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2)
- 2023(11726)
- 2022(10358)
- 2021(10074)
- 2020(8461)
- 2019(19472)
- 2018(19473)
- 2017(36427)
- 2016(20649)
- 2015(23501)
- 2014(23875)
- 2013(22752)
- 2012(20837)
- 2011(18781)
- 2010(18708)
- 2009(16823)
- 2008(16118)
- 2007(14246)
- 2006(12360)
- 2005(10765)
- 学科
- 济(69762)
- 经济(69660)
- 管理(55138)
- 业(52128)
- 企(41229)
- 企业(41229)
- 方法(32080)
- 数学(27417)
- 数学方法(27047)
- 农(22861)
- 中国(21119)
- 财(18401)
- 学(18050)
- 业经(16072)
- 农业(15798)
- 教育(15531)
- 地方(15248)
- 理论(15200)
- 制(14225)
- 和(12366)
- 贸(12202)
- 贸易(12197)
- 易(11815)
- 技术(11471)
- 务(11302)
- 财务(11232)
- 财务管理(11212)
- 银(11173)
- 银行(11125)
- 环境(11086)
- 机构
- 大学(282558)
- 学院(278342)
- 管理(108147)
- 济(99340)
- 经济(96738)
- 研究(94440)
- 理学(93786)
- 理学院(92608)
- 管理学(90737)
- 管理学院(90236)
- 中国(67137)
- 科学(61602)
- 京(61281)
- 农(48777)
- 所(48134)
- 财(45717)
- 业大(44554)
- 研究所(44221)
- 中心(42450)
- 江(41258)
- 范(41220)
- 师范(40802)
- 北京(39001)
- 农业(38262)
- 财经(36637)
- 院(34772)
- 州(33861)
- 经(33289)
- 技术(32975)
- 师范大学(32798)
- 基金
- 项目(194768)
- 科学(151101)
- 研究(145207)
- 基金(136741)
- 家(119343)
- 国家(118216)
- 科学基金(100088)
- 社会(86714)
- 社会科(81683)
- 社会科学(81657)
- 省(78315)
- 基金项目(73034)
- 教育(68890)
- 划(66192)
- 自然(65515)
- 自然科(63940)
- 自然科学(63921)
- 自然科学基金(62734)
- 编号(61583)
- 资助(56100)
- 成果(51893)
- 课题(43860)
- 重点(43584)
- 部(42335)
- 发(41031)
- 创(40431)
- 项目编号(37906)
- 大学(37661)
- 创新(37422)
- 科研(37089)
共检索到408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曼 王希文 曹军会
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抑郁而又无奈的心理特征,这是由其经济、学习、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支助体系尚不完善。应建立一个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经济资助与精神救助体系。改进资助方式,推行生源地贷款,实行按学分收费,改进资助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营造关爱贫困生的人文环境,做好贫困生自我心理调节的引导工作。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 经济资助 精神救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瑾 樊富珉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宁夏大学的538位本科生(男生235人,女生303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包括GHQ-20问卷、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并在调查的基础上,随访了13名西部高校的教师和贫困生。调查结果显示,西部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较低,表现为自卑、消极情绪体验多、负性情感较多等。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和民族上存在差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雪 戴宏 李雪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物价水平的提高以及贫富差距的逐渐悬殊,使得高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逐年增加。高校管理者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认定途径、健全多元化助学模式、健全保障制度以及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等,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透明化、规范化的资助途径,从而更有效地帮助高校完善助学体系。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现状调查 资助体系 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春 吴艺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名贫困大学生及123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SCL-90中,各项因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贫困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躯体、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几项因子上存在系别差异。结论:经济贫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强迫症状、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在贫困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少。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萍
自1997年全国高校取消招生双轨制实行全面收费及1999年国家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人数以来,高校的学费标准持续上涨,高校里学生欠费的人数不断增加,欠费金额不断增大,学生欠交学费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困扰高校发展的普遍性问题。笔者以广东某学院欠费的贫困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个案实证研究,从贫困生资助体系视角分析大学生欠费的深层次原因,寻求治理欠费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出解决大学生欠费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玉运
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文章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建议,以期为解决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压力 心理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泉 董绍伦 段万春
高校贫困生的生活质量、思想状况,一直是政府、社会和学校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当前高校贫困生生活质量的调查,得出他们的生活基本情况、满意度、健康和思想状况、文化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特征和规律。并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提出相关资助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学校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渡过人生的特殊困难时期,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并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生活质量 调查 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国忠
我国现行的"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式资助体系对于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指出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还存在资助方式单一、人文关怀缺乏、资助层次偏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精准资助为关键,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多维支持为保证的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社会支持 贫困大学生 发展型资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勇
目前,世界各国对大学生的助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免费加助学金资助模式”、“收费加混合资助模式”、“收费加贷学金资助模式”。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助学工作,并对助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翠航
10多年来,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高校入学人数持续增长,大学毕业生人口比例持续提高。这一趋势部分归功于大学生获得的资助大幅增长,特别是联邦政府助学项目,增加了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支付高等教育费用的能力,也使美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保障所有人成功机会的公共福利。一、美国大学生资助发展状况2013年3月,美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发布了《学生资助趋势2012》(Trend in Student Aid 2012)调查报告,统计了美大学生10年来资助总体情况,揭示了美大学生资助态势。报告发现,过去几十年来,大学生贷款增长迅速。2011-2012学年,美学贷总额是1134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要想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在构建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同时,还应构建精神资助体系。在实践中,要运用全人教育理念,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运用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好经济资助,加强精神激励,激发贫困大学生的自身潜能,构建经济资助-心理支持-能力提升-全人发展的全方位资助模式。
关键词:
全人教育 贫困大学生 全方位资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银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认定标准难以统一、申请条件比较笼统、审批评定方法单一、专业评定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社会力量参与助学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思想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需要科学确定认定标准和申请条件,完善资助帮困的评定方式和方法;提倡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帮困,形成有社会力量参与的助学帮困的制度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实现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统一,提高帮扶工作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资助帮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开元
目前大学校园内的贫困生的比例较高,如我院的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就超过10%。贫困大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面临着的种种压力,造成了他们精神负担重、情绪波动大、焦躁不安、过于忧虑、身心疲惫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在生活、学习、交往、成长和情感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较其他同学突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文林 李景生 李玲玲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其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介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海丛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04名视障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视障大学生焦虑状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视障大学生焦虑平均得分为46.50±10.29,17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总发生率为16%;视障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应对因子上得分最高,在自责应对因子上得分最低;视障大学生焦虑分与各应对因子分存在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对视障大学生焦虑评分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
视障大学生 焦虑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