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8)
- 2023(7691)
- 2022(6630)
- 2021(5967)
- 2020(5074)
- 2019(11253)
- 2018(10760)
- 2017(19712)
- 2016(10674)
- 2015(11972)
- 2014(11906)
- 2013(11866)
- 2012(11566)
- 2011(10838)
- 2010(11223)
- 2009(10743)
- 2008(10368)
- 2007(9761)
- 2006(9412)
- 2005(8666)
- 学科
- 济(64760)
- 经济(64602)
- 管理(26598)
- 业(24858)
- 方法(19353)
- 企(18472)
- 企业(18472)
- 地方(17612)
- 学(17588)
- 农(16389)
- 中国(15708)
- 数学(14890)
- 数学方法(14706)
- 业经(13466)
- 地方经济(12526)
- 农业(11790)
- 财(10391)
- 制(10191)
- 和(9959)
- 理论(9903)
- 体(8332)
- 融(7916)
- 金融(7914)
- 环境(7743)
- 教育(7632)
- 银(7569)
- 银行(7533)
- 经济学(7381)
- 行(7338)
- 发(7265)
- 机构
- 大学(166511)
- 学院(163457)
- 济(72802)
- 经济(71270)
- 研究(66693)
- 管理(54138)
- 中国(49352)
- 理学(44797)
- 理学院(44189)
- 管理学(43274)
- 管理学院(42982)
- 科学(41223)
- 京(35854)
- 所(35509)
- 财(33324)
- 农(32708)
- 研究所(32012)
- 中心(29478)
- 江(28156)
- 农业(25569)
- 财经(25335)
- 业大(24749)
- 经济学(23684)
- 范(23617)
- 院(23495)
- 师范(23263)
- 省(23062)
- 北京(23059)
- 经(22731)
- 州(21669)
- 基金
- 项目(101451)
- 科学(78354)
- 基金(72795)
- 研究(71995)
- 家(65249)
- 国家(64639)
- 科学基金(53039)
- 社会(48161)
- 社会科(44294)
- 社会科学(44275)
- 省(39586)
- 基金项目(36683)
- 划(33592)
- 自然(33002)
- 教育(32879)
- 自然科(32191)
- 自然科学(32178)
- 自然科学基金(31614)
- 资助(30645)
- 编号(27687)
- 成果(24831)
- 重点(24046)
- 发(23524)
- 部(21976)
- 课题(21009)
- 国家社会(19954)
- 创(19734)
- 科研(19261)
- 计划(18712)
- 大学(18657)
共检索到275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丽敏 原华荣
贫困与多育──对多育的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思考刘丽敏,原华荣"贫困多育"。对这一统计规律,从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到马克思都有表述。而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多",除一些学者从食物与生育的关系作过说明外,则少有专门的论述。但对生育,却有不同学科的、大量而深...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沈红
一、不同的观察角度从人类睁开眼睛观察自己的群体形态开始,就发现了人类内部的差异性。从人类产生了资产所有权概念的时候起,贫困就产生了。人类发现贫困,是在学会比较之后,特别是近代以来,商品、货币和炮火迅速打开了不同国家的门户,使得全人类都卷入了经济战争。战后殖民地国家出现了广泛的经济发展竞争。当收入水平以压倒一切的优势成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相互较量的第一指标时,在世界几十亿人口的序列中,农业人口排在了后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贾伟强 章帆
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其贫困主要表现在群体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具体表现为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心理贫困,知识贫困四大方面。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必然导致心理贫困,而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心理贫困又可归因为知识贫困,即知识贫困已成为农民工最大的贫困和贫困的根源。就此,本文进行了农民工进城后的反贫困经济学思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从松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 ,它的变迁是新制度的提供者、需求者 (政府、机构、个人 )在制度市场上交易“制度商品”的博弈过程。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角度解释 ,制度的不合理强制性变迁、收费标准的制度缺陷、收费标准的形成机制不合理性 ,以及片面地以教学成本作为收费标准的制定依据成为大学生贫困的制度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 ,应当改革收费制度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缺陷 收费制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曹艳春
本文采用跨学科分析方法,探讨贫困群体面临的收入性稀缺,从心理学视角来分析贫困人员的"稀缺"心态,从重要性和急迫性两个方面对比"获取当前收入"和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对贫困群体的心理影响,深入探究贫困群体由于稀缺心态导致"管窥"现象、减少"带宽",降低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退出或不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原理,提出设计符合需要的"自我满足标准";灵活设计激励机制,将社会保障纳入"管子"视野内;完善提供机制;构建滚动缴存机制和建立阶段性渐进式退出机制,避免"稀缺陷阱"等措施建议,以提高贫困群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参与率和利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平 卢新波
本文试图用经济学和法学的方法 ,分析了贫困的成因和贫困的测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一个代表性的非洲案例 ,本文认为 ,权利和资本在反贫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贫困 权利 资本 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栋梁 宁晓青
贫困现象的存在是一个无法回避和难以消除的客观现实。贫困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 ,既有人文资源的又有自然环境的 ,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 ,…… ,常常是几种原因交错 ,需要“外力”援助。这种“外力”即来自于政府———扶持贫困是政府的天职。
关键词:
贫困经济学 贫困缘由 贫困困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春新 王婷婷
作者从波普的有关学说出发,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整体主义改革与渐进工程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包容关系。波普对整体主义的诘难可被理论和经验证伪。现代西方经济学与历史决定论有许多相通之处。波普关于问题意识、制度问题和零点研究方法的论述,值得经济学者借鉴与反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正
本文在对演化经济学现存问题进行简单考察的基础上,采用隐喻方法,借鉴现代生物学对基因和进化过程的最新研究,提出了几点发展演化经济学现有研究范式的初步设想,如构建一个以结构和能动主体为要素,以制度为纽带的新的演化经济学理论框架。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研究范式 隐喻 基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德翼 杨海娟
文章简略概述了社会生物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假定,探讨了该假定在经济学中的两类应用及其各自存在的不足,指出生态经济学可望成为社会生物学假定在经济学中最有前途的应用领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蒋奕
本文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Abhijit V.Banerjee和Esther Duflo最近出版的《穷人经济学:关于对抗全球贫困的激进再思考》一书。该书以上百个公共项目和政策的影响评估为基础,在减贫和发展哲学、穷人的行为特征和所处的市场与社会环境,以及与发展有关的各个领域包括政府治理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均做出独到的分析,就怎样帮助穷人摆脱贫困提出富有洞察力的政策建议。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可以从该书中就如何增强减贫政策的有效性、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获得诸多启迪。同时,阅读该书对了解发展经济学前沿课题,掌握国际减贫发展的动向颇有裨益。
关键词:
影响评估 减贫 实地实验 时间不一致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辉
现实的丰富多变和人性的复杂使得并非一切行为都是理性的,即使在一个行动内或决策中,理性与非理性的标准也是模糊的,没有纯粹的理性,也没有单一的非理性。本文基于理性和非理性选择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角色演绎,肃清了传统上对理性和非理性存在的认识误区。进一步提出在理性主导下进行非理性选择,在非理性中纳入理性思考;借助于由意愿和能力两个变量构造的支付矩阵,分析了理性与非理性在市场中耦合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为这种可行性提供有效保障的耦合点即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制度建设,保障对理性、非理性中积极因素的引导、奖励,对消极因素的
关键词:
经济活动 行为理性 理性经济 非理性决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隋福民
本文主要从历史角度梳理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对经济史产生和发展的影响。经济学早期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历史学研究视域从政治、外交转向到社会经济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学思想、观点和方法的吸收是促使经济史产生和发展的多种力量。
关键词:
经济学 历史学 社会学 经济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杨志敏 颜景义
两个品种的重瓣玉簪经甲哌啶(DPC)和多效唑(PP(333))喷施后,植株株型、相对生长及某些生理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低浓度DPC(2~6mg/L)和PP(333)(50~200mg/L)使植株比叶重(叶重/叶面积)和比质重(叶重/单株干重)提高,而使叶面比重(叶面积/单株干重)下降。叶片净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经两种低浓度药剂处理后也有明显提高。表明低浓度DPC和PP(333)能通过改变植株株型来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但玉簪植株经高浓度DPC(6~10mg/L)和PP(333)(200~500mg/L)处理后,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净光合速率下降,并出现轻度的毒害症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宏军 江若尘
综观学术界对广告学的研究动态,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从广告学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及研究广告活动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则是从广告与市场的关系中去研究广告的外在因素。迄今为止,二者都没有把广告放在整个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去加以考察、分析和研究,以便从全新的角度(人、社会、广告)去进行系统的研究。换而言之,也就是通过变动着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系统地研究广告与社会和谐运作的机制及其条件。因此,笔者在这篇不成熟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