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0)
2023(4908)
2022(4052)
2021(3778)
2020(2985)
2019(6635)
2018(6319)
2017(12614)
2016(6488)
2015(6922)
2014(6840)
2013(6777)
2012(6237)
2011(5721)
2010(5599)
2009(5125)
2008(5011)
2007(4630)
2006(4091)
2005(3835)
作者
(17651)
(14766)
(14552)
(14014)
(9352)
(7005)
(6800)
(5575)
(5516)
(5194)
(5039)
(5010)
(4631)
(4591)
(4583)
(4548)
(4479)
(4187)
(4170)
(4086)
(3662)
(3626)
(3422)
(3378)
(3307)
(3306)
(3299)
(3135)
(2990)
(2926)
学科
(23058)
经济(23027)
(15897)
银行(15752)
(14544)
管理(14267)
(13813)
(12665)
(10879)
企业(10879)
方法(9962)
(9087)
金融(9086)
数学(8941)
业务(8918)
数学方法(8873)
(8459)
制度(8453)
银行制(7734)
中国(7192)
(5977)
(5786)
业经(5460)
(5075)
贸易(5068)
(4953)
(4789)
地方(4283)
体制(4255)
农业(4037)
机构
大学(86868)
学院(85621)
(38308)
经济(37537)
管理(31109)
研究(30347)
中国(30297)
理学(26094)
理学院(25768)
管理学(25469)
管理学院(25291)
(19470)
(18388)
(18009)
银行(17619)
科学(16442)
(16279)
财经(15435)
(15151)
中心(14839)
(14508)
(14200)
研究所(13659)
(13205)
经济学(13073)
(12082)
经济学院(12015)
金融(11901)
财经大学(11833)
农业(11602)
基金
项目(55730)
科学(44189)
研究(41680)
基金(41271)
(35778)
国家(35482)
科学基金(30440)
社会(27529)
社会科(26286)
社会科学(26281)
基金项目(21532)
(20550)
教育(19263)
自然(18644)
自然科(18243)
自然科学(18240)
自然科学基金(17927)
(17623)
资助(16671)
编号(16185)
(12948)
成果(12900)
重点(12476)
(12205)
国家社会(12093)
(11856)
教育部(11485)
创新(11134)
课题(11108)
人文(10856)
期刊
(40162)
经济(40162)
研究(30116)
(25150)
金融(25150)
中国(17140)
(14090)
(13742)
学报(11689)
管理(11420)
科学(11257)
大学(9240)
教育(9008)
学学(8709)
农业(8351)
财经(7723)
经济研究(7033)
(6601)
国际(5992)
业经(5963)
技术(5644)
世界(5367)
(5264)
(5202)
现代(4973)
理论(4973)
问题(4888)
(4541)
论坛(4541)
实践(4496)
共检索到141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8—10 月,日本10大商业银行中,有7大银行竞相宣布合并,实施资产重组。其中日本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合并为“第一富兴银行”,总资产约达1.4万亿美元,它将取代世界银行之首的德意志银行以及瑞士联合银行而成为全球银行的“大哥大”,这家超大型银行的诞生,把日本金融领域的改革推向新的高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实现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仅仅依靠传统 校园学校教育体系不行,开放的远程学习应该成为首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在简要回顾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各种观点进行评述,提出了应基于更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视角来研究危机爆发原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考察了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银行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缺陷。最后结合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及中国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银行业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东明  
日本银行业经历的"道奇计划"、"金融自由化"、"金融大爆炸"和"金融再生计划",表明其对外开放进程的特殊性。通过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体现开放背景下银行与经济的对应关系,以及它在同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从日本银行业对外开放所历经的如上四个阶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通过比较论证的方法逐步展开,可显示出日本经济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相辅相成,为今后日本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基于日本银行业对外开放效应的研究,可使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全面推进得到诸多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宁  
1991-2003年,墨西哥银行业先后经历了依靠内资的私有化改革阶段和依靠外资的自由化改革阶段,改革成效迥异。本文对其两个阶段改革过程和改革成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从墨西哥改革经验来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比单纯依赖国内投资者更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必须防范引进外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从引资目标、会计准则、产权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法律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墨西哥银行业重组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赶  刘林  
近期,因德意志银行巨额亏损引发CoCo债市场和欧洲银行业股价暴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国际资本市场大幅动荡的大背景下,有市场人士担忧德意志银行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雷曼公司,并引爆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为此,本文对欧洲银行业CoCo债危机的背景、传导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勋  
浦东应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领头羊,只有这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才有可能成为国际一流的上海CBD地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浦东只有充分利用其身处开发开放龙头地位的优势,扩展现有的金融政策空间,循序渐进地改革现有的金融管理体制,大量的中外金融机构的进入才会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解植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曾经竞争力较强的商业银行也跌出了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银行榜单,这与之前日本经济和银行业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调整步伐加快,增速放缓,银行业增长也相应减速,不良资产出现上升趋势,人民币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单边升值后出现双边波动。种种迹象使人产生疑问:中国银行业是否会重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黎涵  黎军  
不良债权是困扰世界银行业发展的难题。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逐步显现,给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根源在于日本国内的泡沫经济、亚洲金融危机与其本身经济衰退、主银行制度为核心的特殊银企关系、宽容性的不良资产监控体系以及行政色彩严重的政府监管。近年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化解不良资产,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日本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政策、措施,对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黄剑  李石凯  
日本银行业的历史经验显示,资产负债管理应注重导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并构建、完善管理流程与组织体制;近年来,日本银行业在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应对巴塞尔协议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重视数据积累与整备以及合理设计系统架构和管理方法。中国银行业当前正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国际化问题,与日本银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所处背景非常相似,外部监管环境变化也与日本大致相同,因此,日本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经验对中国银行业构建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守红  张霓  
日本银行业的社会形象设计及其启示陈守红,张霓一、日本银行业社会形象设计的起因日本银行业对自身社会形象的重视是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痛定思痛日本银行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追求利润绝非银行业的唯一目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心颖  
日本主银行制对日本战后经济腾飞起到无可否认的推动作用,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该制度开始出现不适应,制度的惰性尤其是政府对银行的深度干预最终导致了主银行制的衰弱,且在20世纪90年代酿就了日本金融危机。我国当前的宏观环境类似于日本主银行制鼎盛时期的宏观环境,因此,我国的银行体制改革可以部分借鉴、改造日本的主银行制,股份制银行并在我国的股份制银行和民营企业之间试行主银行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小云  李泽广  
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创值悖论是基于理论和现实相背离的事实而提出的,相关文献的解释主要集中于经理人的非价值最大化动机和对现有研究范式的置疑两个思路。但是这些理论仍有待深化,并且缺少实证的支持。本文认为银行间的并购重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并购重组的动机、决策行为、并购重组的类型和环境变量等多种因素,具体分解并购重组带来的各种效应,才能较好地解释这种创值悖论。银行并购重组创值悖论理论的发展为我国带来的启示是:应关注银行并购重组的微观效应和重组行为的市场化与有效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思远  
香港保荐制度最新修订已于2013年10月1日生效,本次修订内容集中在完善尽职调查机制和强化保荐人责任两个核心内容上,尽管咨询过程遭遇了保荐人业界的反对,香港证监会仍力排众议推出。自境内引进保荐制度以来,亦发生了多起恶性造假案例,投行执业不规范和失职现象较为突出,投行尽职调查亦面临着类似执业困境。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我国资本市场实行注册制改革,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系列文件,作为证券发行的核心制度,此次香港保荐制度改革对内地注册制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