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0)
- 2023(11850)
- 2022(10576)
- 2021(10035)
- 2020(8423)
- 2019(19847)
- 2018(19530)
- 2017(38319)
- 2016(20552)
- 2015(23059)
- 2014(22755)
- 2013(22521)
- 2012(20751)
- 2011(18431)
- 2010(18072)
- 2009(16357)
- 2008(15630)
- 2007(13400)
- 2006(11520)
- 2005(9717)
- 学科
- 济(82656)
- 经济(82556)
- 管理(57214)
- 业(56702)
- 企(44663)
- 企业(44663)
- 方法(41074)
- 数学(36386)
- 数学方法(36050)
- 农(24786)
- 财(20665)
- 中国(20403)
- 地方(19745)
- 业经(17688)
- 农业(17596)
- 学(16535)
- 贸(14121)
- 贸易(14115)
- 易(13569)
- 务(13026)
- 财务(12967)
- 制(12952)
- 财务管理(12944)
- 理论(12840)
- 环境(12772)
- 技术(12488)
- 和(12465)
- 企业财务(12265)
- 划(10763)
- 融(10679)
- 机构
- 大学(282608)
- 学院(280219)
- 管理(115870)
- 济(109669)
- 经济(107281)
- 理学(101652)
- 理学院(100533)
- 管理学(98886)
- 管理学院(98391)
- 研究(88938)
- 中国(65398)
- 京(61363)
- 科学(55499)
- 财(49523)
- 农(42808)
- 所(42712)
- 业大(42531)
- 中心(41552)
- 财经(40675)
- 研究所(39121)
- 江(39104)
- 北京(38912)
- 范(37887)
- 师范(37596)
- 经(37129)
- 农业(33318)
- 院(32865)
- 经济学(32658)
- 州(32639)
- 师范大学(30694)
- 基金
- 项目(201037)
- 科学(158323)
- 研究(148695)
- 基金(146212)
- 家(125832)
- 国家(124751)
- 科学基金(108583)
- 社会(93460)
- 社会科(88471)
- 社会科学(88450)
- 基金项目(79130)
- 省(77694)
- 自然(70887)
- 自然科(69207)
- 自然科学(69193)
- 教育(68092)
- 自然科学基金(67963)
- 划(65608)
- 编号(61496)
- 资助(59905)
- 成果(48899)
- 部(44384)
- 重点(44028)
- 发(42279)
- 创(41541)
- 课题(41309)
- 创新(38646)
- 教育部(38528)
- 科研(38318)
- 人文(38105)
- 期刊
- 济(115048)
- 经济(115048)
- 研究(80838)
- 中国(49438)
- 学报(43061)
- 科学(39842)
- 管理(39339)
- 农(38479)
- 财(36072)
- 大学(33086)
- 教育(31466)
- 学学(30841)
- 农业(26960)
- 技术(24008)
- 融(22206)
- 金融(22206)
- 业经(19422)
- 财经(18967)
- 经济研究(17740)
- 图书(16335)
- 经(15969)
- 问题(15606)
- 理论(14471)
- 科技(13598)
- 实践(13438)
- 践(13438)
- 资源(13250)
- 技术经济(13146)
- 业(13129)
- 现代(12580)
共检索到394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谢勇 李放
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防止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新目标,体现了中国反贫困战略调整中的新动向。贫困家庭中父辈与子辈的受教育水平之间具有明显的传递性,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贫困家庭的子辈与父辈的就业状态并不存在显著的传递性,子辈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的表现与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此,应加强对贫困群体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并通过对教育政策的调整,建立弱势群体的相关补偿制度,从而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贫困 代际传递 教育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马文武 杨少垒 韩文龙
文章运用CHNS调查数据,对城乡居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及动态趋势进行了研究。静态分析表明: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机会要明显大于城市,且城乡差距明显;个体行业差异显著影响个体贫困发生机会,但父辈行业差异对子代贫困发生机会的代际影响不明显,健康、教育降低子代贫困作用巨大,同等条件下女性贫困发生机会要高于男性,贫困发生机会与年龄呈"U"关系。动态分析表明:虽然中国整体面的贫困水平逐年下降,但贫困代际传递机会基本呈上升趋势;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机会大于城市;城乡子代贫困机会差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拉大。
关键词:
城乡家庭 代际贫困 致贫能力 收入流动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立冬
利用CHNS数据,本文对1988-2008年间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村存在非常显著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虽然在2003年后贫困的代际传递程度有所降低,但是相对贫困层面的代际传递依然较为突出。②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1999年后绝大部分父辈贫困的子女在脱离贫困后都分布在距离绝对贫困线相对较远的位置;然而在相对贫困的层面上,绝大多数父辈贫困的子女在脱离贫困后并没有实现收入地位的实质性改善,仍然有较大的可能性重新返回到贫困的境地之中。③教育和非农就业对于破除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投资以及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的...
关键词:
贫困 代际传递 反贫困 农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郜浩 吴翔华 聂琦波
本文对我国现行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在平均房价和房屋平均面积这两个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考虑不同收入群体的恩格尔系数,对现行的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以南京市为例,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进行计算,发现中等收入及以下群体住房支付能力不足。
关键词:
房价 房价收入比 恩格尔系数 实证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章波 苏东升 黄贤金
文章在分析容积率对于城市地价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应用有关城市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模型,采用边际分析方法,对南京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样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划与城市地价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但建立两者相互作用的模型是可行的,同时指出城市规划按地价理论来实施并且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地价空间的合理分布是必要的。研究地价、城市规划的关系,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地价理论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也是为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寻找内在规律,为编制出最佳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在城市中形成最佳地价空间分布及地价水平奠定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厉伟 李银 但承龙 黄贤金
对于快速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城市化进程始终是影响土地持续利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文在概括了城市化进程中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历程的基础上,摆脱了以往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的一般性表述,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城市化与土地利用两者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有针对性地从粮食安全评价、城镇用地规模合理性、城镇内部用地合理性以及土地生态系统评价等几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这一宏观背景下,南京市的土地持续利用状况总体是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但指标体系内部某些领域的评价则较以往有着很大的退步。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持续利用 评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山 石建伟
从客观性全面性原则考虑,一直以来的政府式医院绩效评价反馈效果并不佳。笔者从患者角度,基于公益性提出"自下而上"医院声誉评价基本架构,并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因素内在结构和关系分析论证。结果表明除了医疗效果,医院情感吸引、患者经济性支出、医院发展、医院社会责任等也是影响医院声誉的重要因子。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声誉评价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新波 文静 刘轶芳
贫困代际传递作为一种深度持续性的贫困问题,自提出以来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消除贫困代际传递也已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首先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现有文献做了文献计量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并且从家庭内部和家庭外部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介绍了代际贫困的测度方法,进而有针对性地从个体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总结归纳出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机制。这对我国决胜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长健 胡月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迅速增加,繁荣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和严重的贫困问题。近年来,"穷二代"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教育程度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农村,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加大对农村的教育补助力度是抑制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在城市,提供多样化的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长健 胡月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迅速增加,繁荣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和严重的贫困问题。近年来,"穷二代"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教育程度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农村,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加大对农村的教育补助力度是抑制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在城市,提供多样化的医疗保障和公平的就业机会,防止"因病致贫"以及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是解决城市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有效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永前
[目的]反贫困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准贫困的原因,从贫困的根源上着手摆脱贫困。当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扶志与扶智"需要共同推进,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是精准脱贫取得胜利的前提。[方法]文章通过对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8个民族乡镇贫困现状的实地调查,基于调查问卷与关键人群访谈的相关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索云南藏区贫困的根本原因。[结果]对于贫困文化影响严重的民族地区,针对云南藏区的贫困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教育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结论]结合民族地区实际,通过延长国家义务教育前后时段,实施"3+9+3"的15年义务教育工程,解决好教育基础设施及师资问题,对不同年龄段贫困群体开展分类教育,普及基础知识,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打破贫困文化对贫困群体思想上的束缚,让贫困群体相信依靠科学技术,通过自身努力在政府的帮扶下战胜贫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晓添 濮励杰 陈志刚 刘长胜
研究目的:测算选择的土地相关因素对房价在时间上的领先或滞后作用。研究方法:时差相关性方法。研究结果:南京市土地市场影响房价的因素中,土地单价与土地出让面积领先于房价,土地出让金、土地开发面积与政策法律法规滞后于房价。研究结论:采用时差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测算出南京市土地因素对房价领先或滞后的年限,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 房价 时差相关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春法 冯海华 王龙国
Industry transfer, which is the important approaches of escala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irectly affects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mproves the industry competitive power. Industry transfer with selectivity and the pertinence of industry agglomeration can stimulate the industry innovation, cultivating th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Reaches focu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dustry transfer and industry agglomerations hav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able reference.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 产业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伟 周欣帅 袁竞峰
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实证研究了城市集聚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关系。主要从城市整体集聚和城市内部区域集聚两个层面分别构建了南京城市经济集聚、人口集聚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分析模型。实证表明:南京城市经济、人口集聚与住房价格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南京市各区县经济集聚、人口集聚均对住房价格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各区县经济集聚、人口集聚与住房价格影响系数存在一定差异。并从引导城市优质资源转移、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贾子璇 张敏
城市文化消费政策面临公共投入增加而社会效益下降的问题,特别是在促进消费公平和扩大消费群体方面收效甚微。已有研究较少从文化消费的社会不均衡性以及文化消费机制角度讨论文化政策的社会效益。文章根据布尔迪厄实践理论和文化区隔理论构建城市政策与文化区隔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研究城市文化消费政策对居民的文化区隔的增强或减缓作用以检验城市文化消费政策的社会效益。以南京市文化消费补贴政策为例,基于对南京市典型社区的居民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文化消费补贴政策加深了文化区隔。文化消费实践受惯习影响,南京市主要面向高雅文化的补贴政策,强化了高雅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实践,即促进原本文化杂食性较高的群体进行高雅文化消费,没能有效引导文化消费弱势群体参与高雅文化消费,未能显著改变这类群体文化杂食性低的状况。基于该研究结果,文章认为通过调节文化消费补贴的活动类型使之面向更广的文化受众有助于缓解文化区隔,扩大文化消费政策的受益面,促进文化消费的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