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5)
- 2023(11813)
- 2022(9655)
- 2021(8818)
- 2020(7410)
- 2019(17219)
- 2018(16884)
- 2017(31529)
- 2016(17566)
- 2015(20446)
- 2014(20602)
- 2013(20549)
- 2012(19182)
- 2011(17351)
- 2010(17280)
- 2009(16311)
- 2008(16336)
- 2007(14849)
- 2006(12885)
- 2005(12013)
- 学科
- 济(79798)
- 经济(79732)
- 管理(46306)
- 业(45495)
- 方法(35026)
- 企(34579)
- 企业(34579)
- 数学(31154)
- 数学方法(30944)
- 中国(25928)
- 农(23313)
- 财(18648)
- 贸(17428)
- 贸易(17412)
- 易(17000)
- 业经(16840)
- 地方(15487)
- 学(15468)
- 农业(15206)
- 制(14972)
- 银(12523)
- 银行(12491)
- 行(11999)
- 融(11661)
- 金融(11659)
- 发(11275)
- 和(11253)
- 环境(11066)
- 务(10726)
- 财务(10700)
- 机构
- 大学(262927)
- 学院(260019)
- 济(115389)
- 经济(113232)
- 研究(96707)
- 管理(95548)
- 理学(81609)
- 理学院(80626)
- 管理学(79311)
- 管理学院(78825)
- 中国(73836)
- 科学(57957)
- 京(57208)
- 财(50825)
- 所(50098)
- 农(47918)
- 研究所(45682)
- 中心(43432)
- 财经(40631)
- 江(39228)
- 业大(38626)
- 农业(37765)
- 经济学(37379)
- 经(37068)
- 北京(36757)
- 范(34904)
- 师范(34570)
- 院(34476)
- 经济学院(33867)
- 州(30685)
- 基金
- 项目(170354)
- 科学(133347)
- 研究(124347)
- 基金(124000)
- 家(109057)
- 国家(108202)
- 科学基金(90893)
- 社会(80059)
- 社会科(75925)
- 社会科学(75904)
- 基金项目(64642)
- 省(64251)
- 教育(56948)
- 自然(56676)
- 自然科(55365)
- 自然科学(55348)
- 划(55281)
- 自然科学基金(54405)
- 资助(51383)
- 编号(49633)
- 成果(41270)
- 重点(39333)
- 部(39144)
- 发(38184)
- 课题(35065)
- 创(34517)
- 国家社会(34314)
- 教育部(33174)
- 中国(33032)
- 科研(32793)
- 期刊
- 济(126183)
- 经济(126183)
- 研究(79562)
- 中国(53480)
- 农(44312)
- 学报(42813)
- 科学(38921)
- 财(38809)
- 管理(33773)
- 大学(31876)
- 农业(30057)
- 学学(29796)
- 教育(27873)
- 融(24339)
- 金融(24339)
- 技术(21677)
- 经济研究(21471)
- 财经(20598)
- 业经(19211)
- 经(17859)
- 问题(17745)
- 业(17655)
- 贸(16263)
- 世界(14570)
- 国际(14349)
- 技术经济(13418)
- 统计(12779)
- 版(12657)
- 图书(12325)
- 资源(11682)
共检索到394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卓贤
如果对我国城镇化水平、质量和潜力的判断缺乏坚实的数据分析基础,极有可能扭曲激励机制,使地方政府继"GDP竞赛"后形成新一轮"城镇化率竞赛"。本文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水平,发现我国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城区比镇区具备更高集聚能力,就地城镇化成为城镇人口增长的重要源泉。基于1976—2014年城镇化率历史数据,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估算了我国城镇化率发展趋势,指出到2030年我国仍处在城镇化水平上升的较快通道;但考虑农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替代的"能量转化法"估算结果表明,城镇化的质量影响城镇化未来的潜力空间。为防止扭曲地方政府对城镇化速度的盲目追求,有必要采取完善城镇化考核指标、改革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黄锟
根据对中国城镇化情况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发现,从总体上讲,中国城镇化水平是滞后的,这种滞后不仅仅表现为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或非农化进程,也表现为滞后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或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中国城镇化目前的速度基本合适,不慢也不太快。通过定性分析和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法,估计中国城镇化还将保持较快发展的趋势,城镇化率仍将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推进,在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文选
2007年11月15日,《城市问题》编委工作会议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与会编委建议发挥《城市问题》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城市科学领域的优势,以《城市问题》为园地组织学术论坛、笔谈会或小型研讨会,就北京或其他区域城市发展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争鸣,从而反映城市问题研究方方面面的情况,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新年伊始,本刊邀请编委笔谈,现将部分编委之笔谈刊登于2008年第1期《城市问题》,以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星 赵鹏睿 张晓芸
充分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是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从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需要、文化消费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然后测度了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并考察其动态演变趋势,最后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整体波动较小,且文化消费环境是影响文化消费潜力的主因。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存在较强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及中部地区的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较强,西部地区则有待激活。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人均可支配收入、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等因素均对文化消费潜力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同升
自党的十六大确立城镇化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城镇化的推进进程,在城镇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问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求通过城镇发展转移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另一方面要求城镇公共服务不断向邻近的农村地区延伸。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农民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平 倪苹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曲折的城镇化进程给中国几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对以往研究进行了综述,建立了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及31个省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怡睿 黄煌 石培基
通过构建中国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在Arc GIS等相关软件的支持下,运用熵值法对2003—2013年中国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得出城镇化质量体系综合评价结果,并分析了中国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从城镇化质量动态变化来看,2003—2013年中国城镇化质量逐年升高,各区域增速明显,增长轨迹相似,但发展较不平衡,各地区差异较大。从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来看,中国城镇化质量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城镇化质量分区具有显著的阶梯性。中国城镇化质量时空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衡量城镇化质量3个子系统发展速度不同,其中城市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质量对城镇化质量贡献作用较大,城乡统筹质量持续低迷,不增反降。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综合评价体系 时空演变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耀先
在阐述今后15年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就业和收入差距、资源和环境、区域发展、政府管治等四大挑战之后,分析了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0.6、0.8、1.0和1.2个百分点的4种态势。如按1978-2002年城镇年均提供636万人就业考虑,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不宜超过0.7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2005年上半年城镇安排595万人就业,则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也是可行的。但是,对于所有4种态势,土地短缺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最后就可持续城镇化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①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②贯彻落实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③高效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化 态势 可持续 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荣南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非农经济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定量揭示了经济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联系,并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动力结构、测度指标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城镇化 非农化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文举
本文以1978~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空间,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Johansen协整检验法、Engle Granger误差修正理论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对中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有别于其短期关系、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变动均具有惯性等结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及其原因的探讨,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有选择地引进、改造和吸收适宜先进技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城镇投资环境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华伟 刘友兆 王希睿
在测度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均为一阶单整序列;(2)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18.98%;(3)城镇化是土地集约利用的Granger原因,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4)土地集约利用对来自城镇化的冲击响应强烈,城镇化的冲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解释水平达到了90%,而城镇化对来自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响应较弱,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对城镇化的解释水平仅为3%。因此,应采取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高辉 邱洋冬
本文通过建立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城镇化演进影响环境污染的前景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60.44%,2030年达到70.99%,城镇化水平不断演进,但速度趋缓;技术、经济、产业结构合理性、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因素每增加1%时,环境污染将分别增加0.0428%、0.0729%、-0.1453%、0.0608%、0.0601%;环境污染预测结果显示,"十三五"规划时期城镇化演进将导致环境污染指数上升0.0845,"十四五"规划时期城镇化演进将致使环境污染指数上升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高辉 邱洋冬
本文通过建立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城镇化演进影响环境污染的前景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60.44%,2030年达到70.99%,城镇化水平不断演进,但速度趋缓;技术、经济、产业结构合理性、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因素每增加1%时,环境污染将分别增加0.0428%、0.0729%、-0.1453%、0.0608%、0.0601%;环境污染预测结果显示,"十三五"规划时期城镇化演进将导致环境污染指数上升0.0845,"十四五"规划时期城镇化演进将致使环境污染指数上升0.0328,"十五五"规划时期城镇化演进将导致环境污染指数上升0.0199。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孝先
揭示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对于实施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城镇化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等三个纬度的城镇化度量指标,再加上考察城镇化影响因素的诸多变量难以寻找单一数据指标进行衡量,使得传统计量方法进行城镇化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在城镇化影响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全国282个地级城市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探求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要素投入、消费需求、金融深化、空间聚集、人口素质和政府作用等因素对于城镇...
关键词:
城镇化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路径 效应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潘鹤思
筛选出3类资源消耗指标和4类污染排放指标,分别与城镇化水平以及相关传导控制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并基于1996~2011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实证结论显示:城市供水总量、建成区面积分别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间存在正"U"型关系,拐点分别为64.38%和81.55%;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分别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间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分别为81.28%、66.57%、76.02%、63.61%和72.37%。通过与当前实际城镇化率比较,全国仅有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4个省区超过相关拐点,进入城镇化发展集约型阶段,而...
关键词:
城镇化 “U”型传导 拐点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