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4)
- 2023(9089)
- 2022(7694)
- 2021(6965)
- 2020(5470)
- 2019(12398)
- 2018(12031)
- 2017(21985)
- 2016(11687)
- 2015(12761)
- 2014(12891)
- 2013(13037)
- 2012(12815)
- 2011(11966)
- 2010(12429)
- 2009(11584)
- 2008(11215)
- 2007(10497)
- 2006(9880)
- 2005(9367)
- 学科
- 济(75091)
- 经济(75026)
- 业(28625)
- 管理(27789)
- 地方(25825)
- 中国(21623)
- 农(20690)
- 方法(17723)
- 企(17558)
- 企业(17558)
- 地方经济(16079)
- 农业(15639)
- 业经(15576)
- 数学(15303)
- 数学方法(15196)
- 学(12545)
- 发(11937)
- 融(11335)
- 金融(11334)
- 制(10609)
- 银(10532)
- 银行(10513)
- 环境(10396)
- 行(10364)
- 财(10089)
- 贸(9960)
- 贸易(9949)
- 易(9435)
- 发展(8809)
- 展(8775)
- 机构
- 学院(176764)
- 大学(174123)
- 济(84816)
- 经济(83104)
- 研究(72664)
- 管理(60388)
- 中国(55381)
- 理学(49238)
- 理学院(48544)
- 管理学(47838)
- 管理学院(47508)
- 科学(41476)
- 京(38689)
- 所(37839)
- 财(36444)
- 研究所(33729)
- 中心(31557)
- 农(30371)
- 江(28936)
- 财经(27460)
- 经济学(27224)
- 院(25911)
- 北京(25756)
- 范(25605)
- 师范(25388)
- 经(24667)
- 经济学院(23971)
- 州(23639)
- 省(23257)
- 业大(23215)
- 基金
- 项目(106674)
- 科学(82887)
- 研究(81432)
- 基金(74246)
- 家(64631)
- 国家(64033)
- 科学基金(53128)
- 社会(52973)
- 社会科(50141)
- 社会科学(50132)
- 省(42464)
- 基金项目(38358)
- 教育(35782)
- 划(35287)
- 编号(32636)
- 发(31109)
- 自然(30254)
- 资助(29959)
- 自然科(29448)
- 自然科学(29437)
- 自然科学基金(28878)
- 成果(27477)
- 发展(25602)
- 展(25168)
- 重点(24951)
- 课题(24596)
- 部(22930)
- 国家社会(22302)
- 创(21521)
- 性(20580)
- 期刊
- 济(115744)
- 经济(115744)
- 研究(63149)
- 中国(44063)
- 农(31053)
- 财(26562)
- 管理(25342)
- 学报(24986)
- 科学(24566)
- 教育(21392)
- 农业(21145)
- 融(20917)
- 金融(20917)
- 大学(19304)
- 经济研究(18504)
- 学学(18105)
- 业经(17549)
- 技术(17124)
- 财经(14653)
- 问题(14336)
- 经(12925)
- 业(10847)
- 贸(10799)
- 世界(10771)
- 国际(10710)
- 技术经济(10706)
- 经济问题(9421)
- 改革(8728)
- 革(8728)
- 经济管理(8723)
共检索到304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金铭 皮晓瑶
贫困地区都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因此,其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依托资源优势,顺应市场导向,培植主导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说要抓好“四转”。 (一)抓住耕地,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转”高。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就必须把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导向目标,由追求单一的增加实物总量转向追求农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具体而言,就是在适当调渡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加工转化、提高商品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面积。对品种进行劣调优,低调高,“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劲松
反贫困、尽快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当代中国谋求发展面临的重大而严峻的课题。深入研究中国的贫困问题,为贫困地区尽早实现脱贫致富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出系统而有效的方略,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名宏 黄孔新 高汝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资源流动与贫困课题组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注意对中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研究。但是,在已有的研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不足是缺乏对扶贫资金使用有关的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缺乏从县级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这将不利于我们准确地评价扶贫的政策绩效并由此作出恰当的政策调整。1992年3月至6月,我们在云南、陕西两省分别选了10个县,就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朴之水 任常青
一、引言从1978年到1984年的6年间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由2.6亿减少到8900万(世界银行,1992)。但这一显著的成绩并非是在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是由80年代初期所进行的制度创新所带动的整个农村经济增长的结果,这种制度创新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自强
一、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人们多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缓的原因归之于贫困地区的资源相对短缺,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开发资本相对匮乏,人的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等,但是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和对贫困地区原料、资本和技术的支援,贫困依然没有得到改观。贫困象一个“黑洞”使得再多的投入也并不能获得应有的产出,既使一些地方勉强摆脱了贫困,但不久贫困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峰 黄常青 陈小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沙江.艾力 瓦尔斯江.阿布力孜
贫困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地处我国最西部的新疆地区的贫困人口更是与边疆稳定、团结少数民族等政治目标相联系。随着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吸收消化了贫困地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改变了单纯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在贫困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了财政收入。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第二欧亚大陆桥的沟通,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和旅游业也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这些成就在新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道路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有部分地区变化不大,有的则出现了反复,贫困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这些贫困地区的存在,始终影响着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其贫困特征及原因,指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特征 原因 脱贫 新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晓杰 张晶晶 陈丽国 郭静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数据,研究贫困地区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贫困区域外出劳动人口大多从事第二产业,就业层次较低;流动人口的年岁、性别以及受教育的水平均有些失衡。虽然贫困地区人口的流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但外出劳动人口的持续增加一方面不利于人口流出地的社区管理、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传播;另一方面对流入地的城市管理、社会秩序也造成了困扰。因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强贫困地区社区管理,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科学水平;促进科学的人口流动,加强城市社会管理;改善社会治安,提高市区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关键词:
贫困 区域经济 人口流动 外出劳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仕林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呈现良好开端,此外,国家和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环首都贫困地区及燕山——太行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为环首都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以既是燕山——太行山片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河北省14个环北京县、市、区之一的丰宁满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环首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找出制约经济发展的难点和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环首都 贫困地区 京津冀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秋宝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杨秋宝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制度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具体的体制、机制、组织形式:权利关系、行为规则等。在人类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经济发展总是和制度变革相联系的。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飞跃,而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僻,距中心城市较远,长期以来其经济社会运转呈现边缘化倾向。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体之间明显存在正相关,贫困的大面积存在及其消极影响是贫困地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根本原因。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研究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显赤
一、贫困地区县级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的必要性关于贫困地区发展战略的研制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县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但在一些贫困县,仍有人(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低估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行动不很积极,甚至根本就没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侯中文
贫困地区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考侯中文地处内陆的贫困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奇缺,基础设施脆弱且分布不均,加之远离大中城市和大市场,产品向商品转化受多种因素制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选择和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集中有限的资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中共四川省广元市委宣传部、四川省社科院工商经济与管理研究所、中共广元市苍溪县委员会课题组
贫困山区的农民如何脱贫致富 ,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四川省苍溪县从实际出发 ,大胆探索 ,努力发展生态庭园经济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成为全国闻名的“庭园经济高效产业专业示范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对该县发展生态庭院经济的成功做法批示 :“这是一个好经验 ,值得推广 ,希望苍溪县在新形势下抓进一步发展 ,上一个新的水平。”该县发展生态庭园经济的主要做法是 :抓观念、理县情 ,理清发展思路 ;抓市场、促流通 ,打开商品销路 ;抓科技 ,增效益 ,提高经济质量 ;抓投入 ,活政策 ,夯实发展基础 ;抓规模 ,树典型 ,实现整体发展。苍溪县的实践证明 ,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