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5)
- 2023(7011)
- 2022(5415)
- 2021(4892)
- 2020(3555)
- 2019(8133)
- 2018(7350)
- 2017(12383)
- 2016(7738)
- 2015(9133)
- 2014(9444)
- 2013(8439)
- 2012(7730)
- 2011(6716)
- 2010(6907)
- 2009(5668)
- 2008(5514)
- 2007(5309)
- 2006(4594)
- 2005(3742)
- 学科
- 济(20740)
- 经济(20726)
- 管理(17901)
- 业(13198)
- 中国(11036)
- 企(10947)
- 企业(10947)
- 教育(10085)
- 理论(9153)
- 农(9098)
- 教学(8675)
- 业经(8036)
- 地方(7688)
- 农业(6167)
- 方法(6098)
- 学法(5855)
- 教学法(5855)
- 学校(5132)
- 学理(5076)
- 学理论(5076)
- 财(4848)
- 技术(4739)
- 产业(4683)
- 和(4656)
- 发(4586)
- 研究(4560)
- 学(4485)
- 制(3993)
- 环境(3851)
- 数学(3806)
- 机构
- 学院(99461)
- 大学(90208)
- 研究(32654)
- 管理(29119)
- 济(27764)
- 经济(26741)
- 理学(23994)
- 理学院(23635)
- 管理学(23010)
- 管理学院(22823)
- 中国(21547)
- 职业(21188)
- 技术(20796)
- 科学(20559)
- 京(20351)
- 范(18167)
- 师范(17986)
- 江(17868)
- 农(16203)
- 教育(16062)
- 所(16002)
- 技术学院(15230)
- 职业技术(15190)
- 中心(14875)
- 州(14744)
- 研究所(14418)
- 业大(14110)
- 财(14054)
- 师范大学(13918)
- 北京(12936)
- 基金
- 项目(64993)
- 研究(56161)
- 科学(49579)
- 基金(38789)
- 家(33031)
- 国家(32572)
- 教育(31110)
- 省(31105)
- 社会(30875)
- 社会科(28874)
- 社会科学(28868)
- 编号(27323)
- 科学基金(27006)
- 划(24981)
- 成果(23002)
- 课题(22434)
- 年(20105)
- 基金项目(19711)
- 重点(16161)
- 发(15899)
- 规划(15879)
- 项目编号(15519)
- 资助(14980)
- 自然(14736)
- 性(14457)
- 自然科(14332)
- 自然科学(14328)
- 创(14158)
- 自然科学基金(13998)
- 度(13679)
共检索到158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应中
高职学校高水平建设具有高质量、特色化、发展性等关键特征,质量文化的培育与生成对其具有核心战略意义。我国高职学校已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现实局限。在推进高水平建设过程中,高职学校需要继承发扬良好的质量文化传统,优化培育与生成策略:理实研究一体,系统规划校本质量文化;价值向度交融,凸显质量文化人本理念;技术文化并济,侧重挖掘隐性心理要素;行动逻辑耦合,持续推进内部质量诊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高职院校跨界文化是个富有创新的本土概念。跨界文化的意境体现了创新,是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的内在力量。跨界文化就是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和高职院校文化的核心元素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一种跨界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或者说是高职院校师生"生活样式"的文化。这种文化生态共同体的核心是合作育人。培育高职跨界文化,一是要以法律法规加以引领。建议尽快出台《职业教育企校合作发展条例》,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在两个法律文本中,增加关于跨界文化培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文兵
官产学研结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将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将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高校应主动调整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视自主创新,积极创设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对接平台;要推动制度供给,努力完善官产学研体系;在培养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有意识地提高创新型人才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官产学研结合 协同培育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锋
根据"工匠精神"中"道技合一"的核心要义,阐述了传承和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对当下我国实现"中国制造"强国之梦的特殊意义。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校企合作难以深度开展的现象,分析了其校企文化冲突的原因,指出"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二者的利益契合点,应当以此推进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和质量评价等视角给出了基于"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教育文化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郭莹
我国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学生核心素养正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教育关照社会新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范畴。经济结构面向重大调整和转型升级,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岗位的变迁、技能的更新加剧,势必对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主客体兼具的"技能至上""工具理性"等传统理念阻碍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校园活动三级载体实施"感、攒、看、练、验、展"六嬗变全员全过程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是破解当前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载体 嬗变 培育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庹飞 张润昊
厚植创客文化是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基因工程之一,高职院校要坚持学校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动,加大保障力度,建设创客文化载体,浓厚环境氛围,丰富物质空间,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教育教学及市场化活动中推动创客文化培育及多元融合渗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华坚 赵癸萍 强伟纲
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是要培育创新创业的文化。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提出了高职院校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途径及思路,为高职院校更高层次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高职 创新创业文化 路径及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志明 李伟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餐饮类专业以核心素养内涵解析人才终身发展与适应社会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通过对核心素养与餐饮类核心素养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为蓝本,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借鉴国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梳理归类6要点18项指标要素的餐饮类专业结构模型;解构素养内涵表达,构想"融会贯通、模块联动"思想,重塑课程体系;基于教学变革,架构产教融合式餐饮教育生态圈、协作联动型价值共同体育人课程群、生涯发展导向的成长性档案资源库等系列培育路径。从而探寻现代职教视域下高职餐饮类专业育人模式创新与路径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 蔡卫星
在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受到利益至上等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导致精神状态不佳,缺乏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甚至心态失衡,人生价值观扭曲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引入教育生态学理论,探索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其关键环节包括充分发挥教学生态系统的各个元素与环节的育人功能,丰富教育载体,建立多元化的育人格局,并完善相关考核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芳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职学生凭借其技术应用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等特点备受用人单位欢迎。然而,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具备技术和实践能力的高职学生已远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未来走向。基于产学研过程培育是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三个主体之间基于知识、技术和科研成果在相互吸入和输出过程中作用于学生主体,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一一对接培育,进而建构高职学生的整体职业核心能力,以此应对就业市场对高质量复合型职业人才的需求,也为未来高职院校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春光 冯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调查与分析发现,普遍存在学校育人环境熏陶力不足、教育教学活动感化度不强、学生实践活动融合度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校园文化及环境、教师教育及示范、学生学习及实践3方面进行培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巅
目前国内有关生态文化培育路径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广义的路径研究和狭义的路径研究两种;前者探讨的大多是培育生态文化的手段、方法和措施,后者则主要探讨了中外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重点又往往在于继承,至于如何在继承中创新、繁荣新时代我国生态文化,则有待更系统深入的研究。生态文化的培育路径,应当从主体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的位移过程来分析和归纳。从主体吸收文化资源培育生态文化的过程来看,有传承创新和引进创新两条路径。传承创新需结合中国当代的实际与需要,搭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培育具有时代属性和内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以人民为中心、共育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引进创新则要"以我为主",采借、融合国外生态文化要素,涵养中国特色,厚植文化底蕴,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化。从主体孵化和发展生态文化的过程来看,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由国家而社会而公民个人的"自上而下"的培育路径与由公民而社会而国家的"自下而上"的培育双向贯通,互为补充。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培育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岑家峰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对广西11所高水平高职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存在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差别大、服务整体层次不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学校社会服务平台缺乏、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加强社会服务统筹规划;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师资结构;积极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机制;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服务能力 广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莎 张天添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从技能型社会的视角看,高素质农民以"高技能"展现"高素质",是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者、新经济新政策的实践者和新产业新业态的开拓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力和学习力构成技能型社会下高素质农民核心素养结构,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基于"穿越—进阶—循环"生成机制,以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为本源,以创新力为旨归,以学习力为手段。为提升培育高素质农民核心素养的效率,应采取注重高阶思维训练、拓宽终身学习渠道、加强实践场域教学和构建"政行校企协"协同育人模式等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鲍育育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综合体现,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所在。依据当前高职文化建设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既要体现学术类大学精神的共性内涵,又要依据高职文化的特征体现其自身特色;强调了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阐述了基于校本文化资源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