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0)
2023(8938)
2022(7741)
2021(7203)
2020(6215)
2019(14654)
2018(14424)
2017(28402)
2016(15379)
2015(17421)
2014(17627)
2013(17667)
2012(16777)
2011(15355)
2010(15608)
2009(14746)
2008(14914)
2007(13593)
2006(11785)
2005(10548)
作者
(45748)
(38773)
(38516)
(36795)
(24658)
(18807)
(17547)
(15108)
(14476)
(13849)
(13054)
(13002)
(12170)
(12132)
(12117)
(12066)
(11873)
(11270)
(11232)
(10994)
(9630)
(9595)
(9510)
(8799)
(8751)
(8683)
(8547)
(8506)
(7870)
(7776)
学科
(75129)
经济(75048)
(46743)
管理(43958)
方法(37866)
数学(33596)
(33479)
企业(33479)
数学方法(33349)
(25664)
(18915)
农业(18525)
中国(16898)
地方(16768)
(15709)
业经(14324)
环境(13342)
(12918)
贸易(12917)
(12464)
(11601)
(11283)
财务(11268)
(11258)
财务管理(11237)
理论(10760)
企业财务(10739)
(10455)
金融(10451)
收入(10006)
机构
大学(236209)
学院(234592)
(100102)
经济(98187)
管理(90602)
理学(78952)
理学院(78055)
研究(77517)
管理学(76822)
管理学院(76392)
中国(58076)
(48373)
科学(47287)
(45982)
(41349)
(39421)
财经(37310)
中心(36422)
研究所(35914)
业大(35108)
(34326)
(33873)
经济学(32391)
农业(32266)
(31447)
师范(31171)
北京(30275)
经济学院(29560)
(27838)
财经大学(27704)
基金
项目(156137)
科学(123276)
基金(114601)
研究(114009)
(99362)
国家(98520)
科学基金(84168)
社会(74107)
社会科(70184)
社会科学(70163)
基金项目(61139)
(60294)
自然(53201)
教育(52860)
自然科(51845)
自然科学(51828)
(51062)
自然科学基金(50918)
资助(46991)
编号(46197)
成果(38024)
(35871)
重点(35517)
(34145)
(31847)
课题(31290)
国家社会(31015)
教育部(30954)
人文(30070)
科研(29985)
期刊
(108573)
经济(108573)
研究(65578)
中国(40207)
(38251)
学报(37082)
(35628)
科学(34137)
管理(28715)
大学(27894)
学学(26520)
农业(25370)
教育(21878)
(20340)
金融(20340)
财经(19200)
技术(18281)
业经(18051)
经济研究(16621)
(16461)
问题(15349)
(12960)
技术经济(12015)
(11937)
统计(11833)
(11570)
资源(11400)
理论(10919)
商业(10763)
(10654)
共检索到334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倪瑛  
越来越多的事实和证据表明,生态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生态贫困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贫困的区域性特征。本文基于西部地区生态贫困现状,在分析西部地区贫困分布区域和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剖析了生态贫困的形成机理,最终提出解决西部地区生态贫困的可行方案——生态移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晓莉  李录堂  贾蕊  
基于陕西省生态移民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预期贫困脆弱性(VEP)方法测度生态移民户的贫困脆弱性,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测量受访移民户社会资本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社会资本对生态移民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资本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移民户的贫困脆弱性;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邻里互助和亲友互惠,对贫困脆弱性有显著正向影响,邻里互助对高脆弱性移民户的影响效应较大,而亲友互惠对中等脆弱性移民户的影响效应较大。第二,户主健康状况、外出务工人数和家庭拥有的物质资产都会对贫困脆弱性产生正向影响。第三,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会对贫困脆弱性产生负向影响,女性户主比男性户主的脆弱性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聪  
通过构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指数,测度了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实证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与非搬迁户之间以及不同搬迁特征农户之间的贫困脆弱性差异显著;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不同的搬迁特征对搬迁户贫困脆弱性有着不同的影响,相较于扶贫、生态和避灾原因的搬迁农户,工程类搬迁农户更易陷入贫困,采取集中安置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搬迁户陷入贫困的概率,新阶段的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常艳  
本文通过对2001-2006年生态移民试点工程的土地及其资金安置状况的分析,估计和测算西部地区实现生态移民总任务及其"十一五"规划任务的土地、资金安置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十一五"期间,除贵州以外,各地土地安置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而从长期来看,要解决各地移民总人口的土地安置问题则需要探索"无土安置"等其他模式。此外,资金安置能力的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各地生态移民工程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地方"十一五"生态移民规划宜根据资金筹集能力进行适当调整,突出重点、压缩规模或将规划内容展期执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国情调查课题组  徐志明  
人类的脆弱性与人类的贫困相伴生、互为因果。从脆弱性分析入手,可以为农村反贫困提供新的思路。该文以江苏省李庄村为案例,讨论了农户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和疾病风险,以及农户抵御风险时可以利用的人力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的主要特征。文章最后从消除脆弱性入手,提出了反贫困的若干对策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陶小平  边玉花  
冀西北(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是河北省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由于人口密度远远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移民问题成为生态恢复的关键所在。现有农村人口现状,在移民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障碍,如文化素质障碍、转移成本障碍、政策制度障碍等,针对这些障碍对移民途径和促进移民对策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蓉华  李鹏飞  
本文认为基础教育对生态移民的反贫困效果具有一定作用,但在降低贫困发生的优势比方面是显著低于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而后两者对抑制贫困发生的贡献也不一样,文化水平越高则对生态移民的反贫困效果越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珺沂  
终结贫穷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据研究,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前列。本文旨在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户行为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户。因此,运用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省市脱贫的理论和经验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会经常遇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本文利用发展模型对云南省红河州各个县市的脆弱性做出了精确的计算,从而掌握整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和地区差异,由此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思妤  黄婉婷  
长江上游库区移民贫困问题成因复杂,资源贫困与能力贫困交织、静态贫困与动态贫困并存,而在这纷繁复杂的贫困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脆弱性根源。本文在对库区移民贫困脆弱性解构的基础上,采用期望效用的脆弱性测量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灾害与健康风险普遍增加了库区移民农户的脆弱性,而且农业本身的风险性与脆弱性关系密切,可以通过提高移民农户的教育水平、增加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和家庭耕地面积等减少脆弱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将反贫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以降低库区移民脆弱性为切入点,从四个层面重构库区移民精准脱贫方略,以期提高库区反贫困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娟娟  何佳琛  
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生态脆弱带上,生态环境自身的敏感性、不稳定性、摆动性问题突出,加之人类无节制开发耗用自然资源及不合理排放废弃物,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发展,造成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直逼阀值,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为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文章从压力、潜力两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多角度综合评价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程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伯驰  段志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减贫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居民贫困理应发挥出应有成效。文章从贫困脆弱性视角切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运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低保制度并没有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没有改变。根据不同贫困类型家庭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村低保会提高在当期处于贫困状态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梳理背后的影响机制,发现获得低保救助的农村家庭会减少其劳动时间,也即存在显著的福利依赖效应,同时也会降低农村家庭的主观社会地位,削弱其向上流动的信心,此外还会减少从外部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不利于未来贫困状况的改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超  李林木  
长久以来,相关文献多集中于讨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家庭当期贫困的影响,而忽视了远期效果。借助CFPS2012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城乡低保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文中采取倾向值匹配(PSM)方法以尽可能消除样本选择偏误。基本结果表明:低保制度对贫困脆弱性并未产生明显的改善效果,反而有可能增加家庭未来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这一结论对于城市和农村家庭都是成立的。本文认为,低保制度未降低贫困脆弱性至少有如下原因:一是制度执行中存在瞄准偏差;二是低保挤出了参保家庭的私人转移支付;三是低保降低了居民的工作意愿。机制分析支持了上述论断。本文主要贡献在于以前瞻性视角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进行再评估,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方针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超  李林木  
长久以来,相关文献多集中于讨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家庭当期贫困的影响,而忽视了远期效果。借助CFPS2012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城乡低保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文中采取倾向值匹配(PSM)方法以尽可能消除样本选择偏误。基本结果表明:低保制度对贫困脆弱性并未产生明显的改善效果,反而有可能增加家庭未来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这一结论对于城市和农村家庭都是成立的。本文认为,低保制度未降低贫困脆弱性至少有如下原因:一是制度执行中存在瞄准偏差;二是低保挤出了参保家庭的私人转移支付;三是低保降低了居民的工作意愿。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邹彦林  丁国华  
安徽沿淮地区历来是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多发地区,经过多年大规模治理,国家战略目标和人民生命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但仍然是我国矛盾十分突出的生态脆弱地区,沿淮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难度仍然很大,为此,沿淮治理的战略目标应该从防洪保安向反贫减困跨越,把灾害治理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再造沿淮地区新型的生态环境,促进沿淮人民与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怡楹  王俊荣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解决生态脆弱贫困区问题,就必须打破"脆弱—贫困"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贯彻执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局面,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