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4)
2023(15738)
2022(12872)
2021(11768)
2020(9279)
2019(20962)
2018(20819)
2017(37909)
2016(21109)
2015(23729)
2014(24307)
2013(23530)
2012(22293)
2011(20444)
2010(21020)
2009(19391)
2008(18889)
2007(17291)
2006(15850)
2005(14963)
作者
(63053)
(52569)
(51999)
(49885)
(33491)
(24986)
(23744)
(20416)
(20271)
(19148)
(18086)
(17690)
(17278)
(17005)
(16457)
(16081)
(15362)
(15259)
(15252)
(15024)
(13582)
(13100)
(12811)
(12317)
(11947)
(11882)
(11809)
(11684)
(10763)
(10638)
学科
(103083)
经济(102953)
管理(54484)
(52630)
(37053)
企业(37053)
(34714)
中国(32383)
地方(31868)
方法(27161)
业经(25345)
农业(24716)
(23306)
数学(22103)
数学方法(21886)
(21271)
(19051)
(17373)
地方经济(17347)
(16518)
金融(16510)
(16424)
银行(16390)
(15924)
理论(15818)
环境(14577)
(14274)
(13503)
(13379)
贸易(13359)
机构
学院(302965)
大学(298386)
(124824)
经济(121834)
研究(113938)
管理(104695)
中国(88141)
理学(86624)
理学院(85461)
管理学(83871)
管理学院(83306)
科学(68989)
(66222)
(59188)
(58468)
(56468)
研究所(52848)
中心(52064)
(52038)
(45505)
师范(45000)
业大(44104)
财经(43876)
农业(43290)
北京(42333)
(41499)
(41070)
(39882)
(39392)
经济学(38318)
基金
项目(188557)
科学(146122)
研究(144423)
基金(129958)
(112881)
国家(111785)
科学基金(93874)
社会(89964)
社会科(84698)
社会科学(84678)
(78607)
基金项目(67957)
教育(66426)
(63489)
编号(61486)
自然(55962)
自然科(54503)
自然科学(54486)
自然科学基金(53458)
成果(51924)
资助(51599)
(47224)
课题(45151)
重点(43569)
(40028)
(38493)
发展(38434)
(37805)
(37133)
(36935)
期刊
(164757)
经济(164757)
研究(98965)
中国(80708)
(56338)
学报(48005)
(45699)
教育(45326)
科学(44741)
管理(41794)
农业(37663)
大学(36599)
学学(33854)
(32730)
金融(32730)
技术(29579)
业经(27942)
经济研究(25105)
财经(22437)
问题(21181)
(19650)
(18882)
图书(17505)
(15441)
资源(15094)
技术经济(15079)
(15015)
世界(14905)
(14759)
论坛(14759)
共检索到504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春雨  
土地确权、流转为以混合所有制形式重构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了机遇。山西省扶贫工作以土地流转入股,扶贫资金和村集体资产评估作为集体资本入股,重构了新农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合作社充分调动了村两委、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产生了"内生性"扶贫效应;变扶贫资金为合作社股本实现了造血式扶贫;初次分配按劳分配、按股分红,二次分配向特困户倾斜实现了精准扶贫;依托合作社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共同脱贫致富,同时也破解了一些农村社会治理难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春雨  
土地确权、流转为以混合所有制形式重构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了机遇。山西省扶贫工作以土地流转入股,扶贫资金和村集体资产评估作为集体资本入股,重构了新农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合作社充分调动了村两委、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产生了"内生性"扶贫效应;变扶贫资金为合作社股本实现了造血式扶贫;初次分配按劳分配、按股分红,二次分配向特困户倾斜实现了精准扶贫;依托合作社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共同脱贫致富,同时也破解了一些农村社会治理难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资源流动与贫困课题组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注意对中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研究。但是,在已有的研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不足是缺乏对扶贫资金使用有关的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缺乏从县级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这将不利于我们准确地评价扶贫的政策绩效并由此作出恰当的政策调整。1992年3月至6月,我们在云南、陕西两省分别选了10个县,就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屈锡华  
扶贫经济开发与中国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的整体素质屈锡华人口与发展是当前第三世界各国普遍研究的课题。人口过速增长的压力严重阻碍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这是人口与发展相提并论的现实背景。人口长期压迫生产力的后果,必然是生产力低下,人民贫困。而贫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东山  
新疆保险业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决战阶段,以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金融扶贫,保险先行"日渐成为保险业做好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共识。保险,作为金融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以风险保障为立业之基,与扶危济困的扶贫工作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保险扶贫,有着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可以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有效防范疾病意外导致的贫穷,也可以多层次服务农业生产保障天灾事故造成的损失,还可以整合资源发挥粘合剂的作用致力于造血的产业扶贫。新疆保险业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决战阶段,以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俊杰  
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而贫困地区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生存发展、技术落后的挑战,但这也为新时期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贫困地区也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先天优势和外部发展机遇,可以基于低碳生态农业园、林业碳汇项目、低碳旅游等手段探索出一些有利于贫困农村脱贫致富的低碳发展新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会  胡乃元  赵敏  
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集体经济破零"作为贫困村脱贫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通过对山西省32个贫困县185个村庄的实际调研发现,现阶段的扶贫政策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取得较大进步,同时还存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发展能力之间存在着差异以及"内源性收入"较少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关键,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方式,最后在政策上应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卢居峰  
文章根据山西省林业生态管护扶贫的各项工作经验,通过政策分析、调查研究、督导检查等,剖析了生态管护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机制,推进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实现脱贫增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卢居峰  
文章根据山西省林业生态管护扶贫的各项工作经验,通过政策分析、调查研究、督导检查等,剖析了生态管护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机制,推进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实现脱贫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彩云  
精准扶贫口号提出以来,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几年的政策实施,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制约农村贫困地区经贸发展的问题,导致脱贫效果不明显。为保证农村贫困地区尽快完成脱贫目标,需要针对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调整精准扶贫思路,制定切合实际的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贸发展的政策和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彩云  
精准扶贫口号提出以来,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几年的政策实施,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制约农村贫困地区经贸发展的问题,导致脱贫效果不明显。为保证农村贫困地区尽快完成脱贫目标,需要针对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调整精准扶贫思路,制定切合实际的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贸发展的政策和方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琼  
本文以贫困地区甘肃省陇南市为样本,分析其从1985年至2005年扶贫开发的发展历程。实践证明,中国贫困地区的反贫困战略是成功的,经过20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国家扶贫政策的一些不足与问题,需加以不断完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凤荣  
青海是贫困问题突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居着汉、藏、回、蒙、土、撒拉等民族的562.67万人民,少数民族(264.34万人)人口占46.98%。消灭贫困不仅关系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而且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扶贫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本文针对青海特殊贫困成因,分析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今后扶贫开发的新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燕斌  王怀栋  高翠玲  
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将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两个层次对当前我国扶贫长效机制进行明确的界定,并结合内蒙古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现状,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太平山嘎查为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嘎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规划建设不合理、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完善、收入无保障、农牧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等共性问题,由此,提出符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玲玲  区小兰  
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具体来说是产业能力的提升与产业城镇化相协调、搬迁人口市民化与人口城镇化相协调、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城镇化相协调、组织管理的健全与治理城镇化相协调、生态的优先发展与生态城镇化相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薄弱;城乡公共服务享受不均;制度缺陷导致权益保障失衡;生态问题突出等是制约广西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而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突出,身份角色困境,对搬迁型社区不适应等则是制约其协调发展的非结构性因素。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在制度上保障搬迁群众权益;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多层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完善社区治理,促进搬迁群众更好地融入社区,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提高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方式促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