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8)
- 2023(3754)
- 2022(2881)
- 2021(2786)
- 2020(1942)
- 2019(4653)
- 2018(4461)
- 2017(5787)
- 2016(4530)
- 2015(5083)
- 2014(5295)
- 2013(4291)
- 2012(3975)
- 2011(3665)
- 2010(3931)
- 2009(3168)
- 2008(2995)
- 2007(2781)
- 2006(2476)
- 2005(2338)
- 学科
- 教育(18661)
- 中国(10186)
- 管理(6987)
- 济(6512)
- 经济(6510)
- 教学(5981)
- 理论(5812)
- 业(4583)
- 学(3965)
- 发(3901)
- 发展(3698)
- 展(3576)
- 革(3389)
- 研究(3346)
- 改革(3211)
- 企(3208)
- 企业(3208)
- 政治(3194)
- 高等(3164)
- 思想(3161)
- 学校(2929)
- 思想政治(2915)
- 政治教育(2915)
- 治教(2915)
- 德育(2893)
- 学法(2844)
- 教学法(2844)
- 农(2825)
- 教育改革(2792)
- 财(2675)
- 机构
- 大学(54607)
- 学院(49907)
- 教育(26127)
- 研究(20923)
- 范(18646)
- 师范(18606)
- 师范大学(15572)
- 京(13184)
- 管理(11808)
- 职业(11363)
- 济(11273)
- 科学(11255)
- 经济(10746)
- 技术(10185)
- 教育学(10178)
- 理学(10069)
- 理学院(9819)
- 所(9670)
- 管理学(9455)
- 北京(9366)
- 管理学院(9326)
- 江(9141)
- 研究所(8774)
- 中国(8359)
- 中心(8156)
- 院(7828)
- 职业技术(7751)
- 教育学院(7487)
- 州(7211)
- 技术学院(6665)
共检索到87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海青
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是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主题,是民族教育的永恒追求。民族教育的"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是密切关联的,二者均不可忽视,也不可偏废。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都是系统性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战略选择、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等都与之密切关联,都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与发展特色的着力点。
关键词:
质量保障 特色发展 民族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永军
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是现代性的核心精神。作为人类自身精神再生产的教育,教人求真、使人向善是其根本,教育与理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理应将理性精神作为首要价值取向。当下的中国教育迫切需要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应当成为教育的永恒追求。
关键词:
理性精神 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大胜 王奕迪 楚琳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探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积极响应党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部署与新时代民族工作系列重大决策的实践导向与进路,本研究遵循“确立导向—强化关键—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从奠定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基调、铸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生命线、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三个维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稳固优先发展地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守中国特色之“正”、创高质量发展之“新”九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秉琦 贾鹏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它不仅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具体指标,更在深层次上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教育起点(机会)公平及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笔者认为,教育结果公平作为教育公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关注个体差异为前提而追求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的公平,是教育实质上的公平。对于大学而言,全面理解并着力实现教育结果公平,意义重大,当为永恒之追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丽英 王晴阳
研究梳理了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剖析了孕育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改革突破阶段、时代创新阶段的不同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代,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要锚定其价值方位,即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价值、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目标的经济价值和形成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的文化价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要以把握学科特点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以践行经世致用为原则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术体系,以传播中国声音为使命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话语体系,从而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新局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海青
民族教育研究要关注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要预测民族教育可能面临的问题,引领社会的发展;要紧贴民族教育实践,促进改革与发展;要加快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为创新民族教育理论作贡献;要遵守研究中的伦理道德规范,纯洁民族教育研究队伍;要力避服务意识的缺失、实践应用的缺失、理论研究的缺失、创新意识的缺失及伦理道德的缺失。民族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是多元的,要扎实开展民族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教育,切实履行民族教育研究的学术责任,扎实开展民族教育问题研究,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理论成果的应用,创新民族教育研究方法,规避民族教育研究成果的社会风险。
关键词:
民族教育研究 社会责任 实现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洪
生活在偏僻森林地区和山区的印度少数民族——表列部落,长期遭受隔离、剥削和欺压,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为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水平,通过立法、政策和发展计划等措施予以支持保障,使其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成果令人瞩目。
关键词:
印度 少数民族 教育 研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随着科技、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移民和原住民、少数民族的觉醒。以尊重争保持文化差异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000多个民族.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大多数原住民和少数民族无论在政治地位上、还是经济条件上都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语言、文化及其传统知识濒临消失。如何在全球一体化与国家一体化的双重背景下保持和发展原住民、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21世纪人类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承担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世界各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应有之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曲木铁西 黄秀华
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分类,是全面认识事物的前提。本文认为,对少数民族教育进行正确的分类,是科学界定少数民族教育概念的前提和基础;少数民族教育是由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和少数民族现代教育以及与少数民族教育相关的学科研究对象等构成的。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育 概念 分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孟立军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有赖于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当前有必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界限模糊、轻重不一、缺乏系统化研究和体系化研究的问题。民族教育理论研究要加强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制度、民族教育实践的"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研究。为此,要把握民族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建构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政策和民族教育制度框架体系和解决新时代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问题。要将民族教育理论个别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体系层面的研究,将民族教育实践的普遍研究聚焦为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将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般问题研究延伸到对未来的前瞻性研究。
关键词: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 理论话语体系 建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教育现代化,不用说,也是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任何实践者的实践背后都存在着某种理论的支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在教育学中,理论与实践是始终分不开的,教育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影响教育实践。因此,民族教育理论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换言之,民族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民族
关键词:
民族教育理论 教育现代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中 肖海燕
教育家陶行知受到"五族共和"论及民国时期边疆民族问题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主张维护国家统一、推进国内民族团结、尊重民族群众的民族地位及反对大民族主义的民族观。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系列民族教育思想。这些思想侧重在发展民族教育的作用、方针和教学语言等方面,其旨趣在提升各族民众的国家认同感、给予少数民族文化一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陶行知 民族观 民族教育思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傅坤昆
尽管合法进入英国的少数民族儿童都能在公立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但是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家庭聚居于中心城市,少数民族儿童多集中于中心城市的薄弱学校,同时由于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歧视态度和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特殊需求的制度性问题,低学业成绩和永久开除率高成为与少数民族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英国政府将推动教育公平的焦点放在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上,为此采取了多项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梅 苏德 江涛
应然价值预设关系到民族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对民族教育的一种理想化的方向指引。民族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可基于民族教育的存在价值、逻辑起点、本质属性和自身规律等维度来预设。它体现在对多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族群、对少数民族个体、对少数民族教育自身价值诉求的理性观照。应然的民族教育,应是一种推进国家认同、族间团结融合、文化创生的教育;是一种推进民族性格延续、民族文化革新、民族族群进步的教育;是一种推进少数民族受教个体"国家化"、"民族化"、"个性化"的教育;是一种凸显底色性、协统性、差异性的教育。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教育 应然价值 价值取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1.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1)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民族团结进步教育(4)新时代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5)民族地区教育扶贫(6)民族地区教育治理(7)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8)民族地区劳育2.民族高等教育研究(1)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民族高校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3)民族高校"双一流"建设(4)民族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5)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与创业(6)民族院校科研与学术治理3.民族基础教育研究(1)民族地区学前教育(2)民族地区中小学理科教育(3)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4)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5)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6)民族地区高中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