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8)
2023(14112)
2022(12486)
2021(11843)
2020(9894)
2019(22878)
2018(22573)
2017(43778)
2016(24035)
2015(26492)
2014(26447)
2013(26192)
2012(24241)
2011(21842)
2010(21828)
2009(19988)
2008(19431)
2007(17149)
2006(15169)
2005(13337)
作者
(70796)
(58834)
(58358)
(55727)
(37623)
(28277)
(26490)
(23071)
(22446)
(21254)
(20029)
(19959)
(18902)
(18710)
(18559)
(18185)
(17796)
(17635)
(16930)
(16929)
(14848)
(14484)
(14322)
(13580)
(13238)
(13172)
(13051)
(12948)
(11985)
(11778)
学科
(89538)
经济(89417)
管理(67808)
(66931)
(54039)
企业(54039)
方法(41366)
数学(35718)
数学方法(35227)
(27381)
(24815)
中国(24149)
(22972)
业经(19880)
农业(18785)
地方(18340)
(17255)
(16984)
贸易(16979)
(16480)
理论(15648)
(15264)
财务(15198)
财务管理(15171)
(14581)
(14570)
企业财务(14467)
技术(14436)
(14241)
银行(14178)
机构
大学(338089)
学院(336220)
管理(130887)
(129377)
经济(126392)
研究(117998)
理学(113517)
理学院(112176)
管理学(110057)
管理学院(109468)
中国(85704)
科学(76228)
(72355)
(61419)
(60904)
(60615)
研究所(55812)
业大(53991)
中心(52620)
(49602)
农业(48489)
财经(48067)
北京(45645)
(45146)
师范(44604)
(43802)
(43201)
(40292)
经济学(37785)
技术(36595)
基金
项目(233368)
科学(182015)
基金(168410)
研究(167192)
(149005)
国家(147746)
科学基金(125044)
社会(102790)
社会科(97125)
社会科学(97098)
(91354)
基金项目(88918)
自然(83857)
自然科(81853)
自然科学(81828)
自然科学基金(80372)
(77872)
教育(76655)
资助(70128)
编号(67663)
成果(55886)
重点(52638)
(50968)
(49656)
(48129)
课题(47369)
科研(45118)
创新(44863)
计划(43536)
教育部(42953)
期刊
(142002)
经济(142002)
研究(99115)
中国(63716)
学报(59988)
(56035)
科学(53643)
管理(47721)
(44525)
大学(44433)
学学(41978)
教育(38911)
农业(38810)
(29529)
金融(29529)
技术(27403)
业经(23539)
财经(22960)
经济研究(22683)
(19553)
(19526)
问题(18225)
图书(17366)
科技(17001)
(16763)
理论(16023)
业大(15876)
技术经济(15422)
现代(14983)
实践(14754)
共检索到491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晓冬  黄明杰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基本上都是贫困的地区,同样,环境恶劣的地区也多为贫困的区域,因此,贫困与否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基础,如何把环境因素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因素并且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表明,我们在扶贫工作中,贫困的定义更多的是在经济收入的层面,尤其是政府的定义是如此,这就模糊了贫困的真实含义,在扶贫的手段上将没有针对性。实际上,这种贫困与资源贫乏地区或者生物多样性不丰富地区的贫困是不一样的,在相对贫困的但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贫困社区的发展机会较多。处于弱势地位的贫困社区在生物多样性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俊贤  
Based on the household survey file of Hubei provinc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question of rural poverty line and poverty alleviating measures.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线静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骆祚炎  
本文根据ELES分析认为,总消费口径的2002-2004年农村贫困人口分别为2699万人、3827万人和3323万人,贫困人口的收入分布呈现“两端分化”的特征,即人均纯收入小于100元和收入400元以上的群体构成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这要求政府实行结构性的扶贫政策。为此,对最低收入者和最贫困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贫困人口中的“较高”收入者和地区做好开发式扶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增强贫困人口的创收能力应成为扶贫政策的根本目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小荣  张杨  
2011年国务院出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扶贫。文章基于社区参与视角,构筑贫困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结构模型,以甘肃省宕昌县的旅游扶贫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工具获得基础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研究表明:贫困居民旅游扶贫的正效应感知越明显,其参与意向越大,越有可能参与旅游扶贫;贫困居民旅游扶贫的负效应感知对参与意向与参与行为无显著影响;贫困居民的参与意向对参与行为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定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传统扶贫工作的不足,深刻总结全国各地扶贫创新经验,鲜明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多、地区差异大的发展中大国开展扶贫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为新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定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传统扶贫工作的不足,深刻总结全国各地扶贫创新经验,鲜明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多、地区差异大的发展中大国开展扶贫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为新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黎骅逸  王超  李锐  
文章采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首先基于A-F方法对我国多维贫困指数(MPI)进行测度和分解,其次利用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对可能导致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异质性特征进行集中,估算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最后利用异质性处理效应(HTE)估计方法,从多维贫困视角对比分析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差异,并对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减贫效果进行异质性分析,深入剖析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对异质性贫困户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林业扶贫政策的实施对农户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均下表现出显著的减贫效果,但由于人口异质性的客观存在,林业扶贫政策减贫效果的异质性也十分突出。在减贫效果的异质性分析中可以发现,对处于第一层级的农户家庭,其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减贫系数为-0.205,收入贫困的减贫系数为1.593;但对处于第五层级,陷入贫困概率最高的农户家庭,其多维贫困减贫系数仅为-0.097,收入贫困减贫系数仅为0.530。此外,第二层级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户陷入贫困概率层级每增加一级,其多维贫困减贫效果降低0.024,收入贫困的减贫效果降幅为0.243。表明林业扶贫政策对农户家庭的减贫效应随着农户陷入贫困概率增加而减弱。而陷入贫困概率较高的农户家庭通常表现出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总抚养比等家庭特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树基  
反贫困的基本对策:区域化──甘肃老困地区扶贫开发研究李树基甘肃老区和贫困地区共辖30个县(市),分布在庆阳、平凉、定西、天水、陇南、临夏和甘南7个地(州、市)。多年来,这些贫困县在国家和省政府有力扶持下,通过分类指导,改善投资环境,开发区域性支柱产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晓娟  周晓兰  
本文利用因果树分析方法,对江西省移民扶贫移民过渡期贫困风险发生的四大因子(搬迁风险、生产风险、生活风险和社会边缘化风险)及其深层因子进行了非结构性的定性分析,并提出应从提升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实行"同伴压力"小额贷款、制定为移民创造脱贫增收机会的政策及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引入移民参与决策机制等方面来弱化移民过渡期贫困风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金鹤  崔登峰  
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新形势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缘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反贫困在新疆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研究发现,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南疆三地州,贫困率较高,少数民族占贫困人口比重居高不下,财政均出现高额赤字,收支矛盾极为突出,对上级财政有着极强的依赖性。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类型及原因分为六类:生态贫困、地域贫困、民族贫困、文化教育贫困、市场竞争引致性贫困和制度性贫困,并在此基础上从有效整合各种扶贫资源、赋权式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扶贫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方明  李敬  
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我国扶贫实践,立足新时代,创造性地阐释了一系列反贫困重要思想。他首创精准扶贫理念,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助脱贫攻坚。通过探索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扶贫形式,为贫困人口赋予劳动能力和就业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贫困人口的高质量脱贫。习近平新时代反贫困思想以"能力扶贫"和"机会扶贫"为核心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极大丰富了当代反贫困理论,对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世界反贫困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中国智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本健  葛宇航  马九杰  
缺乏资金是贫困户的核心特征,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作为为贫困户提供资金的两种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减贫事业。本文基于扶贫对象贫困程度差异和多维贫困的视角,从理论上比较了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的减贫绩效,并使用11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均能显著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且在精准扶贫时期,无论是否考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财政扶贫促进贫困户增收的效果均显著好于金融扶贫;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促进增收的效果因扶贫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财政扶贫短期内更有利于边缘贫困户增收,而金融扶贫则更有利于深度贫困户增收且具有长期效应;金融扶贫能显著改善贫困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财政扶贫会使多维贫困状况恶化;财政扶贫可以提升金融扶贫缓解多维贫困的效果,金融扶贫也可以抑制财政扶贫带来的多维贫困状况恶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国强  方相林  
探讨了“九五”期间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开发重点与对策。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开放式扶贫方针,以开放促开发,实行三带、三促、三结合、两个主攻方向的战略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对外开放,加强劳务输出,搞好计划生育,缓解人地矛盾等是“九五”期间扶贫开发的重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温煜  
通过对贵州省100个事业性国有林场的收入、支出情况摸底调查,掌握国有林场整体经济运行情况,梳理了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全省通过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收入状况和林场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系统层对贫困林场进行界定,通过建立国有林场项目库储备项目800多个,并采用优先安排扶贫项目等手段激励地方政府支持当地国有林场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国有林场在基础设施改善、结构调整、改革不断推进、资源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和地方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