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9)
2023(14018)
2022(11952)
2021(11300)
2020(9329)
2019(22037)
2018(21354)
2017(41493)
2016(22883)
2015(26347)
2014(26159)
2013(26318)
2012(24742)
2011(22371)
2010(22727)
2009(21075)
2008(21357)
2007(19366)
2006(17051)
2005(15711)
作者
(65067)
(54306)
(54073)
(51910)
(35022)
(25953)
(25091)
(21053)
(20648)
(19743)
(18562)
(18156)
(17566)
(17322)
(17319)
(16812)
(16275)
(16029)
(15951)
(15847)
(13664)
(13368)
(13363)
(12377)
(12333)
(12296)
(12188)
(11985)
(10969)
(10825)
学科
(96848)
经济(96758)
(70491)
管理(68215)
(56387)
企业(56387)
方法(43599)
数学(38756)
数学方法(38427)
中国(29574)
(29163)
(27070)
(22401)
贸易(22382)
(21954)
(21874)
业经(19777)
(18919)
财务(18884)
财务管理(18846)
企业财务(17993)
地方(17724)
农业(17485)
(17109)
银行(17087)
(16854)
(16438)
(16076)
金融(16074)
(16055)
机构
大学(332024)
学院(331113)
(148022)
经济(145047)
管理(128365)
研究(116351)
理学(109035)
理学院(107873)
管理学(106436)
管理学院(105766)
中国(92504)
(70420)
(70334)
科学(64976)
(58724)
财经(55112)
中心(53104)
研究所(52556)
(51584)
(50297)
(50136)
经济学(46121)
北京(45468)
业大(43409)
(42478)
师范(42120)
经济学院(41596)
(41374)
财经大学(40820)
农业(40297)
基金
项目(208354)
科学(164555)
研究(156775)
基金(152272)
(131346)
国家(130283)
科学基金(111659)
社会(100352)
社会科(95272)
社会科学(95247)
基金项目(78896)
(78467)
教育(72987)
自然(69746)
自然科(68137)
自然科学(68118)
自然科学基金(66978)
(66769)
编号(64379)
资助(64125)
成果(54275)
(48500)
重点(47006)
(45396)
课题(44361)
(42931)
教育部(42232)
国家社会(42001)
(40854)
人文(40478)
期刊
(164977)
经济(164977)
研究(105049)
中国(68268)
(56105)
管理(47972)
(46280)
学报(45702)
科学(43781)
(37822)
金融(37822)
教育(36449)
大学(35116)
学学(32512)
农业(30934)
技术(28823)
财经(28553)
经济研究(27630)
业经(25058)
(24618)
问题(21800)
(21592)
国际(19543)
图书(18507)
(17942)
世界(17557)
技术经济(16964)
理论(16204)
统计(15727)
商业(14753)
共检索到515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佺  张诚  
专业服务跨国公司在市场进入初期,以质量信号作为歧异化战略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文章在分离均衡条件下对其质量信号的选择策略进行了研究。选择何种质量信号,受到服务成本差异程度、来自相邻市场的替代压力和重复购买性等因素的制约。如果专业服务跨国公司提供服务的替代程度较低时,高价格会成为最优的质量信号。相反,如果相邻市场对细分市场有一定的替代压力时,花费性广告更有可能作为质量信号出现。文章据此对专业服务跨国公司的未来的质量信号策略和市场渗透方式作出了预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世彬  伍翰林  
跨国公司大举投资中国市场,成为近年来我国甚至国际经济界、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个案和数据,总结和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六大特点和六大策略,认为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基本上是成功的,同时,也表明我国吸引利用外资政策是成功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冰洁  
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战略投资的基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愈来愈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历程中,其进入模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独资模式成为主导,并购趋势加强。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邱立成  于李娜  
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战略的基石,也是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溢出效应、当地竞争以及当地的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并提出几点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军华  田书军  
本文首先阐述BOP市场被忽视的原因;其次分析中国BOP市场的特征,并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分析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BOP市场时遭遇失败的现象及其原因;最后提出有效进入中国BOP市场的几条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勋  杨全发  
跨国公司选定一个投资目标国后,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进入策略。本文概括分析了三种进入策略:直接投资,合资和排他性许可,以及这些方式给跨国公司带来的投资利润和对东道国福利的影响。我们的分析表明,在东道国政府不加限制的情况下,较低的进入成本,跨国公司较大的成本优势,东道国较大的市场容量以及较高的贴现率水平都会促使跨国公司选择FDI作为其最优的进入策略。反之,许可方式会给跨国公司带来最大的投资利润。然而,在适当的所有权安排下,合资方式会给东道国带来最大的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丹辉  
随着我国利用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凭借其规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实现了对中国市场进入壁垒的突破与重建,进而对中国的产业组织结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跨国公司进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市场势力不断增强,产业控制程度提高,导致我国市场结构的二元级差有所增大。今后,我国应进一步规范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竞争行为,促使其在改善中国市场结构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冰洁  冯宗宪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熏吸收外商投资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研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多准则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各因素及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模式是独资,其次是合资和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楠  
竞争和垄断与产业规模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不考虑跨国公司进入条件下的产业组织政策,往往会出现在限制垄断的同时,也削弱竞争力的结果。因为跨国公司进入可能引起竞争与垄断的逆转,所以,提高传统的产业规模标准,慎重拆分现有规模较大的产业等,将是必要的产业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大建  
跨国公司一直极为关注我国石化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以及有关的经济和产业政策,以选择适当的进入时机和进入方式。石化产业由于其产业的特殊性,跨国公司在产业发展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也同样不可能没有跨国公司的介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瑞莉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不断增加,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本文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两方面分析跨国公司进入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和案例结合的方法分析得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可能会使市场结构趋于垄断,而且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跨国并购在我国的增加,还可能会出现新的垄断。为了防止跨国公司在我国因垄断地位而采取不利于市场竞争的行为,我国应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多渠道的引进外资和加强对跨国公司行为的监管,以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江永  王新华  
对于像汽车行业这样提供差异性产品的跨国公司而言,把差异性产品作为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研究对象比把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做法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出口和直接投资两种进入方式的利润函数。理论分析结论是跨国公司的高端产品往往选择出口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而中低端产品则选择直接投资的方式。用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数据进行的经验检验支持了本文理论分析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波  
中国市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成为当代跨国公司全球市场战略的重点。跨国公司凭借资本实力全面参与中国市场竞争以后,实施了本土化战略,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以专有技术换取产品市场,以品牌和文化占领当前消费市场,以创新与经营管理优势发掘潜在市场。跨国公司的中国市场战略,推动了其业绩的增长,对中国国内市场形势和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莫扬  
跨国公司是国际市场的重要经济主体 ,但由于有意识和大规模的交易活动 ,MNE已经改变了国际市场本身和影响了国际贸易。本文从跨国公司3种基本理论出发 ,将跨国公司简化为3种类型 ,并对这3类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齐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保护技术创新的一种措施的专利权逐渐异化为跨国公司市场竞争的工具。这种异化既是跨国公司有意推动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深化的反映。跨国公司专利战略的推行,以及将专利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趋势,使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技术水平有限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应对这种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做出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