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8)
- 2023(12451)
- 2022(10202)
- 2021(9428)
- 2020(7545)
- 2019(17002)
- 2018(16581)
- 2017(31723)
- 2016(16948)
- 2015(18674)
- 2014(18587)
- 2013(18833)
- 2012(17568)
- 2011(16048)
- 2010(16497)
- 2009(15655)
- 2008(15715)
- 2007(14584)
- 2006(13436)
- 2005(12405)
- 学科
- 业(86355)
- 济(84207)
- 经济(84098)
- 企(66500)
- 企业(66500)
- 管理(60066)
- 农(48758)
- 农业(33518)
- 业经(30828)
- 方法(27217)
- 中国(24586)
- 财(23828)
- 地方(23165)
- 数学(19368)
- 数学方法(19240)
- 技术(17656)
- 制(17446)
- 务(17036)
- 财务(17015)
- 财务管理(16999)
- 企业财务(16090)
- 和(15663)
- 策(15480)
- 发(15102)
- 贸(13872)
- 贸易(13856)
- 划(13563)
- 易(13400)
- 体(13383)
- 环境(12900)
- 机构
- 学院(255073)
- 大学(244229)
- 济(112783)
- 经济(110721)
- 管理(102721)
- 理学(87262)
- 理学院(86390)
- 研究(86181)
- 管理学(85392)
- 管理学院(84915)
- 中国(69984)
- 农(56155)
- 京(51985)
- 财(50124)
- 科学(49846)
- 所(43656)
- 农业(42354)
- 江(41706)
- 中心(40348)
- 业大(39609)
- 研究所(38845)
- 财经(38722)
- 经(34968)
- 州(33323)
- 北京(32710)
- 经济学(32612)
- 范(32328)
- 师范(32085)
- 经济管理(30450)
- 院(30082)
- 基金
- 项目(161473)
- 科学(128925)
- 研究(124247)
- 基金(116216)
- 家(99309)
- 国家(98193)
- 科学基金(85682)
- 社会(82083)
- 社会科(77423)
- 社会科学(77402)
- 省(66341)
- 基金项目(61885)
- 教育(53651)
- 划(52593)
- 编号(52329)
- 自然(51718)
- 自然科(50355)
- 自然科学(50343)
- 自然科学基金(49485)
- 资助(45107)
- 发(41781)
- 成果(40941)
- 业(37536)
- 创(36505)
- 部(35491)
- 重点(35484)
- 课题(34864)
- 发展(34599)
- 展(34033)
- 国家社会(33878)
- 期刊
- 济(143650)
- 经济(143650)
- 研究(75123)
- 农(60090)
- 中国(57888)
- 管理(40523)
- 农业(40487)
- 财(39753)
- 科学(35749)
- 学报(34113)
- 业经(31016)
- 融(28213)
- 金融(28213)
- 大学(27036)
- 学学(25716)
- 教育(23702)
- 技术(23693)
- 业(21028)
- 经济研究(19760)
- 问题(19325)
- 财经(19134)
- 经(16627)
- 技术经济(15342)
- 农村(15159)
- 村(15159)
- 农业经济(14968)
- 世界(14847)
- 资源(14046)
- 经济问题(13607)
- 现代(13240)
共检索到404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三贵
我国的农村贫困是在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人口增长过快、劳动者素质低下以及国家农业政策失误等都对农村贫困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我国主要贫困区的分布和各贫困区的地理环境及资源类型来看,恶劣的农业资源条件是导致农业发展缓慢和农民生活贫困的最根本的自然资源基础。 一、我国主要贫困区的资源类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克林 刘新平 章春华
本文以西南喀斯特地区为例,分析了资源约束型贫困地区资源缺乏、环境脆弱、农业经济落后的特征及成因,提出了优先发展支柱产业的农业产业化战略思想与产业化阶段演替理论,以及强化综合投入、建设资源基地、组建扶贫实体、调整人口与土地关系、加强科技进步、逐步推行土地流转制度等农业产业化建设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秋宝
为了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94年国务院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基本消灭农村绝对贫困的历史任务。根据重新确定的贫困标准,列入国家扶贫攻坚县的贫困县全国共有592个,分布在26个省、自治区;从集中连片的角度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陆彪
文章首先阐述了农业持续发展的内涵界定和运行机制,指出农业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系统的自我维持机制、约束机制、技术进步机制与投入机制平衡状态的结果;具体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生存战略及其效应;最后对贫困地区如何迈向持续发展,及政府应该通过哪些有效的政策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万志
本文以湘西州个案为研究对象,对最近三年来农业信贷投入的效率制约因素展开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州在农业信贷大幅增加的态势下,仍然存在供给不足、结构失衡、金融抑制和效率约束等问题。在当前金融宏观调控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重担落在信用社身上,形成“一社支三农”格局,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渗透和支持力度。
关键词:
农业信贷 金融抑制 效率约束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民
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是实现农业向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对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的战略要把技术推广和扶贫资金投入结合起来,实现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有机农业生产理念宣传,改变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建立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为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有机农业 贫困地区 战略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迎成
"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往往是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山区,受交通、地质地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引导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离贫困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虽然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较为落后,但由于其未经历充分的开发,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丰厚的天然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农业旅游资源开发能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改善当地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合理开发,科学管理,避免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等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迎成
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往往是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山区,受交通、地质地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引导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离贫困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虽然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较为落后,但由于其未经历充分的开发,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丰厚的天然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农业旅游资源开发能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改善当地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合理开发,科学管理,避免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先应 熊再永 刘义兵
随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行,把专业银行办成一个灵活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已经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毫无疑问,农业银行作为专业银行中的一员,没有理由逃避这种选择。贫困地区农行更不能为内部或外部的障碍所恐吓而坐失良机。从长期看,实行企业化经营,农行的资产负债可以趋向良性循环,可以更灵活更有效地发挥其调控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功能,从而促使农业更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万军
我国贫困地区多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以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培育经济发展能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出发点,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明显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落后状况不断改观,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如何加快农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艳丽
目前,大力发展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差地区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策略。但是贫困农户经济行为的双重性、农户经济行为和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性以及内外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各种因素,导致农户缺少生态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为了实现贫困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强化农户的经济行为,是目前农户发展生态经济最主要的目标。通过分析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对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户经济行为 生态农业 贫困地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牛建高 李义超 李文和
对于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差的贫困地区而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失为一条实现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的双重性、生态农业发展与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的矛盾性以及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户缺乏发展生态农业的内在动力。因此,当务之急是强化农户经济行为目标,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构筑适应贫困地区农村的金融支撑体系、创新土地产权制度,以优化农户经济行为,为实现贫困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户经济行为 贫困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朴之水 任常青
一、引言从1978年到1984年的6年间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由2.6亿减少到8900万(世界银行,1992)。但这一显著的成绩并非是在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是由80年代初期所进行的制度创新所带动的整个农村经济增长的结果,这种制度创新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力一 钱升 巢来春
一、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还有大量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但与此同时,我国80%—90%的生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分布在这些贫困地区。这就是所谓的“富饶的贫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殷君伯 闪辉 陈香 徐冉冉
大别山贫困地区应立足生态和水源涵养的主体功能,依托山区特色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逐步在大别山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转变山区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安徽省 大别山贫困地区 农业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