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1)
- 2023(14745)
- 2022(12764)
- 2021(12054)
- 2020(10039)
- 2019(23019)
- 2018(22843)
- 2017(43589)
- 2016(24102)
- 2015(26993)
- 2014(26833)
- 2013(26428)
- 2012(24663)
- 2011(22508)
- 2010(22745)
- 2009(21235)
- 2008(21053)
- 2007(19410)
- 2006(17361)
- 2005(15444)
- 学科
- 济(94938)
- 经济(94839)
- 业(67551)
- 管理(60962)
- 农(53336)
- 企(43968)
- 企业(43968)
- 方法(35941)
- 农业(35683)
- 数学(31382)
- 数学方法(30944)
- 中国(27221)
- 业经(24925)
- 财(24463)
- 地方(23596)
- 制(20475)
- 学(20117)
- 贸(18595)
- 贸易(18585)
- 易(18009)
- 策(15990)
- 银(15254)
- 银行(15215)
- 发(14637)
- 理论(14573)
- 行(14522)
- 环境(14009)
- 融(13897)
- 金融(13894)
- 和(13516)
- 机构
- 学院(338022)
- 大学(329776)
- 济(134489)
- 经济(131279)
- 管理(123718)
- 研究(116874)
- 理学(105126)
- 理学院(103850)
- 管理学(101840)
- 管理学院(101199)
- 中国(91429)
- 农(74396)
- 科学(72929)
- 京(70486)
- 财(63330)
- 所(60949)
- 农业(57172)
- 江(56267)
- 中心(55946)
- 研究所(54737)
- 业大(54578)
- 财经(48393)
- 范(47215)
- 师范(46813)
- 北京(44103)
- 州(43930)
- 经(43585)
- 院(41351)
- 省(40520)
- 经济学(39590)
- 基金
- 项目(217139)
- 科学(168757)
- 研究(163638)
- 基金(152656)
- 家(132676)
- 国家(131399)
- 科学基金(110975)
- 社会(100192)
- 社会科(94257)
- 社会科学(94231)
- 省(88042)
- 基金项目(80627)
- 教育(74677)
- 划(72719)
- 编号(70954)
- 自然(70251)
- 自然科(68462)
- 自然科学(68444)
- 自然科学基金(67181)
- 资助(61748)
- 成果(58232)
- 发(49140)
- 重点(49120)
- 课题(49003)
- 部(47077)
- 创(44515)
- 性(42155)
- 创新(41521)
- 科研(41137)
- 年(40457)
- 期刊
- 济(162215)
- 经济(162215)
- 研究(100666)
- 农(75514)
- 中国(73800)
- 学报(52847)
- 农业(50778)
- 科学(49732)
- 财(49623)
- 教育(40724)
- 管理(40654)
- 大学(39847)
- 学学(37447)
- 融(35902)
- 金融(35902)
- 业经(32585)
- 技术(29779)
- 业(25408)
- 经济研究(23529)
- 财经(22754)
- 问题(22443)
- 经(19635)
- 版(19292)
- 资源(17292)
- 图书(17238)
- 农村(16676)
- 村(16676)
- 世界(16247)
- 技术经济(16074)
- 农业经济(16001)
共检索到522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丽华
本文在阐述湘西八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及构成变化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瞄准地缘性贫困群体、促进贫困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劳动力流动和保护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
农村扶贫政策 贫困人口分布 劳动力群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华
本文通过对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扶贫开发调查和定点贫困调研,描述了农村剩余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及其生计阻碍因素;分析了1986年以来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分析了扶贫资源瞄准和使用偏离地缘性贫困群体、扶贫工作重点集中于就地开发建设物质资本及就业援助政策缺失的问题及其后果;依循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探寻了扶贫政策取向,提出国家扶贫资源和项目必须瞄准地缘性分布的贫困群体,以人力资源投资开发为扶贫开发的重心,把就业援助政策作为扶贫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骆祚炎
本文根据ELES分析认为,总消费口径的2002-2004年农村贫困人口分别为2699万人、3827万人和3323万人,贫困人口的收入分布呈现“两端分化”的特征,即人均纯收入小于100元和收入400元以上的群体构成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这要求政府实行结构性的扶贫政策。为此,对最低收入者和最贫困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贫困人口中的“较高”收入者和地区做好开发式扶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增强贫困人口的创收能力应成为扶贫政策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线性支出系统 扶贫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丽华
贫困与脆弱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并相互深刻地影响着,而贫困地区农村的生计生活方式、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接续产业发育状况及劳动就业转换能力和潜能又成为其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维护的最大障碍;国家实现反贫困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相统一的战略措施,必须针对性地建设和实施劳动就业援助制度,给予贫困地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以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机会和能力性援助,以改变对其资源环境的高度依赖状况。
关键词:
贫困地区农村 生态环境维护 就业援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王璇
文章利用西南地区三个国家级贫困县的2203户贫困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基于多维贫困视角,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贫困人口扶贫认可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贫困人口对扶贫的综合认可度为92.43分,其中对村庄总体变化的认可度最高,对家庭整体变化的认可度最低,对脱贫退出的认可度居中;贫困人口健康状况、贫困程度、家庭收入增长情况,产业扶贫政策、就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政府扶持力度、帮扶责任人工作力度、村两委干部素质等因素显著影响贫困人口对扶贫的认可度。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人口 扶贫认可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澹远 陈始发
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是影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一个关键变量。本研究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共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问题。得到以下结论:①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有待提升。除了经济获得感相对较高外,农村贫困人口的政治获得感、福利获得感和社会获得感相对偏低。②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配置方式或不同的配置渠道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同。其中,“输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较大的获得感,而“造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尚未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较大的获得感。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开发就必须实现公共性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启示:①要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②要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③要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④要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关键词: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 农村贫困人口 获得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是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阐述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现状,最后提出明确职业教育培训对象和任务;树立职业教育脱贫意识,增强职业教育脱贫自信;因人因地而异,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培训等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脱贫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德振
国务院指出,1990年要基本解决全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温饱问题,1991年转入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开发新阶段。这一转变时期农村金融扶贫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新特点,如何进一步做好支农扶贫工作,就此我们对湘西部分贫困县进行了调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03年扶贫重点县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763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60.8%。农村低收入人口2946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2.4%。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为4709万人,占全国同类人口的55.3%。 一、绝对贫困发生率8.9%。2003年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比上年略有增加,贫困发生率反弹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 2003年中部地区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增加35.4万人,西部地区减少24.7万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贵州、陕西、甘肃、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卫平 申学锋
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以后,我国农村年度人均纯收入处于温饱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明显趋缓。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 2001—2004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2927万、2820万、2900万和2610万,平均每年减少150万,大大低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的每年减少650万的速度。按照这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磊 伍国勇
贫困人口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本文首先对精准识别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梳理了6省区的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信息维度、政策维度、方法维度以及识别标准等方面对既有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整合多维数据、创新扶贫政策、推广定量方法以及道德标准优先等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精准扶贫 精准识别 返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穗英 胡志强
[目的]贫困人口脱贫是一项长期而又重大的任务,摸清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是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分析青海省贫困人口规模、分布情况,得出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方法]文章在GIS软件和Geo Da软件的支持下,采用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和洛伦兹曲线法来测度青海省贫困人口分布的集中化程度,使用青海省贫困人口等数据,在空间上对青海省贫困分布现状进行了刻画。[结果]通过分析得出:青海东部农业区和青南牧业区的贫困人口为两个高值区,柴达木工矿区贫困人口分布较少,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贫困发生率与贫困人口分布对比分析得出:柴达木地区贫困人口数最少,贫困发生率也是全省最低的区域;东部地区贫困人口分布是全省最多的区域,但因其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低于平均贫困发生率;三江源地区贫困人口数分布较多,因其人口基数较小,该区域为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区域;计算结果得出,青海省分县贫困发生率Moran’I指数为0. 572,检验结果显著,说明全省县域贫困发生率存在着正相关性,说明贫困发生率相似的县域存在着空间集聚现象。[结论]青海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是总的特征,根据计算所得结果将全省划分为5种贫困类型区域:消除贫困区、一级贫困区、二级贫困区、三级贫困区和四级贫困区。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对各贫困区贫困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霞
农村陷贫、发展受限是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棘手问题,于是,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来应对解决这一问题。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再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资金缺乏、资源分布不均、扶贫机制不健全等。所以我们要加大招生宣传,精确地找到贫困人群,在此基础上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帮扶、培养,以帮助其实现精准就业。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教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建华
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根本出路。本文以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贫困人口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贫困人口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反贫困作用机理,并从建立多元化的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加大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组织机构;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