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0)
- 2023(8462)
- 2022(7181)
- 2021(6536)
- 2020(5048)
- 2019(11539)
- 2018(11159)
- 2017(20841)
- 2016(10876)
- 2015(11908)
- 2014(12000)
- 2013(12139)
- 2012(11835)
- 2011(11270)
- 2010(11636)
- 2009(10842)
- 2008(10398)
- 2007(9509)
- 2006(9013)
- 2005(8626)
- 学科
- 济(73711)
- 经济(73645)
- 业(28464)
- 管理(26641)
- 地方(25471)
- 中国(21060)
- 农(20124)
- 方法(17575)
- 企(17326)
- 企业(17326)
- 地方经济(15969)
- 数学(15292)
- 农业(15271)
- 数学方法(15206)
- 业经(14973)
- 学(12022)
- 发(11591)
- 融(11104)
- 金融(11103)
- 财(10652)
- 银(10264)
- 银行(10255)
- 制(10160)
- 行(10108)
- 环境(10084)
- 贸(9311)
- 贸易(9300)
- 易(8797)
- 发展(8560)
- 展(8535)
- 机构
- 学院(166250)
- 大学(163258)
- 济(82192)
- 经济(80644)
- 研究(67992)
- 管理(57110)
- 中国(52278)
- 理学(47121)
- 理学院(46449)
- 管理学(45807)
- 管理学院(45485)
- 科学(38323)
- 京(35908)
- 财(35552)
- 所(35155)
- 研究所(31322)
- 中心(29638)
- 农(27320)
- 财经(26745)
- 经济学(26692)
- 江(26685)
- 范(24356)
- 师范(24165)
- 院(23994)
- 经(23985)
- 北京(23842)
- 经济学院(23606)
- 州(21950)
- 科学院(21264)
- 省(20932)
- 基金
- 项目(100041)
- 科学(78659)
- 研究(77106)
- 基金(70528)
- 家(60626)
- 国家(60064)
- 社会(51357)
- 科学基金(50398)
- 社会科(48649)
- 社会科学(48642)
- 省(39712)
- 基金项目(36470)
- 教育(33618)
- 划(32689)
- 编号(30868)
- 发(29706)
- 资助(28343)
- 自然(28147)
- 自然科(27407)
- 自然科学(27402)
- 自然科学基金(26885)
- 成果(25996)
- 发展(24824)
- 展(24396)
- 重点(23190)
- 课题(22967)
- 国家社会(21709)
- 部(21630)
- 创(20398)
- 性(19684)
共检索到283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芬芬
贫困地区由于封闭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单一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传统的社会结构形成了素质低下的人口和落后的社会基础环境,素质低下的劳动力无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这些相互依赖和牵制的因素,环环相扣循环周转,贫困地区要想大规模的跳跃发展是不现实的。因此,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产业选择,建立科学的产业开发目标和开发时序,经济要素的投入和政策的输入要贯彻循序渐进的方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禾
在90年代,如何加快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步伐,使这些地区迅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刊从部分作者来稿中,摘萃其观点之精华,辑成这组笔谈。这些观点,涉及到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一些地区在脱贫致富方面的经验,更有启迪和教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云航
一、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工作基础的差异,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还有一部分仍未摆脱贫困状况,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山区、革命老根据地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全国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国今天能够成为一个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与这里人民所作出的贡献分不开的。因此,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在我国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后凯
80年代初,我国即开始酝酿并着手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乡村贫困问题正在逐步缓解。然而,要根本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还需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为此,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明确扶贫开发的目标,选择正确的策略,并采取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实行分类指导、重点参与;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经济开发 脱贫致富 温饱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志仪 曹洪民
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中的政策界限分析郭志仪,曹洪民(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对贫困地区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无疑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在于追求效率,而从宏观上讲,扶贫体现的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和平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国务院在“七五”和“八五”期间,相继对贫困地区制定了若干休养生息的扶贫开发优惠政策。为了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除了把国家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对贫困地区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用好、用足外,还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民宽
大别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在全山区37个县(市)中,属于国务院确定的重点贫困县就有18个。1985年18个重点贫困县中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占当地人口总数的40~50%。1986年以来,鄂、豫、皖三省和大别山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科技开发部门,以及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扶贫方针,从大别山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当地优势资源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坚持以种养业及其加工业为基础,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以区域性支柱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屈锡华
扶贫经济开发与中国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的整体素质屈锡华人口与发展是当前第三世界各国普遍研究的课题。人口过速增长的压力严重阻碍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这是人口与发展相提并论的现实背景。人口长期压迫生产力的后果,必然是生产力低下,人民贫困。而贫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自强
一、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人们多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缓的原因归之于贫困地区的资源相对短缺,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开发资本相对匮乏,人的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等,但是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和对贫困地区原料、资本和技术的支援,贫困依然没有得到改观。贫困象一个“黑洞”使得再多的投入也并不能获得应有的产出,既使一些地方勉强摆脱了贫困,但不久贫困就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资源流动与贫困课题组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注意对中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研究。但是,在已有的研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不足是缺乏对扶贫资金使用有关的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缺乏从县级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这将不利于我们准确地评价扶贫的政策绩效并由此作出恰当的政策调整。1992年3月至6月,我们在云南、陕西两省分别选了10个县,就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占斌
改革开放曾给了我们不少的发展机遇 ,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良机。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经济环境的极大改善 ,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贫困地区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 ,开发并利用资源优势 ,实现经济的快速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机遇 优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春杰 王祖国 颜崇万 胡相全 刘开科
资金,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不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内陆贫困地区的开发,均感资金的紧缺。对于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的万县来说,一是由于本来贫困,需要尽快发展;二是正因为贫困,就更缺乏发展资金。这一对矛盾表现得明显的突出和难以解决。针对此问题,我们在对万县地区2000年经济、科技发展规划进行研究时,专门探讨了资金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峰 黄常青 陈小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劲松
反贫困、尽快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当代中国谋求发展面临的重大而严峻的课题。深入研究中国的贫困问题,为贫困地区尽早实现脱贫致富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出系统而有效的方略,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沙江.艾力 瓦尔斯江.阿布力孜
贫困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地处我国最西部的新疆地区的贫困人口更是与边疆稳定、团结少数民族等政治目标相联系。随着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吸收消化了贫困地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改变了单纯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在贫困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了财政收入。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第二欧亚大陆桥的沟通,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和旅游业也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这些成就在新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道路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有部分地区变化不大,有的则出现了反复,贫困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这些贫困地区的存在,始终影响着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其贫困特征及原因,指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特征 原因 脱贫 新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