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5)
- 2023(15892)
- 2022(13268)
- 2021(12408)
- 2020(9806)
- 2019(22296)
- 2018(21764)
- 2017(40841)
- 2016(22144)
- 2015(24301)
- 2014(24058)
- 2013(23932)
- 2012(22722)
- 2011(20909)
- 2010(21171)
- 2009(19503)
- 2008(19089)
- 2007(17217)
- 2006(15713)
- 2005(14289)
- 学科
- 济(111242)
- 经济(111122)
- 业(60974)
- 农(52725)
- 管理(51937)
- 企(36419)
- 企业(36419)
- 农业(35703)
- 方法(33665)
- 地方(31781)
- 中国(30712)
- 数学(28618)
- 数学方法(28349)
- 业经(27175)
- 学(22220)
- 财(19056)
- 制(18473)
- 贸(17905)
- 贸易(17892)
- 发(17832)
- 易(17213)
- 地方经济(17014)
- 环境(16055)
- 融(15720)
- 金融(15717)
- 银(15565)
- 银行(15517)
- 行(15052)
- 技术(14010)
- 发展(13803)
- 机构
- 学院(322922)
- 大学(318079)
- 济(139294)
- 经济(136592)
- 研究(121580)
- 管理(114863)
- 理学(98374)
- 理学院(97047)
- 管理学(95376)
- 管理学院(94786)
- 中国(91822)
- 农(77393)
- 科学(75665)
- 京(68075)
- 所(63380)
- 农业(59688)
- 财(58836)
- 研究所(57600)
- 业大(55302)
- 中心(54897)
- 江(50648)
- 财经(46025)
- 范(45967)
- 师范(45462)
- 北京(42807)
- 经济学(42655)
- 院(42501)
- 经(41712)
- 州(40464)
- 省(40191)
- 基金
- 项目(213361)
- 科学(166308)
- 研究(155159)
- 基金(152267)
- 家(135039)
- 国家(133729)
- 科学基金(111716)
- 社会(100730)
- 社会科(94914)
- 社会科学(94891)
- 省(85799)
- 基金项目(81317)
- 划(71384)
- 自然(69737)
- 教育(68242)
- 自然科(67997)
- 自然科学(67973)
- 自然科学基金(66722)
- 编号(62707)
- 资助(59412)
- 发(53050)
- 成果(50787)
- 重点(48607)
- 部(46022)
- 课题(44152)
- 创(44143)
- 发展(42237)
- 国家社会(41942)
- 展(41577)
- 创新(41250)
- 期刊
- 济(172655)
- 经济(172655)
- 研究(98251)
- 农(79636)
- 中国(71417)
- 学报(57359)
- 农业(53726)
- 科学(52506)
- 大学(43210)
- 财(42100)
- 学学(41183)
- 管理(39730)
- 融(33598)
- 金融(33598)
- 教育(33448)
- 业经(32521)
- 业(26289)
- 经济研究(26095)
- 技术(26084)
- 问题(23675)
- 财经(22811)
- 经(19828)
- 版(18939)
- 世界(18374)
- 资源(16890)
- 技术经济(16574)
- 业大(16183)
- 农村(16131)
- 村(16131)
- 农业经济(15850)
共检索到50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新才 李忆春
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资料,就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对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结构、非农化进程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于农户经济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人均纯收入的促进尤其明显;不过,丈夫的文化程度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农村妇女 文化程度 农户经济收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巧玲
本文利用对甘肃省农村妇女经济生活状况调查的资料,就贫困对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妇女的经济生活状况改善对其权益的实现有促进作用,但贫困依然是甘肃省大多数农村妇女必须面对的生活境遇。贫困不仅是制约农村妇女教育地位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直接影响农村妇女各个方面权益的实现。
关键词:
甘肃省 贫困 农村妇女权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伯仁 冒晓慧 马书采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改革发展,努力摆脱相对贫困化窘况,是关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的无比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该文以甘肃中部为例,通过分析,指出长期制约该地区农村发展的瓶颈,进而提出了化解瓶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新,有利于贫因地区加快发展的土地制度等6项对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改革发展 相对贫困化 甘肃中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
随着农村非农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男性就业更多转向城镇和非农领域,妇女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在经济生产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家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给农村妇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加剧了男女两性之间及不同地区妇女之间的经济分化与不平等。本文基于江苏和甘肃两省的实地调研资料,从性别差异和地域差异的视角,对东西部农村妇女的经济参与和经济地位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运用性别劳动分工、人力资本等理论工具对农村妇女不均衡的经济地位给出解释。
关键词:
农村妇女 经济参与 性别平等 地域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庞丽峰
农村妇女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我国人才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潜力仍然很大,尤其是目前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是妇女,关注妇女实用人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以农村妇女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妇女实用人才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发农村妇女人才资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妇女 人才资源 农村经济 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敏
本文从收入流动视角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个体动态收入特征,运用收入流动矩阵法测量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长期贫困程度小于年度贫困,收入流动减缓了长期贫困程度,但贫困户即使脱离贫困,但脆弱性较强,返贫概率较大,其未来几年的平均收入仍较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风险更大,收入缺乏稳定性,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收入向上流动的概率较高,有利于贫困人口相对收入位置上升,有利于贫困户脱贫。
关键词:
收入流动 动态贫困 绝对收入 相对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翟彬 梁流涛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作者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地区农户生计状况的调查,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非农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生计水平对农户的扶贫需求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天水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偏低且比例不均,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相对不足,生计策略存在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农户非农生计策略对抗贫困的显著因素;农户反贫困需求受生计资本拥有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存在很强的空间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文中提出了加快农户可持续脱贫能力培养,扶贫投入应瞄准农户需求等建议。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农户需求 反贫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玮
城乡差距过大、东西部发展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正是集"三农"和"欠发达"两大问题于一体的矛盾集中地,经济、社会问题更加集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欠发达地区(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存在的困境,提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基于其自身社会、经济和生态特征,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同时把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实现西北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目标。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新农村建设 困境 破解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新然 方子节 普雁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龙良富
工作动机是指直接引起、推动并维持人的工作,以实现一定职业目标的内部动力。文章通过对中山市新伦村妇女参与乡村旅游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当地妇女在参与乡村旅游过程中,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地区经济环境、就业心理、地区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出为孩子树立榜样、逃避紧张工作、展示兴趣爱好、提高家庭收入等工作动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殊性。这些就业动机导致了当地妇女低层次、高流动率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升级与发展。
关键词:
工作动机 乡村旅游 经济发达地区 新伦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柳建平 张永丽
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对流入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重要影响,而且对流出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甘肃10个样本村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缓解农村贫困、改善家庭福利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贫困地区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课题组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又强调:“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速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我们通过专题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些思路。一、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评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北贫困地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纵观十多年发展的历程,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不利因素,钳制了贫困地区农村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澜
本文针对中国乡村城镇化的发展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面阐述城镇化与农村妇女发展之间客观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剖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妇女发展的被动状况及其成因,拟构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妇女发展之间的良性互促效应。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城镇化 农村妇女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峰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问题。甘肃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在此背景下,对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了解农民的金融需求及农业银行拓展业务所面临的难题,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政策、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