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3)
- 2023(12182)
- 2022(9973)
- 2021(9201)
- 2020(7308)
- 2019(16099)
- 2018(15776)
- 2017(29205)
- 2016(16009)
- 2015(17545)
- 2014(17120)
- 2013(16007)
- 2012(14280)
- 2011(12758)
- 2010(13107)
- 2009(12151)
- 2008(11633)
- 2007(10763)
- 2006(9520)
- 2005(8527)
- 学科
- 济(54988)
- 经济(54920)
- 管理(45776)
- 业(43617)
- 企(37058)
- 企业(37058)
- 中国(19100)
- 农(18698)
- 方法(18529)
- 财(15933)
- 制(15227)
- 业经(14998)
- 数学(14803)
- 数学方法(14571)
- 地方(12787)
- 学(12330)
- 农业(11975)
- 体(11473)
- 理论(11307)
- 银(11075)
- 银行(11046)
- 贸(10889)
- 贸易(10877)
- 行(10637)
- 易(10595)
- 融(10315)
- 金融(10307)
- 务(9850)
- 财务(9808)
- 财务管理(9787)
- 机构
- 学院(215142)
- 大学(210223)
- 济(82042)
- 经济(80076)
- 管理(79149)
- 研究(74081)
- 理学(67440)
- 理学院(66682)
- 管理学(65433)
- 管理学院(65020)
- 中国(54781)
- 科学(44988)
- 京(44471)
- 财(40053)
- 所(36575)
- 农(35317)
- 江(33882)
- 中心(33599)
- 研究所(33187)
- 财经(31204)
- 业大(30597)
- 范(29783)
- 师范(29414)
- 经(28168)
- 院(27958)
- 北京(27571)
- 农业(27448)
- 州(26982)
- 技术(26570)
- 经济学(24247)
- 基金
- 项目(144279)
- 科学(113069)
- 研究(109916)
- 基金(101205)
- 家(89029)
- 国家(87869)
- 科学基金(74427)
- 社会(68401)
- 社会科(64681)
- 社会科学(64662)
- 省(58842)
- 基金项目(52005)
- 教育(51797)
- 划(48924)
- 编号(46839)
- 自然(45787)
- 自然科(44698)
- 自然科学(44682)
- 自然科学基金(43873)
- 资助(40396)
- 成果(39200)
- 课题(33931)
- 重点(33283)
- 发(32483)
- 部(30861)
- 创(30699)
- 项目编号(28954)
- 创新(28506)
- 年(28485)
- 性(28111)
共检索到327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苗新宇
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事关民生民心。当前我国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质量建设事业步入重要窗口期。质量强国建设是国家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过程中,关键是要构建新型国家质量体系,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加快构建新型质量创新体系、新型质量供给体系、新型质量保障体系、新型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和新型质量治理体系,由此形成新型国家质量体系的框架结构。在实现路径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可以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同时综合利用市场机制、政策手段与社会力量,推动新型国家质量体系构建,强化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供给支撑、环境支持、技术基础与治理保障,更好更快地实现质量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质量强国 质量发展 新型国家质量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金霞
本文在对社会责任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影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质量体系构建的因素,并提出了构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框架的设想。
关键词:
社会责任会计 会计信息 决策有用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绵涛 吴亭燕
当前特别需要选择以教育改革效能提升教育改革质量这一路径来建设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选择这一路径,一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改革必须要提高改革效能的重要思想决定的;二是因为教育改革效能与教育改革质量在逻辑上是紧密联系的;三是更好提升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质量的需要。实施这一路径,要提高教育改革效能对建设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意义的认识;要确立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效能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配合和改革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两个路径、在教育体制与教育机制的改革、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在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中提升其改革的效能;要有较充足的资源条件;要注重高效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要把提升教育改革效能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到教育组织和人发展的特性、作用和状态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林斌
笔者认为,《国家会计资格评价体系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框架结构应包括以下十项基本要求:1.会计资格评价性质制定《纲要》,必须准确地对会计资格评价进行定义。会计资格评价是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公正地鉴定不同层次和类别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培红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总体目标。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结合高职教学现状,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体系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高职 教学 构建 质量 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华成 杨新元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生产者均衡理论为依据对中国农业现有的经营方式的生命力提出了质疑,从理论上分析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性,并就这一体系构建的目标、框架、机制与路径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卫红
文章认为,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对农业竞争能力、农业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农业产业链的协调整合、农业结构调整等造成了阻碍。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实现四大转变:将分散经营农户向组织化经营主体转变;从单一性、专项性服务向多主体、多形式、多样化服务转变;从小规模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从政策支持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
关键词:
新型 农业经营体系 框架 路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会金
如何使审计理论系统化、科学化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什么是审计理论体系 ,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如何构建 ;什么是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 ,包涵哪些具体内容 ,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坤 张鹏
从质量强国战略的构成来看,质量提升行动、全面质量监管、提高发展质量是"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根据上述要求,从宏观经济的视角着手,对质量强国战略进行分析,在构建宏观质量框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经济增长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形成推进质量强国战略有序实施的宏观政策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瑞川 周延青
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法规体系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规范会计工作的根本法——会计法律;第二层次:统一会计核算工作的单项法—会计准则;第三层次:指导会计工作的技术法—会计制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会金 黄溶冰 戚振东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国家审计理论是通过对国家审计实践中客观的、合乎逻辑的规律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用以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并在审计实践中加以修正和完善。文章在回顾与评述现有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为框架,系统分析构筑了包括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和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为内容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以在理论上归纳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发展经验,并提供未来国家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为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开展服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良 俞明南 汪克夷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物流服务质量研究的文献基础上,对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连锁物流服务质量体系,认为连锁物流服务质量应当由正向过程质量、逆向过程质量以及结果质量3个维度所组成,并设计了相应的测量工具。通过对48家国内连锁企业的实证问卷调查,验证了测量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服务质量 连锁物流 质量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国庆 顾春光 张古鹏
当前,地方政府正在抓紧编制"十三五"规划,却往往容易陷入程序化的"泥潭"。如何厘清这一复杂编制过程中所蕴含的机理,为编制一个高质量的规划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本文从西方规划理论范式切入,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一个基于"主体-过程-内容"(PPC)的规划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在把规划编制分为战略准备、战略博弈和战略平衡等三个阶段,进一步厘清了影响每个阶段的核心机制,把握了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中国"十二五"规划为例,在文献允许的范围内,检验了分析框架的有效性。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要把规划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强化作为公共政策的平台功能,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PPC分析框架的理论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