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8)
2023(4030)
2022(3684)
2021(3619)
2020(2913)
2019(6871)
2018(6402)
2017(11986)
2016(6309)
2015(6847)
2014(6675)
2013(6418)
2012(6156)
2011(5557)
2010(5568)
2009(5137)
2008(4785)
2007(4304)
2006(3930)
2005(3584)
作者
(18212)
(15647)
(15547)
(14606)
(9860)
(7437)
(6873)
(5961)
(5885)
(5477)
(5194)
(5168)
(5019)
(4857)
(4703)
(4701)
(4668)
(4484)
(4429)
(4322)
(3759)
(3728)
(3707)
(3568)
(3476)
(3402)
(3396)
(3324)
(3151)
(3048)
学科
(26267)
经济(26217)
管理(20722)
(18676)
(12440)
(11258)
企业(11258)
环境(10776)
地方(10275)
农业(9880)
方法(9806)
数学(8521)
数学方法(8430)
(7579)
收入(7379)
(6617)
(6589)
中国(5736)
地方经济(5470)
业经(5308)
分配(5271)
规划(5039)
资源(4985)
环境规划(4755)
(4734)
贸易(4729)
(4535)
(4529)
(4109)
(3894)
机构
学院(90812)
大学(89982)
(36657)
经济(35894)
管理(34964)
研究(31644)
理学(30519)
理学院(30124)
管理学(29601)
管理学院(29464)
中国(23945)
科学(20385)
(18849)
(16612)
(15935)
(15845)
中心(15506)
研究所(14570)
业大(14006)
(13290)
师范(13193)
(13098)
财经(12915)
农业(12691)
(11653)
北京(11618)
(11547)
(11281)
经济学(11156)
师范大学(10740)
基金
项目(66361)
科学(52574)
基金(49489)
研究(47412)
(44107)
国家(43735)
科学基金(37270)
社会(32027)
社会科(30191)
社会科学(30183)
基金项目(27091)
(24409)
自然(24056)
自然科(23342)
自然科学(23333)
自然科学基金(22890)
(21157)
教育(20332)
资助(19162)
编号(19145)
成果(14989)
重点(14840)
(14811)
(14418)
国家社会(14003)
(12932)
科研(12550)
(12458)
人文(12294)
课题(12222)
期刊
(41489)
经济(41489)
研究(23609)
中国(17206)
(15437)
学报(14992)
科学(14765)
(11480)
大学(11185)
管理(10704)
学学(10694)
农业(10187)
资源(7575)
业经(7220)
(7067)
金融(7067)
教育(6706)
财经(6245)
经济研究(6105)
问题(5751)
技术(5583)
图书(5395)
(5382)
(5276)
(5009)
(4182)
科技(4099)
书馆(3976)
图书馆(3976)
(3880)
共检索到13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楠  石智雷  杨雨萱  文传浩  
库区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悖论,究深层原因在于贫困人口在脱贫与环保之间的博弈。对此本文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利用2017年三峡库区的入户调查数据,从主观经济状况感知和客观经济现状两个角度剖析库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经过多轮扶贫后,库区居民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且经济状况较好的群体和经济状况较差的群体均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2)经济状况较差的群体在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迫于生计的压力,他们更容易表现出破坏环境的行为;(3)生计压力主要体现在:相对于用"社会地位"和"收入跟邻居比所处水平"来衡量的相对贫困,而用"人均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来衡量的绝对贫困对库区居民环保行为的负面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光辉  
水库区是水库水面与周边陆地的区域复合体。本文以山东大中型水库区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库区贫困的根源及库区脱贫的出路,并提出了库区发展的战略构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强  
三峡库区受地理环境和其它各种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 ,其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新的难题 ,因此 ,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生态农业开发步伐、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法规和环境监控机制等具体的战略措施 ,是协调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 ,促进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济民  
农户技术应用行为是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或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有关技术采用、学习和评价的能动表现和反映。实证研究表明:对我国贫困地区而言,信息渠道单一、传播手段落后、自有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和商品的自然市场风险较大等因素,是目前影响该区农户继续提高农业新技术使用水平的主要障碍。我国贫困地区只有在逐步消除上述障碍之后,才能大大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杜鹃  
1996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农村金融市场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而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在西昌市某贫困乡的调查为基础,以实证方式分析研究中国贫困地区农户现金收支、金融需求和借贷行为的现状与特点,并就此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借贷行为和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进行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一鸣  
扶正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对策邓一鸣一、校正贫困地区农户生产行为偏差农户生产行为是经济行为结构的主体,消费和积累行为都以生产行为为基础。因此,农户生产行为是否合理,对农户经济乃至宏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校正贫困地区农户封闭性自给半自给经济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必贵  
必须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农民市场意识的培育侯必贵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历经几年,社会经济各方面都获得了很大发展。但贫困地区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步子也不大,尚处在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经济社会难于快速发展。这既有贫困地区区位条件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琦  石超  
土地整治是推动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但土地整治对贫困人口收入效应的影响程度目前还缺乏精确估计。基于768份农户实际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法(PSM法)评估了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给参与农户带来的收入效应后发现,土地整治项目对参与农户的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平均可使农户家庭年收入增加13 118元,效应明显;但这种效应对不同农户类型是有差异的,即非贫困户收入提升幅度平均为17 174元,显著高于贫困户收入提升的9 357元。据此提出要继续强化土地整治在扶贫脱贫中的力度,加大土地整治项目的益贫性和精准性,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联动性和整合程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智雷  邹蔚然  
本文基于丹江口库区抽样调查数据,从库区农户的当前消费水平、长期资本积累和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分析了库区农户的贫困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家庭和外部环境特征对库区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迁移对库区农户造成了巨大冲击,并且这一冲击的影响对不同搬迁时间的农户存在很大差别,农户对新事物的态度和其社会资本对他们是否陷入贫困有重要影响,政府对外部环境的改造政策和救助式扶贫对农户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积极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阎全山,娄彬彬  
西部贫困地区指以宁夏西海固地区、甘肃定西地区为代表的28个干旱县,位于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80年代,这一地区约有20万农村人口迁往扬黄灌区、河套、河西走廊地区。移民初见成效,这是兴发达地区之利,济落后地区之贫,全面解决西部地区贫困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开发国土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解书森,陈冰  
一为加快我国不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的步伐,近几年来,人们提出了变该地区经济的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设想。这与过去的单纯“济贫”相比,无疑具有明显合理性,并在不少地区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特殊矛盾,贫困产生的原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冉新义  杨改学  
推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教育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经。国家对西部及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特别关注,但在贫困地区要实现国家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从现实情况看还有很多困难。本文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希平  陈炯  余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文  
本文在揭示重庆市三峡库区贫困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库区扶贫开发的对象是针对没有解决温饱和没有稳定收入的低收入人群,基本目标是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长期目标是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不仅包括温饱问题,而且包括基本的住宿、医疗、清洁饮用水、基本教育、交通等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需求。最后,提出了反贫困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云彦  徐映梅  胡静  黄瑞芹  
社会变迁对个体生活历程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中普遍存在着因为工程建设而形成的大量非自愿移民,包括水库移民、生态移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城市拆迁失地移民等,他们都经历着直接的职业、环境等多方位的改变,并承受着因为社会政策和外来力量的介入导致的失业、贫困等问题。本文以南水北调库区湖北和河南三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描述了库区移民贫困的基本状况,以此为案例,将介入型贫困作为一个新分析框架,探讨社会变迁背景下移民的贫困问题,认为社会变迁通过影响正规和非正规人力资本失效、致使移民人群能力受损、进而导致介入型贫困。相应的,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应该高度注意影响人群的能力再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