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9)
- 2023(9446)
- 2022(8368)
- 2021(7896)
- 2020(6695)
- 2019(15876)
- 2018(15563)
- 2017(30386)
- 2016(16941)
- 2015(18972)
- 2014(19622)
- 2013(19596)
- 2012(18540)
- 2011(16738)
- 2010(17155)
- 2009(15907)
- 2008(16191)
- 2007(15174)
- 2006(13316)
- 2005(12209)
- 学科
- 济(74867)
- 经济(74788)
- 业(48070)
- 管理(45242)
- 企(36003)
- 企业(36003)
- 方法(31570)
- 数学(27609)
- 数学方法(27209)
- 农(25423)
- 财(19740)
- 中国(19266)
- 地方(18680)
- 农业(17367)
- 业经(16742)
- 制(15777)
- 学(15082)
- 贸(13930)
- 贸易(13923)
- 易(13449)
- 务(11813)
- 财务(11766)
- 财务管理(11723)
- 银(11532)
- 银行(11501)
- 理论(11183)
- 产业(11052)
- 企业财务(11015)
- 行(10884)
- 融(10708)
- 机构
- 学院(248512)
- 大学(245297)
- 济(102469)
- 经济(100155)
- 管理(90553)
- 研究(84611)
- 理学(76529)
- 理学院(75590)
- 管理学(74153)
- 管理学院(73698)
- 中国(64989)
- 科学(52527)
- 京(52469)
- 财(48130)
- 农(44650)
- 所(44575)
- 江(40413)
- 中心(39929)
- 研究所(39919)
- 财经(37287)
- 业大(36897)
- 农业(34786)
- 范(33718)
- 北京(33602)
- 师范(33381)
- 经(33344)
- 州(32701)
- 经济学(31821)
- 院(29859)
- 经济学院(28908)
- 基金
- 项目(155333)
- 科学(119896)
- 研究(115564)
- 基金(108630)
- 家(94059)
- 国家(93190)
- 科学基金(78260)
- 社会(70829)
- 社会科(67020)
- 社会科学(66998)
- 省(62971)
- 基金项目(57385)
- 教育(53430)
- 划(52148)
- 自然(49072)
- 编号(49067)
- 自然科(47804)
- 自然科学(47790)
- 自然科学基金(46931)
- 资助(45416)
- 成果(40878)
- 发(35802)
- 重点(35476)
- 课题(34593)
- 部(33889)
- 创(31813)
- 性(29787)
- 创新(29738)
- 科研(29371)
- 发展(28877)
- 期刊
- 济(121438)
- 经济(121438)
- 研究(74857)
- 中国(50086)
- 农(42085)
- 财(39012)
- 学报(38462)
- 科学(34751)
- 管理(32323)
- 大学(28735)
- 教育(28560)
- 农业(27634)
- 学学(26918)
- 融(23837)
- 金融(23837)
- 技术(23386)
- 业经(21723)
- 经济研究(18725)
- 财经(18659)
- 问题(16989)
- 经(16244)
- 业(14163)
- 技术经济(13336)
- 贸(12976)
- 版(12561)
- 商业(12397)
- 图书(12293)
- 统计(12275)
- 理论(11715)
- 经济问题(11094)
共检索到380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上准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是积极开发生产力要素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 ,明确不同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才能使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最后就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确立问题 ,发展速度调整问题及资金来源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明拥军 李春
新疆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过大,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过低,这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该地区产业结构近22年变动趋势分析,认为政府应采取强化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管理和优化生存环境的措施,才有可能推动其优化升级,振兴新疆贫困地区经济。
关键词:
新疆 贫困地区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郁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广西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市场内在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和引导。本文在分析广西产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财政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义,支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平江县支行课题调研小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庆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信
(一) 以产品为龙头调整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这个认识,主要基于以下客观事实。第一,从全国来说,广西属于贫困地区,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沿海地区,占据着我国最西一段海岸线,濒临最南一个海湾——北部湾,这个海湾上又有两个发育尚不成熟而又发挥了功能的年轻的港口——北海市和防城港;东南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广东省和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设中的海南省;还接近港澳和东南亚;西北是我国辽阔的大西南。这种特定的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合珍
建立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资金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社会保障 资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金融扶贫是助推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的重要利器,然而,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合理的产业发展基础。鉴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我国贫困地区的县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的产业结构门槛效应。研究结论表明:(1)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减贫效应不断减弱;(2)贫困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发挥;(3)贫困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减贫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协同,但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农村金融减贫效应逐渐显现;(4)相比贫困地区而言,非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的产业发展协同效应明显优于贫困地区。因此,在未来我国金融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真正形成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金融减贫 产业结构 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廖岷
进入80年代,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到1985年为止,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年以下(这是划分贫困人口的标准线)的低收入人口仍有10200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2.2%,其中近4000万人年均纯收入不足150元,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4%。经过努力,到1987年,2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比1985年减少了3136万人,下降了30.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 张建 朱玉春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不仅是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焦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多维贫困的准确测度是有效攻克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环节。基于秦巴山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1325份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F指数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存在明显的交叉性与多维性贫困,致贫原因亦复杂多样。依据测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反贫困路径: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深度贫困区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提升深度贫困区人力资本水平;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健康网络,强化深度贫困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做到社保兜底;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动,拓宽深度贫困区农村居民收入渠道;重视深度贫困地区综合发展,有计划地推进深度贫困区乡村振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坤 尹忠明
基于西部民族8省区2000—2015年数据,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城镇减贫效应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将显著降低城镇贫困发生强度,且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其减贫效应越大;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推进有助于降低城镇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但本地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将阻碍其效应发挥。从行业层面看,住宿和餐饮业的适度发展在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同时将显著降低城镇贫困发生率;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城镇减贫效应在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的地区较大;房地产业的城镇减贫效应则与本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呈正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胜恩
三维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从人、自然与社会这一三维结构的独特视角分析贫困地区的脱贫与发展问题 ,认为贫困地区至今经济停滞不前 ,脱贫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固然有多种 ,但主要原因是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良性运行链条被打断。要解决此问题 ,必须通过整合作用 ,找到三者之间结合的最佳状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伟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它与经济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人口产业结构也就谈不上经济产业结构,反之,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人口在各产业中的分布。一个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状况如何将对其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影响。80年代初,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非农产业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当然,产业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及环境条件、在业人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若愚 赵洁
运用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这一指标分析成渝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用区位熵方差测度区域内工业行业的区际分工程度。分析表明:该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相当程度的趋同现象,虽然趋同程度存在递减趋势,但区域竞争格局下的相关政策仍为未来的产业过度竞争埋下隐患。从3个不同层面对成渝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给予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拓展型"政府角色定位,加强内生性战略和内生性市场机制的培育、由产业合作向外溢性公共政策合作转变、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带动型区域经济转变以及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等角度出发,给出相关政策选择。
关键词:
产业同构 产业协作 政策选择 成渝地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智勇
产业集聚是整合区域内要素资源的有效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贫困地区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不同发展模式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新区域主义者认为本地网络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一些侧重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强调地方发展的外生性,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是第一位的。显然,这一视角对于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较发达地区的适用度较高,对于贫困地区却缺乏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