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1)
2023(14585)
2022(11572)
2021(10393)
2020(8289)
2019(18774)
2018(18628)
2017(35096)
2016(19099)
2015(21390)
2014(21631)
2013(20918)
2012(19271)
2011(17657)
2010(18200)
2009(16785)
2008(16186)
2007(14599)
2006(13471)
2005(12600)
作者
(55650)
(46365)
(46274)
(44044)
(29740)
(21997)
(20736)
(18004)
(17811)
(16613)
(16025)
(15522)
(15126)
(15112)
(14372)
(14322)
(13790)
(13431)
(13366)
(13119)
(11913)
(11539)
(11503)
(10717)
(10588)
(10480)
(10351)
(10183)
(9504)
(9084)
学科
(101605)
经济(101525)
管理(50704)
(47613)
(36562)
企业(36562)
方法(32766)
中国(30026)
数学(28523)
地方(28241)
数学方法(28098)
(25191)
业经(22568)
(17861)
农业(17369)
地方经济(16466)
(16029)
(15627)
(15459)
(14800)
金融(14797)
(14459)
银行(14440)
理论(14247)
(14078)
(14070)
贸易(14064)
环境(13734)
(13468)
技术(12605)
机构
学院(276242)
大学(271458)
(119773)
经济(117297)
研究(100855)
管理(99544)
理学(84121)
理学院(83113)
管理学(81345)
管理学院(80838)
中国(76045)
科学(59608)
(58861)
(52593)
(51178)
研究所(45983)
中心(44827)
(44674)
(44131)
财经(40834)
(38553)
师范(38174)
业大(37988)
北京(37920)
经济学(37459)
(36828)
(36476)
(35281)
农业(34211)
经济学院(33216)
基金
项目(176210)
科学(138737)
研究(132018)
基金(124286)
(107942)
国家(107011)
科学基金(91408)
社会(84479)
社会科(80123)
社会科学(80101)
(71727)
基金项目(63999)
教育(61528)
(59052)
自然(55864)
自然科(54613)
自然科学(54605)
编号(54255)
自然科学基金(53561)
资助(51021)
成果(44467)
(44396)
重点(40787)
课题(39912)
(37697)
(36689)
发展(36024)
(35426)
国家社会(35017)
创新(34304)
期刊
(148018)
经济(148018)
研究(88983)
中国(64216)
(43623)
管理(40817)
学报(39921)
(39025)
科学(38117)
教育(37530)
大学(31166)
农业(29660)
学学(29171)
(28448)
金融(28448)
技术(28251)
经济研究(24796)
业经(24259)
财经(20877)
问题(18819)
(18213)
(15789)
技术经济(15245)
统计(15168)
(13789)
商业(13601)
(13585)
世界(13432)
现代(12999)
图书(12310)
共检索到439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红波  徐大伟  
城镇化模式的选择、城市聚集经济的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集约发展。技术制约因素对城市集约发展有重要影响。城市最佳规模的不确定性,要求必须把握城市集约发展的空间界限和终极方向。区位优势、技术进步和教育培训是推动城市集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必须处理好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建立城市集约发展考核评价制度和有利于城市集约发展的投入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宸  宋永华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发展背景下,需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式转型,以内涵式发展提升国际化办学的质量,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具有理论、政策和实践依据,包含实现手段、办学结果两个维度,需要树立先进理念、构建健全制度、在实践中稳步推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小建  
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分别从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其教育水平和办学实力,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我国经历了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强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思路和模式更加清晰、认识和路径更加自信。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促进公平等方面成绩斐然,有效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明确建设目的,完善教育功能;把握教育规律,转变发展方式;适度扩大规模,优化层次结构;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教育公平;打造开放高地,推动国际交流,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作贡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广耀  
城镇化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系列论述,剖析了为什么要推进绿色城镇化,阐释了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指明了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路径。习近平城镇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明确的实践指向以及扎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城镇化绿色发展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要义,以提高民生的环境福祉为根本宗旨,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强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其实践路径包括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提高城市规划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加大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内容。深刻认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在城市领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创新城镇化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广耀  
城镇化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系列论述,剖析了为什么要推进绿色城镇化,阐释了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指明了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路径。习近平城镇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明确的实践指向以及扎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城镇化绿色发展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要义,以提高民生的环境福祉为根本宗旨,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强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其实践路径包括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提高城市规划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加大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内容。深刻认识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在城市领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创新城镇化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史育龙  申兵  袁朱  李忠  欧阳慧  
一、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总结城镇化的实践经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与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万鹏龙  杜丽红  
21世纪是城镇化的世纪,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现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居住在城镇,并继续保持快速上升的势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更为迅猛。目前,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如何又好又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意义尤为重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游旭群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具体含义需要从宏观层面的国家、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微观层面的高校三个维度来认识。"双一流"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此,必须要坚持质量为根、坚持问题为要、坚持需求为先、坚持效率为重、坚持公平为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丹中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已进入"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应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回归与创新上,由"项目创建式"发展回归常态式发展,由"亮点"导向回归问题导向,由关注"升本"回归"以生为本",从校企合作转向校企融合,从惯性发展转向创新发展,在回归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冲  
学校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倒逼高职院校务必从四个方面入手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确立一个准确定位的职教文化,引导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和终身化;二是打造一个致力于产业发展的服务文化,重点建设围绕产业链发展的专业群,促进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建设一个充分融入产业文化的专业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要全过程、全方位体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相互融通;四是构建一个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课程文化,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培养体现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少芳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已势在必行。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文围绕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学校同企业和行业合作办学这五个视角,探索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突出表现为"发展内差异"。解决区域、学校和人群差异的思路与策略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针对性措施提升差序之底线的"成长性均衡",二是形成强势弱势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建的"分享式均衡",三是视差异为资源、以变革促均衡的"有效益的均衡"。这三种均衡路径的价值追求各异,提升底线的均衡追求的是基础性的"成长",强弱互动的均衡强调的是"分享",以差异为资源的均衡则看重最有内涵放大效应的"增效增益"。评价三种不同路径的改革成效要有不同的重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鹏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成人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成人教育必须抓住有利时机,保证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新常态发展理念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使成人教育的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有力地推动了成人教育发展。为了更好地分析新常态下成人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对新常态背景下成人教育发展目标进行详细分析,可以理顺新常态下成人教育内涵式发展思路,促进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媛  
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种重要形式,目前正处在激烈竞争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严峻考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成人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内涵式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意为成人教育内涵式发展探寻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