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0)
2023(11715)
2022(9909)
2021(9108)
2020(7861)
2019(17689)
2018(17365)
2017(33529)
2016(17862)
2015(19810)
2014(19702)
2013(19328)
2012(17829)
2011(16129)
2010(16190)
2009(14798)
2008(13841)
2007(11822)
2006(10361)
2005(9418)
作者
(49311)
(41574)
(41155)
(39373)
(26474)
(19747)
(18773)
(16070)
(15873)
(14719)
(14186)
(13897)
(13265)
(12987)
(12775)
(12701)
(12264)
(11933)
(11926)
(11881)
(10373)
(9918)
(9896)
(9633)
(9451)
(9219)
(9107)
(8727)
(8428)
(8053)
学科
(91977)
经济(91883)
管理(51145)
(45665)
(37795)
企业(37795)
方法(37338)
数学(33601)
数学方法(33153)
地方(20367)
中国(20147)
(19367)
(18055)
(17678)
业经(16528)
(14626)
地方经济(13409)
农业(12296)
(12059)
贸易(12050)
(11947)
银行(11929)
(11897)
金融(11896)
环境(11854)
(11687)
(11648)
财务(11639)
财务管理(11611)
(11548)
机构
大学(252385)
学院(248835)
(113324)
经济(111245)
管理(97110)
研究(85252)
理学(83842)
理学院(82969)
管理学(81575)
管理学院(81089)
中国(64319)
(51345)
(50691)
科学(49636)
(41298)
财经(40634)
中心(40373)
研究所(37459)
(37312)
(37010)
(36719)
经济学(36550)
业大(34209)
经济学院(32634)
(32565)
师范(32260)
北京(31816)
(30628)
财经大学(30424)
(29048)
基金
项目(169475)
科学(135554)
基金(126184)
研究(123346)
(109489)
国家(108637)
科学基金(94529)
社会(81874)
社会科(77849)
社会科学(77834)
基金项目(66153)
(64385)
自然(60404)
自然科(59070)
自然科学(59053)
自然科学基金(58001)
教育(57460)
(54692)
资助(51824)
编号(47896)
成果(38703)
(38636)
重点(38098)
(36660)
(35238)
国家社会(35032)
教育部(33972)
创新(33077)
人文(32949)
科研(32916)
期刊
(123702)
经济(123702)
研究(77002)
中国(45959)
(40005)
管理(37373)
学报(36601)
科学(34382)
(32332)
大学(29045)
学学(27112)
教育(24994)
(24254)
金融(24254)
技术(23409)
农业(21724)
财经(21203)
经济研究(21070)
(18413)
业经(17325)
问题(15971)
技术经济(13661)
统计(13166)
(12088)
图书(12043)
理论(11880)
世界(11784)
(11676)
(11380)
(10875)
共检索到373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为国  盛逖  
对我国不断变大的居民收入差距,有人根据库兹涅茨提出的关于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倒U型”假说,认为无需政府干预。美国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后收入差距变小的趋势,是库兹涅茨假说提出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美国“大萧条”后一段时间经济史的考察,发现美国那段期间收入差距变小恰恰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据此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库兹涅茨假说作为一条经济规律来看待,为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应对我国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进行强力干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正升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纵观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EKC存在一些缺陷:经济发展能自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存在缺陷;环境与经济之间并非简单的单向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动态关联效应;实证研究结论的脆弱性使得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很大的质疑;从全局和长期来看,EKC的存在性受到很大的质疑。同时指出EKC假说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对于协调解决环境-经济问题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剖开经济-环境"黑箱"去探寻EKC曲线背后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颖  
库兹涅茨假说自产生以来, 在国际学术界影响非常广泛, 我国也有许多学者运用这一理论解释我国改革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但笔者以为, 库兹涅茨假说一直是存在着争议的, 其稳定性和代表性并非是十分确定的。因此, 由这一假说而得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完全是经济增长的必然产物, 政府对此不必担心这样结论未免有失偏颇, 据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有关思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红利  王菁娜  
库兹涅茨倒"U"曲线是对发达国家经验的总结,在欠发达国家中没有得到实证检验,当今欠发达国家如果重复发达国家以往的模式将是非常危险的。不平等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国家积累不足,同时带来了强大的政治压力,阻碍经济的长期增长绩效;富人的消费以奢侈品为主的消费结构制约了社会生产结构和非熟练劳动力需求,从而导致初始不平等的自我强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代海涛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粗略地揭示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倒U形关系。但除倒U形状之外,EKC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还可能出现其他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转折点以及达到转折点的时间跨度。在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修正的前提下,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探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安林  黎军  
本文以收入差距静态缩减规律为基础,建立"库兹涅茨假说"的连通 器模型,以经济学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模型参数系统分析,并作为制定收入差距 政策的导向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孙忠英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假说,是用于研究经济发展(收入)与环境关系而设计的一种模型和方法。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找突破EKC拐点的发展路径。影响经济与环境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和国民素质等因素有关。在运用EKC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产业转型,积极主动地治理环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加快环保项目的研究和转化,从技术上突破环境治理的难题。建立一套科学的环境政策机制和监管制度,从机制、制度上保障环境质量的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根尧  盛龙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符合中国的情况,一直是环境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首先运用曲线拟合法分析了1986~2009年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接着运用多元回归法探讨了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在样本期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验证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同时研究发现,浙江省在污染量上升阶段规模因素起主导作用,在污染量下降阶段技术因素起主导作用,而结构因素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目标和各种经济政策措施时,要由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向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转变,以降低规模因素对环境质量的恶化作用,同时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科技投资,以加强结构和技术因素对环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宁  李娜  
本文首先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的基础上,对上海市1981-2007年的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上海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的关系并不唯一;接着又采用因素分解法对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排放量增长阶段,经济总量的增加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在排放量下降阶段,技术进步起到了主导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对排放量降低的贡献相对较小。文章最后对上海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本文运用1996—200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污染排放在内的6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指标以及估计方法的选取。就本文选取的部分污染指标(工业废水排放、二氧化硫排放)而言,也存在以相对低的人均收入水平越过环境倒U型曲线转折点的可能。并且,包括人口规模、技术进步、环保政策、贸易开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在内的污染控制变量分别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起着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恒  龚六堂  邹恒甫  
本文运用一个政治经济模型,研究在财政支出同时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同时进入总生产函数和代表性个人的效用函数时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在经济均衡时,增长率与税率呈倒U型关系。随着税率增加,经济增长率先升后降;在政治均衡时,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实际资本税率就越高,因此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万平  袁晓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9.8%的经济持续增长举世瞩目,然而对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却存在着诸多争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是对环境-收入关系研究的经典表述,可以直观地展现环境与收入变化的关系。在前人研究EKC时运用单一或多个单一指标测量污染程度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基于1982~2006年中国6类环境污染物,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出代表我国整体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污染指数,利用协整检验来研究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及其"本土化"特征,发现与一般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中国综合环境污染模型呈"正U"型,以21世纪初为分界点,之前环境污染水平不断下降,之后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玉柱  
以库兹涅茨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不同国家(地区)基尼系数和各阶层间收入差距以及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美、日两国国民收入分配情况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具体走向,验证了倒"U"型假说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存在。认为政府部门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适时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吴冠岑  郭玉燕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并进行验证。研究方法: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常规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结果均显示,中国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验证了"耕地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且当经济增长质量(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达到1.4087时,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逐渐减小;区域间的耕地非农化确实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即相邻地区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动1%,会导致本地区耕地非农化数量平均变动0.1627%。研究结论:系统地识别、评估区域间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联动性,对于促进区域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晓兰  鄢哲明  武永义  
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选用1995—201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广义可加模型,研究分析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关系以及其形成机制和区域差异。结果显示:(1)在全国层面上,伴随着经济发展,碳排放轨迹表现为单调递增形态,而非传统的EKC假说所描述的"倒U型";(2)规模效应与碳排放显著正相关,技术效应显著地促进了碳减排,组合效应不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且由于规模效应主导了碳排放变动,因此形成了中国单调上升的二氧化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3)不同区域的碳排放轨迹存在差异,与其他地区相比,煤炭资源丰裕地区的CKC曲线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单调上升形态。本文政策含义是中国低碳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