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7)
- 2023(4876)
- 2022(4150)
- 2021(4100)
- 2020(3379)
- 2019(7768)
- 2018(7509)
- 2017(14056)
- 2016(7813)
- 2015(8378)
- 2014(8292)
- 2013(8613)
- 2012(7862)
- 2011(7119)
- 2010(7410)
- 2009(6960)
- 2008(6703)
- 2007(6529)
- 2006(5951)
- 2005(5062)
- 学科
- 农(46738)
- 济(33859)
- 经济(33817)
- 农业(31819)
- 业(31286)
- 管理(14180)
- 业经(12779)
- 方法(10127)
- 农业经济(10050)
- 数学(9401)
- 数学方法(9261)
- 村(9113)
- 农村(9107)
- 企(8950)
- 企业(8950)
- 制(8894)
- 收入(8805)
- 中国(8444)
- 地方(8370)
- 发(8315)
- 分配(7988)
- 土地(7249)
- 发展(7071)
- 展(7056)
- 劳(6681)
- 劳动(6681)
- 策(6680)
- 农业劳动(6307)
- 及其(6239)
- 人口(6212)
- 机构
- 学院(111784)
- 大学(105238)
- 济(47251)
- 经济(46141)
- 农(45577)
- 管理(43928)
- 研究(39329)
- 理学(37784)
- 理学院(37446)
- 管理学(36853)
- 管理学院(36685)
- 农业(34442)
- 中国(31302)
- 业大(26513)
- 科学(24651)
- 京(21702)
- 农业大学(20863)
- 所(20527)
- 中心(19984)
- 研究所(18573)
- 江(18504)
- 财(18109)
- 省(17074)
- 业(16858)
- 经济管理(16003)
- 范(14313)
- 发(14231)
- 师范(14207)
- 州(14024)
- 科学院(13874)
- 基金
- 项目(75812)
- 科学(58361)
- 研究(58077)
- 基金(52269)
- 家(45744)
- 国家(45178)
- 科学基金(37587)
- 社会(36667)
- 社会科(34110)
- 社会科学(34096)
- 省(32736)
- 基金项目(28128)
- 农(27610)
- 编号(26023)
- 划(25537)
- 教育(24378)
- 自然(22340)
- 自然科(21724)
- 自然科学(21712)
- 自然科学基金(21278)
- 资助(20167)
- 成果(20126)
- 发(18288)
- 课题(17115)
- 部(16767)
- 重点(16715)
- 业(15996)
- 创(15213)
- 制(15077)
- 性(15056)
共检索到171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秋焕 田庆丰 肖建霞 蒋雪松
目的:评价武陟县贫困农民医疗救助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医疗救助覆盖率、基金筹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受益情况等,比较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卫Ⅺ)实施前后武陟县医疗救助实施情况。结果:从2006年到2010年,医疗救助覆盖率从2.70%增加到4.17%,基金总量从89.25万元增加到559.30万元,救助对象人均救助额从54.57元增加到206.03元。次均住院救助费用从2007年的1 360.51元下降到2010年的895.74元。结论:贫困农民医疗救助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得到改善,但医疗救助保障水平还较低,应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关键词:
贫困农民 医疗救助 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桂林,孟庆跃,成刚,贾莉英,曲江斌,李顺平,孙晓杰,于贞杰
利用家庭入户调查资料,采用比值法评价贫困医疗救助年度实施效果。相对基线调查,低保家庭与普通家庭的患病率比值下降,就诊比例比值及就诊率比值上升,住院率比值有升有降,医疗支出占总收入(或总支出)比重比下降,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增加。结论:贫困医疗救助项目实施1年后,贫困人口就医的经济负担减轻,卫生服务利用率增加。
关键词:
贫困人口 医疗救助 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雷亚,张振忠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性加重、医疗保障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个人负担比例增加和卫生保健筹资的“供方投入”模式的不合理性以及贫困人口较差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贫困人口的主要健康问题、“需方投入”模式对供方的激励作用的基础上,认为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不仅符合公平原则,而且符合效率原则。医疗救助计划应该成为我国目前正在步步深入的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分别以我国部分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计划和世界银行中国卫生Ⅷ项目“特困人口医疗救助计划”为例,分析了它们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在我国实行医疗救助政策中需重点关注的领域。
关键词:
医疗救助 贫困人口 公平 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永洪,Isadora De Backer,Yves Marchandy
目的:了解法国无国界医生组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边远地区贫困人口实施医疗减免制度的情况,从而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减免制度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项目覆盖的9个村(人口8477人),按减免类别分为A(非减免家庭)、B(半减免家庭)和C(全免家庭)类,计算分析各类人口的就诊数和所支付的医药费和治疗费。结果:减免制度涉及的村民平均每人花费1.70元/年,减免制度涉及的享有减免待遇(B类和C类)村民平均花费4.00元/年就可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结论:对贫困地区人口实施医疗减免制度是花钱少、见效快、使贫困边远山区的村民更容易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同时,又是保证村卫生所保本经营,防止村民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医疗减免 人口 无国界医生组织 医疗服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龚向光,胡善联,程晓明
贫困地区合作医疗筹资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支付能力和意愿支付水平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对农民支付能力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来研究农民的客观支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村贫困地区,一般人群的合作医疗筹资应以个人投入为主,而特困和贫困人群的合作医疗筹资应以政府和集体支持为主。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合作医疗筹资 支付能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颖琰,韩耀风,朱洪彪,张智民,李红星,周文贞,杨承君,吴建,鲍思仁,王鹏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卫Ⅷ”项目县特困救助户和非特困救助户的住院需求、利用及满足程度的比较分析,对特困救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找出特困救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入户调查收集资料,用FOXPRO软件建立数据库,然后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同等的住院服务需求下,非救助组的应住院率而未住院率高于特困救助组,在未住院原因构成中,因经济困难而未住院的原因构成非救助组高于救助组。结论:特困救助是一种有效地解决贫困人群就医困难的办法,但尚需不断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特困人群 医疗救助 效果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振忠
中国是一个拥有12.65亿(2000年)人口的大国,其中农民占63.78%(8.07亿人)。尽管政府在农村扶贫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即使是在经济较富裕的农村地区,绝对贫困问题也仍然存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文贤 李宁秀 任晓辉
目的:分析评价四川秦巴卫生项目实施医疗救助制度8年的终期结果。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方法对试点县及其样本乡镇和样本村进行调查,分析救助对象的贫困发生率、医疗救助覆盖率、人口受益率和救助资金筹集与使用情况。结果:8个项目县有91个乡镇进行了医疗救助试点,8年累计筹集资金2300多万元,相当于年人均筹资4元;试点乡镇逐年的救助人口覆盖率达到16.79%,累计人口受益率为28.39%,累计资金使用率30.65%;样本乡镇的救助覆盖率、人口受益率和资金使用率与试点乡镇接近。结论:四川秦巴卫生项目实施医疗救助制度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建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医疗救助制度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伟 周佳璇 郝演苏
使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民工城市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常住地参加医疗保险可以显著缓解农民工面临的多维相对贫困,这一影响主要通过提升其在当地的市民化意愿而实现。分险种来看,常住地职工医保的减贫效应强于常住地居民医保,户籍地居民医保较难发挥多维减贫功效;分贫困维度来看,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收入能力、发展能力与人居环境贫困均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特别的,对于收入能力这一传统经济维度的减贫效应更为突出;此外,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程度越深,医疗保险发挥的减贫效果越为明显。最后,从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市民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多维相对贫困 医疗保险 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易春黎 陈丽 冯博 荣英男 姚岚
目的:探索城市贫困居民住院医疗救助利用的影响因素,促进医疗救助服务利用。方法:以6个城市1053户贫困居民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al回归分析住院医疗救助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受访居民自述健康状况、月人均医疗支出、救助政策知晓程度、住院救助病种范围和住院救助起付标准等因素对住院医疗救助的利用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贫困居民对住院医疗救助的利用既受到医疗救助相关政策的直接限制,又受到医疗服务利用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取消住院医疗救助病种范围限制和起付线,加强救助政策宣传将有助于贫困居民对住院医疗救助的利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晓杰,孟庆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时期,城市相对贫困人口日益增加。对城市贫困人口进行医疗救助,已经成为稳定社会、防止因病致贫和返贫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利用现有资料对我国医疗救助的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许可,龚向光,应晓华,胡善联,叶露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拉大了城市居民的贫富差距。本文从卫生服务的三个性质(功德产品、正的外延性、信息不对称)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政府在卫生服务中应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对城市贫困人口。但目前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尚不能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的卫生服务,因此,建议政府可通过建立平(贫)民医院或对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险给予补贴等渠道来从体制上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
关键词:
城市贫困人口 医疗救助 政府责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少梁 张志丹
目的:认识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系统复杂结构的演化过程和主体行为特征。方法: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构建系统流图,用VENSIM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和干预。结果:成功模拟了系统运行的趋势并找到了系统干预的关键点。结论: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系统是复杂系统,明确其运行规律有助于政策的制定以及进一步推动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体系的完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善联
回顾与总结了10个贫困县实施合作医疗3年来的经验和问题。贫困县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需要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没有集体经济扶持,个人投入有限。年人均纯收入 700元以上才有支付能力,意愿支付只有13元。供方分析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效率低下,实施合作医疗后医师处方行为发生改变,并对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的种种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贫困地区实施合作医疗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合作医疗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珏,叶宜德,汪和平,岳青,汪时东
本文通过对武穴、岳西、宁国、巫溪等4个县(市)807户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县家庭户主回答过去12个月家庭住院状况(下文称为“住院组”和“无住院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意愿和认识等问题,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