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0)
2023(10218)
2022(8517)
2021(7851)
2020(6075)
2019(13782)
2018(13209)
2017(24752)
2016(12958)
2015(14290)
2014(14340)
2013(14580)
2012(14110)
2011(13406)
2010(13762)
2009(12794)
2008(12384)
2007(11153)
2006(10595)
2005(9981)
作者
(40191)
(33689)
(33527)
(31839)
(21630)
(16098)
(15257)
(13053)
(12868)
(12045)
(11788)
(11317)
(11095)
(10973)
(10562)
(10339)
(9839)
(9639)
(9625)
(9455)
(8799)
(8289)
(8183)
(7830)
(7655)
(7567)
(7380)
(7304)
(6964)
(6631)
学科
(81945)
经济(81877)
管理(33002)
(31447)
地方(28393)
中国(23358)
(22592)
方法(20668)
(19605)
企业(19605)
数学(17859)
数学方法(17736)
地方经济(17133)
农业(17088)
业经(16810)
(14920)
(13478)
环境(13065)
(12069)
金融(12066)
(11400)
(10937)
银行(10926)
(10904)
资源(10833)
(10789)
(10674)
(10160)
贸易(10147)
(9598)
机构
学院(198392)
大学(195731)
(92837)
经济(90967)
研究(80528)
管理(69543)
中国(61517)
理学(57864)
理学院(57022)
管理学(56163)
管理学院(55771)
科学(47856)
(43524)
(42089)
(39355)
研究所(37841)
中心(35409)
(33232)
(31943)
财经(30116)
(29897)
师范(29667)
经济学(29637)
(28793)
北京(28585)
(27124)
经济学院(26239)
(26007)
业大(25865)
科学院(25795)
基金
项目(125463)
科学(98746)
研究(94906)
基金(88793)
(77522)
国家(76855)
科学基金(64443)
社会(62381)
社会科(59064)
社会科学(59051)
(49579)
基金项目(46381)
(41320)
教育(41037)
编号(38438)
自然(37625)
自然科(36502)
自然科学(36493)
自然科学基金(35808)
(35424)
资助(35194)
成果(31727)
重点(29250)
发展(29093)
(28621)
课题(27724)
(26979)
国家社会(26580)
(25330)
创新(23864)
期刊
(121273)
经济(121273)
研究(66884)
中国(48369)
(32649)
学报(28622)
科学(28550)
(27507)
管理(27416)
农业(22318)
教育(22135)
(21898)
金融(21898)
大学(21270)
学学(19840)
经济研究(19645)
业经(19097)
技术(17910)
财经(15607)
问题(15415)
(13731)
资源(13436)
(11513)
技术经济(11437)
世界(11191)
(11052)
图书(10553)
经济问题(10254)
国际(10076)
(9768)
共检索到330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天池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共同关心的主题。本文以大资源观为出发点,阐述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力一  钱升  巢来春  
一、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还有大量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但与此同时,我国80%—90%的生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分布在这些贫困地区。这就是所谓的“富饶的贫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新民  
本文从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出发,从现实与理论上分析了县域经济贫困的根源,从而对城乡统筹,转化农民,盘活土地,简政放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贫困地区县域经济提出了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僻,距中心城市较远,长期以来其经济社会运转呈现边缘化倾向。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体之间明显存在正相关,贫困的大面积存在及其消极影响是贫困地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根本原因。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研究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受祜  葛家瑜  
一、贫困地区在我国可持续 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贫困地区与山地的重合。我国的地貌为东低西高,山区、高原集中分布在西部。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83%在山区。据此,有人说,我国东西部的差距,是平原与山区的差距。我国80—90%的农业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受祜  葛家瑜  
试论我国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杜受祜葛家瑜一、贫困地区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所讨论的贫困地区,重点是指的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同时又因为这些贫困县基本上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各省区,以及我国西部地区除少数大中城市及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曦  
本文探讨了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在系统阐释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困难和障碍的基础上 ,着重围绕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途径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田成川  
低碳发展,既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也对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差异,结合应对气候变化和扶贫开发两大战略,针对不同类型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和特殊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方针和战略,形成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符合资源禀赋优势、具有区域特点的低碳发展模式。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琳  廖鸿志  
本文分析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索贫困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和模式,从长远看,贫困地区必须选择从依赖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向依赖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转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廖惠兰  黄雪莹  
创新产业发展理念,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是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在严苛的发展条件下,实施"美食驱动"战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本文首先对大化"美食驱动"战略的实施背景与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战略实施中大化所采取的康养美食业与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系列举措与成效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最后对完善大化的县域产业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可  庞敏  
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地理制约""资本制约""收入制约""能力制约"等现实困境,应激活和重构贫困地区内生资源,增强其参与发展、共享发展的能力,构建起外部支撑和内生动力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宏伟  
根据晋西北和太行山"两区"各县域的特点及其经济发展状况,选择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确立本地区的优势产业,使之成长为能够代表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的主导产业,带动县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从而使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实现在"两区"开发战略中整个县域经济循环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占斌  
改革开放曾给了我们不少的发展机遇 ,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良机。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经济环境的极大改善 ,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贫困地区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 ,开发并利用资源优势 ,实现经济的快速及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严江  
加速推进四川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四对重大关系,即国家宏观需要与四川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四川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四川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区内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进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惠远  蔡运龙  赵昕奕  
“贫困陷阱”是我国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找出并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其途径在于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重建。针对环境重建的主要内容、环境重建的实施,以及环境重建在我国贫困地区是否可行等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建立了环境重建的一般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