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9)
- 2023(13650)
- 2022(11474)
- 2021(10540)
- 2020(9050)
- 2019(20765)
- 2018(20271)
- 2017(39685)
- 2016(21616)
- 2015(23833)
- 2014(23798)
- 2013(24060)
- 2012(22381)
- 2011(20003)
- 2010(20324)
- 2009(19234)
- 2008(19575)
- 2007(18293)
- 2006(16065)
- 2005(14607)
- 学科
- 济(98064)
- 经济(97947)
- 业(94818)
- 企(75230)
- 企业(75230)
- 管理(70211)
- 农(49449)
- 方法(43841)
- 数学(35309)
- 数学方法(35027)
- 农业(33303)
- 财(31433)
- 业经(31099)
- 中国(24161)
- 务(21433)
- 财务(21411)
- 财务管理(21375)
- 贸(20946)
- 贸易(20941)
- 易(20452)
- 制(20342)
- 企业财务(20250)
- 技术(18739)
- 地方(18578)
- 策(16377)
- 和(16038)
- 学(15996)
- 理论(15081)
- 体(15043)
- 划(14911)
- 机构
- 学院(320528)
- 大学(313597)
- 济(139341)
- 经济(136784)
- 管理(126579)
- 理学(109067)
- 理学院(107977)
- 管理学(106446)
- 管理学院(105869)
- 研究(103487)
- 中国(82421)
- 农(69331)
- 京(64528)
- 财(63824)
- 科学(62326)
- 农业(53478)
- 所(53246)
- 业大(51387)
- 财经(50706)
- 江(50163)
- 中心(48965)
- 研究所(47929)
- 经(45986)
- 经济学(42912)
- 北京(39788)
- 州(39281)
- 经济学院(39182)
- 范(38282)
- 师范(37928)
- 财经大学(37001)
- 基金
- 项目(208407)
- 科学(165261)
- 研究(153091)
- 基金(153031)
- 家(132485)
- 国家(131201)
- 科学基金(113242)
- 社会(100234)
- 社会科(94732)
- 社会科学(94705)
- 省(82744)
- 基金项目(81452)
- 自然(71841)
- 自然科(70196)
- 自然科学(70173)
- 自然科学基金(68999)
- 教育(68457)
- 划(67705)
- 编号(62041)
- 资助(61397)
- 成果(49172)
- 部(46940)
- 重点(46146)
- 发(46037)
- 创(45705)
- 业(44555)
- 创新(42050)
- 国家社会(41777)
- 课题(41233)
- 性(40747)
共检索到477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弓秀云 秦富
本文运用生产力经济学中总产出与投入要素理论,提出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的基本假说,即贫困农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可能为零或负值,非贫困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大于贫困户,高收入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大于低收入户。本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出四川省沐川县的贫困户、非贫困户、低收入户、高收入户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分别为-2.39、0.41、0.27和0.57,验证了基本假说,最后提出改善农户贫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业劳动力 产出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游良志
利用1978-2015年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与机械利用变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在测算出机械与劳动力替代弹性的基础上分析弹性变化的原因,论证农业机械对劳动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与农业机械均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两者对粮食产出的边际影响不显著。农业机械与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农机具购置补贴不仅使农业机械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变强,而且显著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1978-2015年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呈现出四个较明显的阶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勇
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我国下一步稳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前提,它主要受国家的制度、政策以及教育水平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地区保护和户籍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的先天不平等。通过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不是城市收入下降和失业的原因,而是城市经济增长和就业率增加的一个重要源泉和我国改革30年繁荣的一个基础。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限制是中国很多地区贫困的一个根源,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教育水平 制度与政策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慧卿 郝枫
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依据结构主义增长理论,利用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率分解方法,基于三次产业要素产出弹性动态估计结果,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劳动力配置效应及其变化规律进行重新考察。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劳动产出弹性差异明显,已有研究中直接用国民经济劳动产出弹性代替的做法存在很强假定性;基于分产业劳动产出弹性重新估算劳动力配置效应,发现其数值明显减小,表明已有文献夸大了配置效应;但其在不同时期更为稳定,说明配置效应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稳定因素。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配置效应 要素产出弹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飞 夏建军 韩振芳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以贫困地区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为目的,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为手段,通过"边干边学"提升就业能力,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就业能力。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劳动力 就业能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佳丽 王志章 王汉杰
本文以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F指数及BP神经网络法测度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要明显优于非劳动力流动家庭;(2)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贫困,但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除了教育维度之外,对于其它非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作用尚不显著;(3)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呈现"U形"关系;(4)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缓解一般多维贫困户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佳丽
消除贫困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既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离土不离乡"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形式,是新时期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选择,然而,其对贫困农户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离土"与"离乡"的双重视角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收入贫困层面,"离乡"的减贫作用大于"离土";(2)在多维贫困层面,"离土"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态,而"离乡"则尚未起到显著作用;(3)进一步研究表明,自我雇佣活动对农户收入贫困的改善作用略低于受雇佣活动,但在农户多维贫困层面,自我雇佣活动则发挥了更加积极的减贫作用。显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新时期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贫政策的针对性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离土 离乡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柳建平 张永丽
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对流入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重要影响,而且对流出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甘肃10个样本村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缓解农村贫困、改善家庭福利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大金 袁康来 吴峰
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前提。本文根据湖南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材料,系统分析了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难点,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劳动力转移 障碍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洪英芳
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贫困地区加速脱贫和经济起飞的根本条件。因此,如何从当前实际出发,果断采取有效对策,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把潜在人力优势变成现实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从而推动经济脱贫与振兴,乃是一个亟待认真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茂霞 赵肖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玉萍 李哲 丁士军
本文基于湖北省贫困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估算农村劳动力患大病的经济成本,分析疾病经济成本的构成特点,以期为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研究发现,患大病劳动力的人均经济成本为5579元,其中,时间成本占60%;患大病劳动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贫困家庭的患大病劳动力人均经济成本相对于富裕家庭和中等家庭高出许多。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贫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大病 经济成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王青 张荣
文章基于逻辑推演与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非农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收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强农民的收入挣得能力,以及降低农业人口占比提高农民的政策影响力4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对农村减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转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国家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减轻农村贫困也有重要影响。文章建议,为更好地发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减贫 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