同的教师中,工作业绩对教师岗位津贴分配的影响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职称和职称资历依然是影响教师岗位津贴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总的来说,岗位津贴制度比旧的工资制度进步,但仍需要进行完善和改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覃琳虹  
在文章中,主要从医院津贴分配制度入手,详细分析了医院人员津贴分配过程中面临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探究得出,医院人员津贴分配制度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多,因此,通过构建健全完善的综合绩效评价以及考核体系,并在以成本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寻求医院内部分配管理模式,以此激发出医院医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医院综合性绩效评价考核指标能够激发出医院医护员工的工作积极参与性,从而实现了相应的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