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3)
2023(7279)
2022(5915)
2021(5296)
2020(4351)
2019(9447)
2018(9224)
2017(15158)
2016(8755)
2015(9745)
2014(9055)
2013(7929)
2012(7039)
2011(6194)
2010(6474)
2009(5711)
2008(5580)
2007(5298)
2006(4459)
2005(3696)
作者
(21316)
(17936)
(17760)
(16825)
(11313)
(8397)
(7877)
(6705)
(6623)
(6404)
(5999)
(5936)
(5727)
(5496)
(5415)
(5383)
(5292)
(5220)
(5214)
(5186)
(4490)
(4436)
(4285)
(4088)
(4083)
(3962)
(3928)
(3901)
(3558)
(3552)
学科
管理(30023)
(28894)
(24328)
企业(24328)
(22372)
经济(22360)
技术(14698)
中国(11645)
技术管理(11347)
教育(8804)
(8772)
理论(8270)
业经(7681)
教学(7635)
方法(7331)
农业(6787)
(6212)
数学(5593)
地方(5569)
数学方法(5493)
学法(5165)
教学法(5165)
研究(5011)
(4981)
(4775)
工作(4775)
产业(4742)
(4382)
银行(4368)
学理(4300)
机构
大学(107618)
学院(107408)
管理(41639)
(38975)
经济(38041)
理学(35762)
理学院(35404)
管理学(34732)
管理学院(34521)
研究(32922)
中国(22781)
(21999)
科学(18913)
(18068)
(17874)
(16999)
师范(16867)
中心(15075)
技术(14973)
(14707)
业大(14668)
(14505)
(14093)
财经(13732)
北京(13716)
研究所(13287)
教育(13219)
职业(12768)
师范大学(12749)
(12699)
基金
项目(73819)
研究(60845)
科学(59095)
基金(49099)
(41444)
国家(41018)
社会(37141)
科学基金(36713)
社会科(35157)
社会科学(35148)
(33360)
教育(31599)
(26339)
基金项目(26187)
编号(25900)
(22540)
成果(21874)
自然(21719)
自然科(21328)
自然科学(21324)
自然科学基金(20970)
课题(20162)
创新(19811)
资助(17835)
重点(17178)
(17129)
(16625)
项目编号(16263)
规划(16007)
(15336)
期刊
(42901)
经济(42901)
研究(33870)
中国(33183)
教育(31432)
管理(18872)
(14420)
学报(13566)
技术(13383)
科学(12791)
(12741)
大学(11603)
学学(9533)
职业(9444)
图书(9174)
农业(9080)
科技(8674)
业经(7624)
(7347)
论坛(7347)
(7058)
金融(7058)
书馆(6837)
图书馆(6837)
经济研究(6713)
高等(6639)
财经(6559)
技术经济(6130)
(6103)
(5842)
共检索到168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烈云  
衡量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能否有一批高等院校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而评价一所高校的先进与否,看师资队伍、学术氛围、科研产出、学科优势,更要看能否培育出一流的人才,特别是具有思辨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是基础,"特色"是导向,"创新"是核心,只有不断改革教育教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二勇  
创新人才缺乏是我国协同创新的瓶颈性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并最终推进协同创新。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国防创新、服务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该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为此,要重视基础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投入;改革高校学科的结构、形态、组织方式,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改革体制,促进科研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宁  陈伟  张园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如何依托协同创新,面向社会需求,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造就一批学术英才和创新高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和课题。这需要构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理  韦成龙  
动力机制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深层次问题,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是突破既有人才培养模式赖以延续的利益格局,打破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解放教育生产力,通过重塑高校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导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动力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火英  葛海燕  龚强  周选围  刘杨  
全球化经济对"种业"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体系建设在农业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优化"种业"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体系出发,通过组建教学团队、主编教材、创建课程网站、全程推进教学改革、多维设计实践教学等环节,致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旦  
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支撑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深化高等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实施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应加快理念转变、加强课程建设、重视师资培养、完善资源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钢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思考、倡导和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了。20多年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主体的高等院校,一直在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但成效并不明显,其中的关键既在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更在于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展开研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庆华  
固本强基既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也重视将中学基础教育和大学的本科教育两者的有机衔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育的基础性、引领性、奠基性作用对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战略"和"十二个强国"都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石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政策空转、异化与固化困境的严峻考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借助生态学、心理学、移动互联等视角来交叉审视,高校、政府、企业应从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坚持社会需求的根本导向,立体化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多渠道、分层次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智慧型创新人才,合力推动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德忠  
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工程。本文回顾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对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制约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并从强化创新观念、对高校进行科学分层与定位、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创新人才培养规模等方面提出初步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荣华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要求高校教育为之培养它所需的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高校教育技术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全面改革。具体措施是 :( 1)更新传统教育技术手段 ,创新现代教育技术 ;( 2 )实现电化教育 (国际上称教育技术 )的四个转变 ,即观念转变、教育功能转变、教育知识结构的转变和教育组织结构的转变 ;( 3)开创教育技术新模式 ,为高校教育技术扩大生存空间 ;( 4 )发动和依靠教师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确辉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总体来看,高校创新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学生还普遍存在着知识面不宽、专业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缺乏发展的后劲。这与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课程体系不完善关系密切。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课程改革应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可  杨萌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要完成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必须从多维的角度出发,改革优化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等,确立正确的办学目标,从整体上推进高校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梅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价值引导、激发创新意识、强化创造感、坚定创新意志,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确立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思想理念,从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和拓展教育载体等方面来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