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6)
2023(16280)
2022(13710)
2021(12416)
2020(10055)
2019(22671)
2018(22089)
2017(41344)
2016(22144)
2015(24176)
2014(23846)
2013(23103)
2012(21374)
2011(19262)
2010(19563)
2009(18360)
2008(17659)
2007(16178)
2006(14409)
2005(13173)
作者
(61687)
(51644)
(51328)
(48456)
(32591)
(24553)
(23134)
(19659)
(19449)
(18541)
(17527)
(17228)
(16395)
(16209)
(15939)
(15762)
(15247)
(15121)
(14900)
(14682)
(12901)
(12631)
(12322)
(11683)
(11636)
(11572)
(11472)
(11413)
(10295)
(10102)
学科
(91515)
经济(91399)
管理(69789)
(69266)
(55321)
企业(55321)
方法(30166)
(30163)
中国(29615)
地方(25331)
业经(25204)
数学(24981)
数学方法(24731)
(22918)
(22032)
技术(21449)
农业(20988)
(16923)
银行(16892)
(16371)
(16219)
金融(16215)
(15954)
贸易(15937)
环境(15389)
(15388)
(15262)
产业(15248)
(15138)
理论(14671)
机构
学院(310078)
大学(304097)
(129414)
经济(126687)
管理(118134)
研究(106192)
理学(100625)
理学院(99531)
管理学(98051)
管理学院(97450)
中国(80699)
(64046)
科学(61459)
(61414)
(52098)
(49698)
(49685)
中心(48742)
财经(47075)
研究所(46534)
业大(43196)
(42427)
(41847)
师范(41429)
北京(40362)
(39346)
经济学(38967)
(38710)
农业(38213)
经济学院(34862)
基金
项目(203724)
科学(162749)
研究(156282)
基金(145360)
(125044)
国家(123889)
科学基金(107478)
社会(101140)
社会科(96006)
社会科学(95990)
(83772)
基金项目(76487)
教育(72136)
(68441)
自然(65099)
编号(64030)
自然科(63596)
自然科学(63585)
自然科学基金(62509)
资助(56690)
成果(52230)
(49657)
(47900)
重点(46459)
课题(46086)
(44258)
创新(43911)
(43080)
国家社会(41765)
发展(40473)
期刊
(155471)
经济(155471)
研究(96524)
中国(73353)
(48257)
管理(48181)
(47363)
教育(42837)
学报(42300)
科学(42144)
大学(33594)
农业(32665)
(31656)
金融(31656)
学学(31372)
技术(29379)
业经(28315)
经济研究(24261)
财经(23287)
(20295)
问题(19809)
(17086)
科技(16689)
技术经济(15872)
商业(15059)
(14803)
论坛(14803)
(14739)
现代(14441)
(13890)
共检索到484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常琳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产业支撑基础。产业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途径,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强化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弥补乡村产业发展的短板,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升级。但是,尽管很多脱贫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从更大范围内整合乡村资源,促进扶贫产业的多元化增值与成长,创新产业扶贫路径,从产业发展质量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君  
农村精准扶贫的复杂性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精准扶贫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社会组织因其自身具备的优势被纳入精准扶贫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然而由于制度困境和对资源的依赖,加上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的能力困境,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受到了制约。只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社会组织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增强自身专业能力,才能更好的让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玉环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但由于实施创新教育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创新能力培养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除了教育机制、社会环境、文化和学术氛围以及学生个人素质等因素外,教学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其中,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思维方式与行为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耿敏  范阳  
产业投资基金是我国建设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95年,原国家计委就开始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十几年过去了,中国产业投资基金仍处于萌芽阶段。当前,仍有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辜方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技术资金缺乏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改善农村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是主要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晓炼  王秀峰  熊晓雪  
扶贫攻坚重点区域的民族地区决胜全面小康需要科技强大而有力的支撑。但目前民族地区科技支撑精准扶贫存在触及贫困人口有限、缺乏扶贫主体间的协同、未建立项目有效的整合、管理与考核机制及科技帮扶的可持续机制等体制约束,严重影响扶贫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亟需建立一套能使科技扶贫与贫困农户相结合、科技扶贫主体责任明确良好协作、扶贫项目有效整合管理与考核、科技社团服务与人才激励、科技扶贫效果综合评价与监督考核的协调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梅  
装备产业是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密集型产业,各国工业化不同时期和装备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积累、外汇储备、技术水平、知识产权等要素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内部、外部环境的差异使得解决要素制约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当前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中国装备产业发展的障碍,集成创新是突破这种障碍的有效途径,制度变革是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明月  冯晓龙  冷淦潇  仇焕广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但部分地区的脱贫成果还不稳固,面临着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带贫不强等制约因素。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是这些地区克服制约因素、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接续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产业扶贫经典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出以政府为核心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市场为核心的"产业基金+龙头企业+贫困地区资源+农户"模式和以社会力量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政府+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揭示这些模式的特征和适用条件,为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依据。未来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云泽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进程中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其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过程,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当前有许多制约因素,阻碍了产业化的进一步实现,因此正确的实现路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启宇  何凡  
受多种因素影响,巴中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滞后,面临自然环境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贫困问题突出、农村产业发展脆弱等制约因素。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技术培训、产村相融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等路径推进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朝平  
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已带来并正加速推进金融新一轮更深层变革,从金融运作模式、金融产品种类及金融经营理念等方面对传统金融带来颠覆性影响。然而安全问题正逐渐成为移动金融发展的瓶颈,同时人们的传统观念导致移动金融普及受阻,智能手机高价格使移动金融使用门槛较高,这些因素阻碍了移动金融的发展和普及。对移动金融,应坚持风险可控前提下充分发展的基本态度,推行宏观审慎框架下合理微观监管的监管思路,舆论引导与政策扶持基础上充分调动看不见手的力量促进发展的发展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雪娇  何爱平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瓶颈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新常态下对经济发展的理性抉择。在回溯绿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发展理论研究要依托于经济环境现实,并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剖析了新常态下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物质利益的演化引发生态危机,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导致发展异化,利益冲突和异化发展的破解需要制度规范和激励设计,而落后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应从利益协调、行为规范、制度转型和激励设计四方面入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健华  
面对日益增大的减排压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减排大国,建立碳交易市场势在必行。目前,中国发展碳交易市场存在金融参与不足,减排区域分割特性明显,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缺乏定价权,中介服务能力欠缺和制度不规范等制约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本文提出了如下发展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路径:首先,设定碳排放权限额,确保碳排放权的非公共物品化;其次,依托现有排污权交易市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建立碳排权现货与期货市场;第三,明确政府定位,完善碳交易市场监督与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军荣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在现代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公民有政治参与的权利。在我国现实的条件下,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存在政治冷漠、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等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制度内参与渠道不畅、相对较低的文化教育水平、社会团体不发达。针对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发展农民有序政治参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东卫  
一、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碳金融"的快速发展始于2005年2月《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8年全球的碳交易量从2005年的7.99亿吨跃升至49亿吨,增长五倍之多;成交额达920亿欧元,比2005年增长近九倍(见表1)。国外已具备相对成熟的"碳金融"市场,表现在:一是全球交易平台开始运作。2008年2月1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