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36)
- 2023(16172)
- 2022(13867)
- 2021(12768)
- 2020(10747)
- 2019(24600)
- 2018(23692)
- 2017(45946)
- 2016(24756)
- 2015(27283)
- 2014(26787)
- 2013(26618)
- 2012(24376)
- 2011(21908)
- 2010(21845)
- 2009(20241)
- 2008(18706)
- 2007(16375)
- 2006(14290)
- 2005(12330)
- 学科
- 济(97550)
- 经济(97430)
- 业(70115)
- 管理(68649)
- 企(55695)
- 企业(55695)
- 方法(47721)
- 数学(42421)
- 数学方法(42048)
- 中国(29768)
- 农(28798)
- 融(27930)
- 金融(27928)
- 财(27166)
- 银(25873)
- 银行(25804)
- 行(24850)
- 地方(22405)
- 业经(21939)
- 学(20764)
- 农业(20740)
- 制(19464)
- 贸(18835)
- 贸易(18822)
- 易(18257)
- 务(17581)
- 财务(17519)
- 财务管理(17491)
- 企业财务(16731)
- 理论(15455)
- 机构
- 大学(348093)
- 学院(346502)
- 济(138539)
- 管理(136622)
- 经济(135710)
- 理学(119965)
- 理学院(118626)
- 管理学(116556)
- 管理学院(115967)
- 研究(115268)
- 中国(89577)
- 科学(73287)
- 京(72546)
- 农(63380)
- 财(62603)
- 所(57866)
- 业大(56795)
- 中心(54078)
- 研究所(53444)
- 财经(51579)
- 农业(50168)
- 江(48145)
- 经(47116)
- 北京(45130)
- 范(43893)
- 师范(43355)
- 经济学(42810)
- 院(41424)
- 州(40093)
- 经济学院(39107)
- 基金
- 项目(247934)
- 科学(193949)
- 基金(180785)
- 研究(175703)
- 家(159894)
- 国家(158568)
- 科学基金(135446)
- 社会(111882)
- 社会科(106220)
- 社会科学(106192)
- 基金项目(96762)
- 省(96556)
- 自然(89591)
- 自然科(87519)
- 自然科学(87494)
- 自然科学基金(85950)
- 划(81764)
- 教育(80179)
- 资助(74058)
- 编号(70239)
- 重点(55763)
- 成果(55441)
- 部(54123)
- 发(52747)
- 创(51826)
- 创新(48393)
- 科研(47999)
- 课题(47832)
- 国家社会(46500)
- 教育部(46238)
- 期刊
- 济(140593)
- 经济(140593)
- 研究(97796)
- 学报(62194)
- 中国(60838)
- 农(57080)
- 科学(54015)
- 大学(46294)
- 管理(46155)
- 财(45448)
- 学学(44160)
- 融(41511)
- 金融(41511)
- 农业(38545)
- 教育(33323)
- 技术(26415)
- 财经(25032)
- 业经(23466)
- 经济研究(23425)
- 经(21295)
- 业(19182)
- 问题(18607)
- 科技(17431)
- 版(16989)
- 理论(16851)
- 业大(16587)
- 图书(15922)
- 技术经济(15838)
- 实践(15434)
- 践(15434)
共检索到489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汉云
笔者基于我国贫困地区10个县1682个样本使用金融服务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完全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就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完全金融排斥有重要的影响,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区域、年龄、房产权和家庭规模。研究结果还表明性别、婚姻、健康、民族、社会阶层对完全金融排斥的影响不明显。本文认为贫困地区居民金融排斥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关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居民的收入、改善金融服务的结构、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增加贫困地区居民家庭财产的累积。
关键词:
完全金融排斥 贫困人口 金融服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志超 耿梓瑜 潘北啸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家庭储蓄支付、信贷和保险几个维度出发,研究了金融排斥对中国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受到储蓄和支付排斥的家庭,贫困的概率最高,其次是保险排斥,最低的是信贷排斥。可见,金融排斥对家庭贫困具有正向影响,家庭受到金融排斥会显著增加家庭贫困的概率。进一步地,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构建金融排斥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排斥指数对家庭贫困仍然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这表明,积极推行普惠金融,降低家庭金融排斥,是减少家庭贫困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裕 王璇
通过对山西省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18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调研,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困户精准扶贫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总体评价为"基本满意",其中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对帮扶措施的满意度最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贫困户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及退出精准度是影响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冷晨昕 陈前恒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经济理论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福利影响,研究认为农村贫困地区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地降低传统金融服务中的交易成本,缓解金融排斥,增加农村居民的福利。基于中国22个省区19个国家级贫困县和山东、福建和广东的43个行政村64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8.5%的被调查农村居民使用了第三方支付,鲜有农村居民使用过众筹和P2P进行融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非农就业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是否使用第三方支付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贫困地区 农村居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裕雄 肖海峰 张婧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所在村通公路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家庭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如果居民家庭中有成员在城市工作,其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导致其消费支出发生变化;在我国贫困地区,汉族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居民;家庭结构对居民消费支出亦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居民 居民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琳,任苒
目的:分析全国10个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村居民的住院医疗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合作医疗干预前和合作医疗干预后两次调查人口进行家庭卫生服务调查,采用收入五分组、单因素分析和住院服务利用两步模型方法。结果:分析调查县农村居民的住院率、未住院率、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的住院医疗服务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不同收入组之间有差异。影响农村居民对住院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疾病严重程度(如是否患有慢性病)。
关键词:
住院率 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管睿 余劲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乡村治理体系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却也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6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1045户农户数据,采用多元处理效应模型探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及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排斥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户乡村治理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精准扶贫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均对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体系造成了严峻影响,且其影响程度呈现出“差序格局”。其次,相较于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社会信任稳态的冲击,劳动力市场排斥对农户的冲击影响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大。最后,当精准扶贫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对农户造成双重排斥时,农户社会信任将出现系统性失衡。因此,一方面要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度,调整扶贫资源分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地方性市场培育;另一方面要鼓励并保障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及充分就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提高农业人口收入并扩大农业部门就业,进而缓解制度及经济双重排斥对中国贫困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的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荷花 谢晋元
选取我国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和陕西省四个省份中九个深度贫困县的1058户农村人口的调研数据,从金融知识、金融意识、金融技能、金融行为四个方面对农村人口金融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深度贫困地区农村人口金融能力整体较低,且贫困人口比非贫困人口的金融能力更低;农村人口金融能力受金融教育时间、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关系、家庭人均收入等因素影响;农村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金融能力的影响因素各有异同。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金融能力 异质性 农村人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芳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从金融排斥的角度展开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农户金融排斥现象多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惠普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结构体系。
关键词:
农户 金融排斥 影响因素 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春霄 贾金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都表明我国各省区金融排斥程度状况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为研究金融排斥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和Tobit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计量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排斥程度的省际差异受地区工商业化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住房拥有状况、信息技术水平、地理特征、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显著。根据计量结果,文章提出了要破解金融排斥难题需要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政策要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霄 贾金荣
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排斥问题。为研究农户受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陕西省47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受到贷款排斥即受到家庭中是否有成员担任村干部或是否有亲戚朋友在当地金融机构工作、农户家庭的年纯收入、农户家庭务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和户主的文化水平等四个因素的影响;农户是否受到储蓄排斥即受到农户家庭的年纯收入、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数量、农户对金融机构是否信任、农户家庭是否拥有电脑、农户家庭距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等五个因素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芳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从金融排斥的角度展开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农户金融排斥现象多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惠普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结构体系。
关键词:
农户 金融排斥 影响因素 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龙兴
贫困地区金融改革的特性蒋龙兴一、现状(一)机构职能单一,点少面广。一是数量少,服务网点相对不足。如储蓄机构一般为1个75万人。二是分布不合理。70%以上的金融机构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机构甚少,农村客户办理业务很不方便。三是金融机构职能单一,缺乏综合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开华 彭见琼
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发现金融严重制约了重庆武陵片区创新创业的发展,包括金融扶贫的服务主体不明确、金融扶贫政策难以落实、创新创业企业的经营风险高、金融机构的收益难以覆盖其承担的风险、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信贷资金流出比重较高等。通过收集重庆武陵片区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运行效率对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动存在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金融发展对创新创业活动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验证了创新创业活动存在较强的跨期相关性。最后提出构建贫困地区创新创业金融生态圈的途径,包括健全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构建和完善征信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多渠道拓宽创新创业的融资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国祥,宋泽萍,张长青
本文对中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目前,中国尚有8000万人没有脱贫,贫困地区的卫生保障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贫困地区,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对当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上级政府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中,卫生方面所占的比重略大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收入不足,健康意识差。就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看,单纯依赖当地财政来增加卫生投资,意义不大。
关键词:
卫生总费用 财政集中程度 财政自给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