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4)
2023(9570)
2022(7935)
2021(7283)
2020(5919)
2019(12879)
2018(12810)
2017(22666)
2016(12926)
2015(14608)
2014(14381)
2013(13085)
2012(11791)
2011(10371)
2010(10722)
2009(9869)
2008(9379)
2007(8470)
2006(7194)
2005(6429)
作者
(35177)
(28885)
(28884)
(27566)
(18437)
(13728)
(13318)
(11295)
(11074)
(10555)
(9820)
(9764)
(9242)
(9060)
(8977)
(8952)
(8880)
(8625)
(8556)
(8146)
(7282)
(7165)
(6997)
(6697)
(6609)
(6596)
(6479)
(6400)
(6089)
(5852)
学科
(37661)
经济(37610)
管理(35420)
(30842)
(22224)
企业(22224)
中国(15960)
方法(13943)
(12149)
数学(11456)
数学方法(11188)
(11117)
(10723)
(10489)
理论(10138)
业经(9581)
教学(8193)
(8191)
教育(8177)
(8171)
银行(8169)
贸易(8161)
(7942)
农业(7931)
(7858)
地方(7744)
工作(7674)
(7632)
服务(7492)
(7257)
机构
学院(166550)
大学(159455)
管理(57607)
(57021)
研究(55299)
经济(55298)
理学(48425)
理学院(47877)
管理学(46687)
管理学院(46387)
中国(41512)
科学(35279)
(35044)
(28477)
(28262)
(27965)
(26980)
中心(26013)
技术(25439)
研究所(25265)
业大(24755)
(23499)
师范(23196)
农业(22251)
(22100)
北京(21851)
财经(21642)
(21235)
职业(21186)
(19457)
基金
项目(111801)
研究(86615)
科学(85986)
基金(75063)
(65764)
国家(65153)
科学基金(54904)
社会(50944)
社会科(47997)
社会科学(47987)
(47396)
教育(42307)
编号(39136)
(38961)
基金项目(38474)
自然(33997)
自然科(33243)
自然科学(33228)
成果(32646)
自然科学基金(32565)
资助(30570)
课题(28365)
重点(25875)
(24687)
(24592)
项目编号(24136)
(23423)
(22902)
(21763)
创新(21686)
期刊
(67154)
经济(67154)
研究(46918)
中国(41982)
教育(32519)
学报(27712)
(25928)
(23343)
科学(22554)
管理(21688)
大学(20680)
学学(18969)
技术(18362)
农业(17753)
图书(14130)
(13541)
金融(13541)
职业(13066)
业经(12580)
经济研究(11789)
书馆(10117)
图书馆(10117)
财经(9973)
(9284)
(9171)
论坛(9171)
(8791)
(8517)
技术教育(7982)
职业技术(7982)
共检索到257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文章首先论述了应用本科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现状:对就业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服务工作队伍的专业性不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服务的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就业服务过程缺乏连贯性,缺乏主动营销的意识,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落后。然后论述了质量观下的应用本科院校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强化政府职能,缓解民生压力;培养服务团队,建立监督机制;增强意识培养,树立就业观念;强化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完善课程设置,强化跟进意识;建立信息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包海  冯建新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以组织制度作为保证,按照以"素质为本、能力为本和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构建了"四结合"的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围绕以服务为宗旨,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设计构建了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塔洪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环境系统、组织系统、对象系统和评价系统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基于教育评价理论,加快完善环境系统、组织系统、对象系统和评价系统,从而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牛冰非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学生个体发展和家庭幸福。本文针对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特点,探索构建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体系的内容和对策,对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江岚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导致“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教育因素、学生因素、社会因素。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能力,高职院校需打造出科学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文章以“就业难”作为研究背景,探索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协同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佳  窦新顺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对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赋予的重要意义入手,论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构建与优化的具体路径,从而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要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丹丹  张鹏  王金珍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建立科学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适应企业、行业、产业需求的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质量强校自主性不强、校外实践监控不足、反馈及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遵循产教整合、全员参与和监管结合基本原则,应从静态构成要素和动态运行系统两方面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承泽  刘淑云  
文章诠释了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内涵,指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个性化缺失,并提出给予个性心理分析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团队、提供特殊群体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搭建个性化就业实践体验平台等高职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史忠震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不断推进,同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越发严峻,传统的就业理念已经无法解决现在的就业形势,以创业推动就业理念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和创业背景的分析,确立了创业对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性,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推动就业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建立了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晶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高校的未来发展,同时也关系社会的安定与团结,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体系势在必行。构建大学生就业体系应结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特点和发展定位,就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就业体系的内容以及构建策略展开研究,以期推进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芦京昌  王飞  
针对高职生就业难的现状,提出构建"两全四化"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中"两全"指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四化"指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专门化、专业化、信息化和职业化。同时,建立毕业生服务中心,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提倡个性化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重视并加强创业教育,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秀俊  于建波  
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薄弱、对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功能不足、就业指导服务的保障机制不够的问题。为此,文章从完善工作机制、优化队伍建设、强化就业指导职能、建立就业保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太儒  
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探索构建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基础,以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为载体,以创新创业就业模式为动力的"政府推动、校企联动、学生行动"的就业服务新体系,对推动和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建国  
构建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仅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还要以加大与企业结合的力度为主要发展方向。针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更好地促进基于校企合作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具体包括:基于自身实际,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基于企业需求,增加就业指导服务中的实践指导;引入企业优秀员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团队的建设;参考企业考核机制,完善就业指导评价体系;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就业指导教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