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9)
2023(6329)
2022(5423)
2021(5171)
2020(4266)
2019(9765)
2018(9574)
2017(18856)
2016(10073)
2015(10954)
2014(10619)
2013(10900)
2012(10261)
2011(9373)
2010(9384)
2009(8716)
2008(8680)
2007(8173)
2006(7573)
2005(6781)
作者
(30020)
(25812)
(25230)
(23956)
(15941)
(12611)
(11259)
(9973)
(9884)
(9086)
(8905)
(8553)
(8288)
(8147)
(8047)
(7771)
(7602)
(7543)
(7343)
(7223)
(6481)
(6454)
(6389)
(6184)
(5894)
(5816)
(5759)
(5535)
(5342)
(5296)
学科
(47028)
(44288)
经济(44228)
(36993)
农业(32066)
管理(20786)
方法(14399)
(14223)
企业(14223)
(14218)
业经(13815)
收入(13643)
数学(13312)
数学方法(13194)
中国(11471)
地方(11428)
农业经济(10094)
(10075)
(9146)
农村(9137)
(8864)
分配(8268)
(8124)
发展(7558)
(7549)
(7360)
土地(7349)
银行(7336)
(7311)
及其(7010)
机构
学院(144790)
大学(140302)
(63932)
经济(62836)
研究(54399)
管理(53043)
(52492)
理学(45567)
理学院(45094)
中国(44541)
管理学(44312)
管理学院(44096)
农业(40338)
科学(34078)
业大(31243)
(29610)
(29332)
(28181)
研究所(26440)
中心(26081)
农业大学(24588)
(22916)
财经(21209)
(20340)
(20256)
(19422)
经济学(18995)
科学院(18513)
北京(18173)
(18135)
基金
项目(97220)
科学(75467)
研究(71141)
基金(70642)
(63366)
国家(62688)
科学基金(51923)
社会(45731)
社会科(42736)
社会科学(42721)
(38534)
基金项目(37352)
自然(32715)
自然科(31814)
自然科学(31803)
(31646)
自然科学基金(31259)
(30475)
编号(30107)
教育(29761)
资助(28266)
成果(24269)
(22938)
(21852)
重点(21813)
(19687)
(19656)
国家社会(19471)
课题(19423)
(19069)
期刊
(78304)
经济(78304)
(58526)
研究(41811)
农业(39448)
中国(33283)
学报(27872)
科学(25111)
大学(21609)
学学(20945)
(20329)
(20303)
金融(20303)
业经(18954)
(18000)
管理(14399)
农村(13960)
(13960)
农业经济(13747)
问题(11659)
教育(10671)
(10457)
财经(10242)
世界(10211)
技术(10091)
经济研究(10005)
业大(9555)
农村经济(9162)
经济问题(9032)
(8777)
共检索到226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玲  
贫困地区农户的收入、资产和负债朱玲本文旨在以中国经济改革和大规模的反贫困行动为背景,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考察作为扶贫措施之一的以工代赈项目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确认它对缓解贫困的作用,并论证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户信贷项目相结合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玲  
改善贫困人口的营养和食品保障状况,是发展中国家反贫困行动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985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大规模扶贫措施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为了考察这些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作者在进行以工代赈项目专题研究中引入了营养调查,调研地区为山东省的临朐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县和四川省的旺苍县。样本村庄共计34个,抽样农户为36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  李兴平  汪三贵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晓昀  辛贤  毛学峰  
理论和经验表明 ,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  用。本文从农户收入和支出角度研究了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  影响。模型估计结果显示 ,贫困地区农户明显从基础设施投资中获益。研究还同时发现 ,  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的影响往往因农户的人力资本状况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充分发挥基  础设施投资的作用 ,改善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雪  聂凤英  毕洁颖  
本文以2015年云南、贵州和陕西三省六县的1259户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评估了贫困县农户培训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农户培训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培训使云南、贵州和陕西三省六县的农民家庭总收入平均提高了21.75%;另外发现,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长、家庭土地数量多、家庭生产资产多、加入合作社、家中有村干部、家中有女性参与村里会议活动、家庭宗教支出多七个因素,均提高了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而家庭人员数量多和到市场的距离远两个因素,会降低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雪  聂凤英  毕洁颖  
本文以2015年云南、贵州和陕西三省六县的1259户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评估了贫困县农户培训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农户培训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培训使云南、贵州和陕西三省六县的农民家庭总收入平均提高了21.75%;另外发现,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长、家庭土地数量多、家庭生产资产多、加入合作社、家中有村干部、家中有女性参与村里会议活动、家庭宗教支出多七个因素,均提高了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而家庭人员数量多和到市场的距离远两个因素,会降低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佳丽  王志章  王汉杰  
本文以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F指数及BP神经网络法测度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要明显优于非劳动力流动家庭;(2)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贫困,但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除了教育维度之外,对于其它非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作用尚不显著;(3)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呈现"U形"关系;(4)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缓解一般多维贫困户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济民  
农户技术应用行为是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或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有关技术采用、学习和评价的能动表现和反映。实证研究表明:对我国贫困地区而言,信息渠道单一、传播手段落后、自有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和商品的自然市场风险较大等因素,是目前影响该区农户继续提高农业新技术使用水平的主要障碍。我国贫困地区只有在逐步消除上述障碍之后,才能大大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杜鹃  
1996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农村金融市场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而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在西昌市某贫困乡的调查为基础,以实证方式分析研究中国贫困地区农户现金收支、金融需求和借贷行为的现状与特点,并就此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借贷行为和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进行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和月月  周常春  
评估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有利于明确脆弱性表现、脆弱人群分布以及脆弱性成因。文章以云南省巧家县、大姚县、龙陵县、红河县4个国家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适应-敏感性"框架,构建了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47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熵值法计算和评价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结果表明:整体上农户生计脆弱性值为正值,表明农户应对风险的能力低于所遭遇的风险,生计脆弱性比较大,其与农户遭遇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具有直接的联系。结果发现,农业户的生计脆弱性最大,非农业户的生计脆弱性最小,表明随着家庭非农就业的增加,农户生计脆弱性逐渐减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  
从2006年末开始,在猪肉等食品价格的带动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l)以及反映农村地区消费的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了不断攀升的过程。截止2008年8月,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经连续17个月超过3%,并且2008年2月到2008年8月连续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靖伟  
农户生计安全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当农户获得持续谋生的资产、收入和能力,并维持福利水平接近或达到社会公认的客观保障条件,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传递给下一代时,安全的生计由此获得。生计安全为农村减贫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研究途径。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困境表现在固有生计遭到破坏、替代生计尚未成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农民短期经济利益冲突,低水平均衡陷阱等方面。由于难以走出贫困农户生计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农户无法实现生计安全。因此应建立农户生计安全评价体系,促进农户生计系统与生态系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一鸣  
扶正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对策邓一鸣一、校正贫困地区农户生产行为偏差农户生产行为是经济行为结构的主体,消费和积累行为都以生产行为为基础。因此,农户生产行为是否合理,对农户经济乃至宏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校正贫困地区农户封闭性自给半自给经济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基于深度贫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实证考察了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正规金融有效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但这一增收效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精英农户"的增收效应远高于"贫困农户";(2)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贫困农户"群体当中。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益富"特征。因此,必须提高深度贫困地区金融资源投入的精准性,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夯实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增收的基础性条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基于甘肃省贫困村调查数据,在综合考虑自选择、内生性与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运用TE与IVQTE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对互联网在贫困地区充分发挥作用的门槛进行了识别和测度,以得到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增收和减贫的路径。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纠正内生性偏误后农户使用互联网的边际收益高达1.25;(2)互联网使用对收入低分位点农户的影响大于收入高分位点,即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贫困户的收入促进作用更大,是贫困户增收的有效途径;(3)互联网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门槛,当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费用提高到一定值后,其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然而,仍有21.8%的贫困户与3.3%的非贫困户未能达到最低门槛值,且贫困户在门槛值附近的分布水平劣于非贫困户,因此互联网对部分贫困群体的收入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