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7)
- 2023(9778)
- 2022(8867)
- 2021(8535)
- 2020(7014)
- 2019(16551)
- 2018(16428)
- 2017(31789)
- 2016(17252)
- 2015(19348)
- 2014(19369)
- 2013(19176)
- 2012(17543)
- 2011(15516)
- 2010(15270)
- 2009(13828)
- 2008(13253)
- 2007(11403)
- 2006(9802)
- 2005(8320)
- 学科
- 济(66871)
- 经济(66792)
- 业(47121)
- 管理(46812)
- 企(37975)
- 企业(37975)
- 方法(32521)
- 数学(27316)
- 数学方法(27004)
- 农(20680)
- 中国(16951)
- 地方(16261)
- 业经(15704)
- 财(15623)
- 学(14928)
- 农业(14864)
- 理论(12438)
- 和(11905)
- 贸(11250)
- 贸易(11245)
- 易(10860)
- 教育(10731)
- 环境(10460)
- 技术(10303)
- 制(10182)
- 务(9793)
- 财务(9736)
- 财务管理(9721)
- 企业财务(9228)
- 划(9084)
- 机构
- 大学(239967)
- 学院(238552)
- 管理(97971)
- 济(89182)
- 经济(87118)
- 理学(85968)
- 理学院(84967)
- 管理学(83481)
- 管理学院(83057)
- 研究(77103)
- 中国(55007)
- 京(51114)
- 科学(49801)
- 财(39020)
- 所(38031)
- 农(36934)
- 业大(36493)
- 研究所(35053)
- 中心(34957)
- 范(33731)
- 师范(33469)
- 江(32833)
- 财经(32133)
- 北京(32095)
- 经(29213)
- 农业(28809)
- 院(28110)
- 州(27798)
- 师范大学(27174)
- 经济学(25589)
- 基金
- 项目(171286)
- 科学(134195)
- 研究(127167)
- 基金(123273)
- 家(106755)
- 国家(105802)
- 科学基金(90865)
- 社会(78468)
- 社会科(74128)
- 社会科学(74109)
- 省(66960)
- 基金项目(66719)
- 自然(59340)
- 教育(58037)
- 自然科(57902)
- 自然科学(57891)
- 自然科学基金(56831)
- 划(56417)
- 编号(53308)
- 资助(49993)
- 成果(43306)
- 重点(37817)
- 部(37340)
- 发(36430)
- 课题(35887)
- 创(35461)
- 创新(32890)
- 项目编号(32870)
- 科研(32500)
- 教育部(32077)
共检索到332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晶
我国农村文化"内生性重构"在各种社会结构性矛盾和外部力量的影响下,始终未能找到一条平稳的发展道路。从当前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扶贫"现实出发,培育农村文化的"内生性重构"能力,不仅有利于消除物质、制度意义上"文化贫困",而且更有利于消除精神意义上"贫困文化"及其思维方式。文章通过对农村文化"内生性重构"价值、逻辑、路径的研究,认为以文化主体自身成长愿望为基础、以文化要素更新或重组为手段、以推动文化发展为目标的"内生性重构"是政府、市场和文化主体多方博弈的过程,善用"他治"、尊重"自治"、推动"共治"是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文化"内生性重构"基本道路。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文化扶贫 内生性重构 文化贫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荣时
近些年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一直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笔者运用500多个贫困县的有关资料,对出生性别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贫困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并没表现异常;出生性别比的升高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下表现得更为明显。经济发展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是复杂的、间接的、多重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莹 万广华
本文结合Shorrocks和Wa(n2004)的数据产生法与Shorrock(s1999)的夏普里值分解法,提出了一个半参数形式的贫困分解法。与流行的Datt-Ravallio(n1992)分解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产生误设误差的概率较小,无需事先设定函数形式,能更好地拟合真实的洛仑兹(Lorenz)曲线,并系统地解决了残差项的问题。我们运用这一方法将中国城市贫困的地区差异分解为3个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可以分别归因于各地区之间在平均名义收入水平、收入不平等及贫困线3方面的差异。分解结果表明贫困率主要取决于平均收入水平,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收入分配的影响。分解结果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但地理位...
关键词:
贫困 夏普里值分解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杰华
本文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四个调研县贫困地区部分农户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消除贫困和探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为主要目标,在充分利用各种统计资料及多种定量统计方法的基础上,从动态上考察与分析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消除贫困之间的运行机理、方式、特征及今后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闫小斌
空间正义作为批判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一个积极成果,日益成为社会和政治行动的目标、人们进行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工具。空间正义不仅包含空间生产、分配、占有、使用过程的正义性,也包含人从自身生存环境出发对所在空间本身的价值判断。将正义的价值理念纳入空间分析时,文化必然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判断依据,一个充满文化的空间才是体现人本的、彰显人道的,也才符合人类之正义价值。现阶段,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缺位集中体现其空间正义的缺失。发挥好政府的战略性推动作用,尊重农村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推动城乡文化的融合发展是贫困地区实现
关键词:
空间正义 文化扶贫 贫困地区 公共图书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艳丽
贫困现象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是世界所面临的人类生存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问题,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主导型的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也在大力促进贫困人口的脱贫进度。长期以来,政府对于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种政策和各种资金流向贫困地区,对边疆地区明确贫困的功能定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调整反贫困战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缓解直至最终消除农村贫困、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新疆地区 贫困问题 原因 措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边晓红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亟待解决许多悬而未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文章分析贫困的主体责任和贫困背后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梳理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以及"他治"与"自治"的博弈历史,探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基本思路和方法手段,对构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框架并形成科学的观念体系、明确的价值取向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公共文化 供给侧改革 价值观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琦 石超
土地整治是推动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但土地整治对贫困人口收入效应的影响程度目前还缺乏精确估计。基于768份农户实际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法(PSM法)评估了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给参与农户带来的收入效应后发现,土地整治项目对参与农户的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平均可使农户家庭年收入增加13 118元,效应明显;但这种效应对不同农户类型是有差异的,即非贫困户收入提升幅度平均为17 174元,显著高于贫困户收入提升的9 357元。据此提出要继续强化土地整治在扶贫脱贫中的力度,加大土地整治项目的益贫性和精准性,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联动性和整合程度。
关键词:
土地整治 PSM法 减贫绩效 扶贫开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军 李忠东
通过构建贫困县县域发展水平评测指标体系,对六盘山、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和四省藏区三大片区贫困县进行综合评测和分组研究,得出甘肃贫困县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一基本结论。从生态环境、资金投入、经济结构及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分析了甘肃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甘肃扶贫攻坚步伐的6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扶贫攻坚 贫困现状 扶贫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曾以禹 吴琼 衣旭彤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多是高原、荒漠或大山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严重。仅"三区三州",目前汇集了约320万深度贫困人口,平均森林覆盖率13%左右,生态扶贫大有可为。文章在遴选山西贫困市州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展跟踪调研基础上,研究发现,生态扶贫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典型地区2016年生态扶贫贡献高达当年脱贫人数的25.8%。建议加强林业扶贫顶层设计和政策统筹,为深度贫困地区早日脱贫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深度贫困 石漠化片区 生态扶贫 政策统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曾以禹 吴琼 衣旭彤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多是高原、荒漠或大山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严重。仅"三区三州",目前汇集了约320万深度贫困人口,平均森林覆盖率13%左右,生态扶贫大有可为。文章在遴选山西贫困市州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展跟踪调研基础上,研究发现,生态扶贫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典型地区2016年生态扶贫贡献高达当年脱贫人数的25.8%。建议加强林业扶贫顶层设计和政策统筹,为深度贫困地区早日脱贫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深度贫困 石漠化片区 生态扶贫 政策统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超 吴振磊
本文界定了扶贫载体的内涵和外延,指出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集群)"三位一体的扶贫载体,明确了载体扶贫的方式,并以陕北吴起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可持续发展 载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张铁道 景民
论基本教育——贫困地区扫盲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万明钢张铁道景民提要:基本教育是个体适应现代社会,有效发挥作用的最低教育要求。基本教育与基础教育是有区别的,它的对象主要是成年文盲和半文盲,它的形式大都是非正规的,它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迅速掌握有助于消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理然 成卓
文章在分析贫困地区的区域特性的基础上,把贫困地区定位于中国重要的生态保障区、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发源区、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区和中国国防安全的前沿阵地;基于贫困地区的功能定位,最后从战略转型与战略目标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调整的思路。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功能定位 反贫困战略调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前恒 方航
针对贫困地区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文化贫困陷阱",文章认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打破文化贫困陷阱的关键。文章使用大量调查数据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非贫困农村居民相比,贫困农村居民不积极主动参加精神文化汲取和健康提升的活动,使得农村贫困居民难以摆脱贫困;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提供中,政府既是主要的组织者,又是主要的出资者;村庄文化基础设施缺乏管护资金;政府出资支持、村集体自行组织的文化活动对村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文化娱乐类民间组织能在一定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