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7)
- 2023(12271)
- 2022(10351)
- 2021(9966)
- 2020(8223)
- 2019(18926)
- 2018(18594)
- 2017(34366)
- 2016(19140)
- 2015(21115)
- 2014(20977)
- 2013(19779)
- 2012(18327)
- 2011(16373)
- 2010(16236)
- 2009(14407)
- 2008(13685)
- 2007(12065)
- 2006(10449)
- 2005(8649)
- 学科
- 济(70966)
- 经济(70865)
- 业(49731)
- 管理(44413)
- 企(35028)
- 企业(35028)
- 农(33358)
- 方法(33304)
- 数学(29994)
- 数学方法(29533)
- 中国(23442)
- 农业(22918)
- 教育(20386)
- 财(18383)
- 业经(17620)
- 地方(15954)
- 学(14372)
- 理论(13075)
- 制(12616)
- 发(12037)
- 贸(11393)
- 贸易(11387)
- 技术(11294)
- 易(11101)
- 务(10510)
- 财务(10475)
- 财务管理(10449)
- 融(10121)
- 金融(10120)
- 企业财务(9978)
- 机构
- 大学(252064)
- 学院(249785)
- 济(98188)
- 经济(96068)
- 管理(94842)
- 研究(83647)
- 理学(82824)
- 理学院(81887)
- 管理学(80257)
- 管理学院(79755)
- 中国(56999)
- 京(51873)
- 科学(48801)
- 财(44360)
- 农(43014)
- 范(42425)
- 师范(42130)
- 中心(40246)
- 所(39516)
- 江(38423)
- 业大(36819)
- 研究所(36127)
- 财经(35872)
- 教育(34806)
- 师范大学(34392)
- 经(32855)
- 北京(32193)
- 农业(32186)
- 经济学(30816)
- 州(30167)
- 基金
- 项目(175960)
- 科学(141297)
- 研究(136506)
- 基金(126552)
- 家(109158)
- 国家(107783)
- 科学基金(93086)
- 社会(87137)
- 社会科(82122)
- 社会科学(82099)
- 省(72217)
- 教育(69443)
- 基金项目(66742)
- 划(60274)
- 自然(57671)
- 编号(57014)
- 自然科(56319)
- 自然科学(56304)
- 自然科学基金(55260)
- 资助(50585)
- 成果(47347)
- 课题(41406)
- 部(40906)
- 重点(40463)
- 发(39500)
- 创(37339)
- 教育部(36165)
- 国家社会(35429)
- 人文(34832)
- 创新(34612)
共检索到369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张永真
文章利用甘肃省2016年14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方面对贫困与非贫困家庭进行比较,测算了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首先,农户家庭的教育收益率是显著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在农户家庭增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反贫困的主要途径。其次,无论从教育年限还是分教育层次来看,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明显低于非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最后,家庭负担、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等因素严重影响着贫困家庭的教育收益率,家庭教育收益率反过来又影响着家庭教育选择和家庭资本的积累,这事实上构成家庭"贫困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根据甘肃省14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本文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收入结构、健康状况和家庭资源禀赋等方面对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在考虑内生性的基础上,运用工具变量法测算了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显示:在纠正了内生性偏差后,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均有所提高,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非贫困家庭。进一步分析认为,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和家庭负担、家庭资本有关。
关键词:
贫困家庭 非贫困家庭 教育收益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徐腊梅
本文利用甘肃省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对15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明瑟方程对甘肃省农村教育收益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OLS回归模型进一步测算农村男女教育收益率,得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收益率普遍偏低的结论。另外,以45岁为年龄界限,分别对15~45岁和46~64岁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进行测算,得出教育收益率差异主要体现在15~45岁的年龄段,男性比女性高0.9个百分点。本文从贫困地区人口的特殊性、社会性别理论、技术差异理论和工资性别歧视理论4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教育收益率 明瑟方程 OLS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关爱萍 刘可欣
采用甘肃省国家级贫困县1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调研数据,分析个体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和农户贫困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的增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层级的提高和农户贫困发生的减少,人力资本与家庭禀赋对自主创业的影响具有互补关系、对兼业和非农务工以及农户贫困的影响具有替代关系,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与就业选择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具有互补关系,家庭禀赋增加比个体人力资本增加的减贫效应更强,自主创业的减贫效应大于兼业、兼业又大于非农务工。因此,农村劳动力就业层级的提升不仅需要个体人力资本水平的配合,还需要家庭禀赋的支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层级应与其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提升减贫绩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柳建平 刘卫兵
本文利用甘肃14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半对数模型和Logit模型,分别实证分析了农户劳动力教育年限和教育水平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教育对贫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对农户收入有显著影响,随着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收益率也随之提高;农户劳动力教育水平对减少贫困有显著影响,农户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地降低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特别是高中(中职)教育对降低贫困的效应更为显著。根据以上实证结果,本文针对西部农村贫困实际就目前的教育扶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农村 教育扶贫 实证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七军 王海明 李昭楠
开展互助资金试点是为缓解特定贫困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金融产品不足,农户生产资金缺乏,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特别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突出矛盾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甘肃是全国首批开展互助资金试点的省份之一,对互助资金的进展现状、效应发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互助资金 甘肃省 贫困村 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关爱萍 李静宜
基于甘肃省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08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交互变量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降低成为贫困户的机率;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欠缺时,较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而当家庭社会资本较贫瘠时,通过提升家庭人力资本水平也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农户贫困 交互效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继峰
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以后,贫困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虽然贫困家庭的投资能够获得“收益性”补偿,但也面临着种种风险。因此,高校在投入上应把贫困家庭的经济作为重要参数之一,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改革,从而提高大众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
关键词:
贫困家庭 高等教育投资 个人收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昊源 崔琪琪
当前,个体性、顽固性贫困已经成为我国农村贫困的主要形式。因此,从微观层面揭示农户贫困的特征和原因对于有效扶贫至关重要。该文采用农村居民家庭的调研数据,基于五种不同的贫困识别标准,运用Logestic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基本状况、家庭资产状况和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四个方面研究了农户的贫困特征,剖析了农户贫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贫困特征 贫困原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基于甘肃省贫困村调查数据,在综合考虑自选择、内生性与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运用TE与IVQTE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对互联网在贫困地区充分发挥作用的门槛进行了识别和测度,以得到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增收和减贫的路径。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纠正内生性偏误后农户使用互联网的边际收益高达1.25;(2)互联网使用对收入低分位点农户的影响大于收入高分位点,即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贫困户的收入促进作用更大,是贫困户增收的有效途径;(3)互联网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门槛,当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费用提高到一定值后,其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然而,仍有21.8%的贫困户与3.3%的非贫困户未能达到最低门槛值,且贫困户在门槛值附近的分布水平劣于非贫困户,因此互联网对部分贫困群体的收入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
互联网 贫困地区 农户收入 门槛 减贫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永丽 徐腊梅
本文基于2017年对甘肃省15个贫困村173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有助于提高农户家庭的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特别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增加农户家庭教育支出;互联网使用对贫困户消费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大于非贫困户,从而有助于缩小农村内部差距;互联网使用有助于降低西部贫困地区农户的交易成本,拓宽消费渠道,优化市场环境。因此,提高西部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继续贯彻落实“互联网+农村”的相关政策,普及互联网使用,是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翟彬 梁流涛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作者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地区农户生计状况的调查,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非农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生计水平对农户的扶贫需求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天水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偏低且比例不均,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相对不足,生计策略存在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农户非农生计策略对抗贫困的显著因素;农户反贫困需求受生计资本拥有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存在很强的空间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文中提出了加快农户可持续脱贫能力培养,扶贫投入应瞄准农户需求等建议。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农户需求 反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圣 刘晓静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救助明显存在着救助主体职责不明、救助资金难以落实、救助范围过于狭小、心理救助严重缺位等问题,这不仅侵犯了贫困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权,也制约了贫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还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建立政府救助为主、社会助学为辅的教育救助体系,并应高度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灵救助。
关键词:
农村贫困家庭 教育救助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柳建平 张永丽
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对流入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重要影响,而且对流出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甘肃10个样本村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缓解农村贫困、改善家庭福利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