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9)
2023(8963)
2022(7443)
2021(7137)
2020(5651)
2019(12988)
2018(12514)
2017(24746)
2016(13385)
2015(14496)
2014(14138)
2013(13849)
2012(13129)
2011(11854)
2010(12280)
2009(11471)
2008(11317)
2007(10610)
2006(9984)
2005(8911)
作者
(36733)
(31406)
(30859)
(29408)
(19688)
(14940)
(13760)
(11864)
(11838)
(11212)
(10737)
(10192)
(9868)
(9842)
(9793)
(9311)
(9085)
(9037)
(8992)
(8718)
(7864)
(7773)
(7652)
(7315)
(7141)
(7129)
(6959)
(6558)
(6301)
(6270)
学科
(57413)
经济(57343)
(48796)
(48536)
农业(32946)
管理(31991)
(24492)
企业(24492)
方法(17508)
业经(17420)
中国(17348)
数学(15815)
数学方法(15614)
地方(14146)
(13044)
(13006)
(12299)
(11070)
贸易(11064)
(10826)
(10625)
农业经济(10590)
收入(10449)
及其(10200)
(9657)
银行(9651)
(9519)
劳动(9501)
政策(9418)
(9358)
机构
学院(189791)
大学(183005)
(87409)
经济(85796)
管理(74592)
研究(67669)
理学(63888)
理学院(63258)
管理学(62347)
管理学院(61995)
中国(54300)
(50878)
农业(38430)
科学(38307)
(37848)
(37674)
(33924)
业大(32615)
中心(32532)
(30457)
研究所(30447)
财经(28965)
(26380)
经济学(25837)
(25099)
师范(24956)
经济管理(23607)
(23498)
北京(23420)
农业大学(23251)
基金
项目(123890)
科学(98602)
研究(97007)
基金(90152)
(78420)
国家(77263)
科学基金(65550)
社会(63673)
社会科(59932)
社会科学(59919)
(48293)
基金项目(46681)
教育(41859)
编号(41612)
(39521)
自然(38724)
自然科(37760)
自然科学(37750)
自然科学基金(37087)
资助(35867)
成果(34086)
(30104)
(29325)
(28195)
重点(27121)
课题(27098)
国家社会(26764)
(25623)
(25609)
(25528)
期刊
(107772)
经济(107772)
研究(57820)
(56832)
中国(42967)
农业(38409)
科学(26816)
学报(26063)
(25684)
(24483)
金融(24483)
管理(24235)
业经(23645)
大学(21479)
学学(20560)
(18250)
教育(18210)
技术(15705)
问题(15311)
农村(14925)
(14925)
农业经济(14564)
经济研究(14461)
财经(13856)
世界(13162)
(12026)
经济问题(11259)
(10857)
技术经济(9981)
资源(9908)
共检索到299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九杰  曾雅婷  吴本健  
本文首先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了农户家庭生产经营决策模型,分析家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禀赋对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然后利用多元线性、非线性模型对武陵山地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数量和质量两个测量维度)与农户农业生产总值(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结果)呈现"瓦型"关系。具体而言,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正相关;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呈正"U"形关系。即农户劳动力资源禀赋低时,农户在其生产经营决策中偏向于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提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减少、农业收入比重降低;当劳动力资源禀赋进一步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佳丽  王志章  王汉杰  
本文以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F指数及BP神经网络法测度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要明显优于非劳动力流动家庭;(2)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贫困,但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除了教育维度之外,对于其它非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作用尚不显著;(3)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呈现"U形"关系;(4)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缓解一般多维贫困户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郭世慧  
使用2017年甘肃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农村调研数据,采用Mlogit模型研究分析家庭特征对贫困地区农户劳动力资源在务农、兼业、务工间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家庭禀赋中,丰富的社会资本与良好的人力资本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在结构制约中,核心家庭对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有负向影响,仅与配偶居住家庭对劳动力务工配置有负向影响,家庭结构中家庭学生数、劳动力占比对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务工占劳比仅对劳动力资源务工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人口总数、家庭赡养负担与家庭非健康人口比例对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有负向影响。最后,针对家庭人力资本与农村社会公共保障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石智雷  
中国农村地区家庭禀赋对个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学术界予以更多的关注。为了考察外生性的家庭禀赋对劳动力就业流动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和户主子女的回流决策两个计量模型来进行经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选择是综合考虑家庭禀赋状况的理性决策,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外出劳动力。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会阻碍家庭外出务工成员的回流。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概率起初随着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自然资本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家庭成员只有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外出务工劳动力才能对家庭社会资本加以充分利用。另外,分析显示年轻一代劳动力和第一代劳动力对家庭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利用是有差异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宝军  罗剑朝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文章基于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具有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其中,收入维度和教育维度的减贫效应最为突出,健康维度的减贫效应比较微弱,并且劳动力流动的多维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省份差异。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提高农村人口收入及自我发展能力、摆脱自然生存环境束缚,实现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的可选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佳丽  
决胜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分化问题凸显,扶贫政策的边际效率不断递减、边际成本不断上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自发性的经济决策行为,是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的主要政策倾向。然而,新时期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对其减贫效应的发挥形成了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考察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贫的现状,深入剖析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从立体化结构视角,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宏观战略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促进劳动力的本地非农就业等五项政策优化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福根  石智雷  
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受到其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影响,务工型就业选择主要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素质的影响,而创业型就业选择更需要得到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支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嘉豪  吴海涛  程威特  
基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现实背景,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农村家庭样本,探讨劳动力禀赋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非农就业在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表明:22.8%的农村家庭样本存在收入上的相对贫困;劳动力禀赋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禀赋特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劳动力数量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质量特征变量表现出了显著的负向影响;非农就业在劳动力禀赋对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机制中起到中介作用。建议建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适度增加非农就业机会,鼓励农村家庭人力资本开发,建立农村弱势群体的相对贫困识别体系及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嘉豪  吴海涛  程威特  
基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现实背景,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农村家庭样本,探讨劳动力禀赋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非农就业在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表明:22.8%的农村家庭样本存在收入上的相对贫困;劳动力禀赋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禀赋特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劳动力数量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质量特征变量表现出了显著的负向影响;非农就业在劳动力禀赋对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机制中起到中介作用。建议建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适度增加非农就业机会,鼓励农村家庭人力资本开发,建立农村弱势群体的相对贫困识别体系及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若迪  吉小燕  陈超  
本文分别从农户老年和青年成员的劳动就业决策的角度,分析了生产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劳动力配置的优化机制,并从家庭收入及结构角度检验生产外包服务对劳动力配置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外包的农户来说,相较于不采用外包的反事实情形,其60岁以上老年劳动力的农业参与率会提高58.3%,但45岁以下青壮年农业参与率并没有明显变化,务工者平均务工时间要高出3.98个月,务工者占比提高0.137,家庭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分别高出18458元和8234元。生产外包服务对老年人农业劳动和务工者外出务工起到了显著的支持作用,并有效促进了小农户的收入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本文利用贫困地区的农户调查资料估计了农户的农业生产函数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估算了家庭成员的影子工资率和影子收入。由于贫困地区劳动力市场  的不完善 ,本文以影子工资率和影子收入为基础对劳动供给函数进行了估计。本文的研  究结果表明 ,农户家庭决策与劳动供给决策是相互联系的 ,而且劳动供给具有家庭联合决  策的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飞  夏建军  韩振芳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以贫困地区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为目的,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为手段,通过"边干边学"提升就业能力,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就业能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洪英芳  
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贫困地区加速脱贫和经济起飞的根本条件。因此,如何从当前实际出发,果断采取有效对策,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把潜在人力优势变成现实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从而推动经济脱贫与振兴,乃是一个亟待认真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大金  袁康来  吴峰  
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前提。本文根据湖南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材料,系统分析了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难点,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前路  乔娟  李秉龙  
为探究家庭禀赋与外出务工因素对牧民养殖技术需求的影响,依据西藏那曲地区和日喀则市885份入户调查数据,利用有序Logit模型方法,对牧民养殖技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牧民技术需求整体偏低,副产品粗加工技术需求稍高。家庭收入水平越高、肉羊养殖收入比重越大、与村民家相处越好、外出务工人次越多、养殖技术认知越高的牧民家庭对肉羊养殖技术需求越高,而是否信仰宗教与养殖技术需求不显著。因而副产品粗加工技术应成为政府技术推广的切入点,拓展务工渠道、加强养殖技术宣传与培训、规范草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在提高肉羊养殖效率的同时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