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2)
- 2023(6474)
- 2022(5415)
- 2021(4956)
- 2020(4039)
- 2019(8972)
- 2018(9037)
- 2017(16688)
- 2016(8660)
- 2015(9231)
- 2014(8932)
- 2013(8880)
- 2012(8250)
- 2011(7340)
- 2010(7496)
- 2009(7249)
- 2008(7126)
- 2007(6942)
- 2006(6155)
- 2005(5355)
- 学科
- 业(33702)
- 济(33538)
- 经济(33393)
- 管理(31679)
- 企(30898)
- 企业(30898)
- 技术(14585)
- 方法(14047)
- 中国(12397)
- 技术管理(11468)
- 业经(10746)
- 理论(10272)
- 农(10164)
- 财(9179)
- 数学(9098)
- 数学方法(9033)
- 学(8238)
- 和(8183)
- 教育(7581)
- 制(6914)
- 农业(6887)
- 劳(6044)
- 劳动(6026)
- 务(5804)
- 财务(5791)
- 财务管理(5786)
- 策(5619)
- 企业财务(5545)
- 银(5427)
- 银行(5417)
- 机构
- 大学(127274)
- 学院(125551)
- 济(51098)
- 经济(50130)
- 管理(49094)
- 理学(42204)
- 理学院(41756)
- 管理学(41220)
- 管理学院(40943)
- 研究(38538)
- 中国(28693)
- 京(25468)
- 财(25351)
- 科学(22133)
- 财经(20106)
- 江(20084)
- 范(18518)
- 师范(18382)
- 所(18353)
- 经(18113)
- 中心(17235)
- 研究所(16283)
- 经济学(16064)
- 北京(15752)
- 州(15653)
- 农(14989)
- 财经大学(14790)
- 业大(14729)
- 师范大学(14698)
- 经济学院(14243)
- 基金
- 项目(79803)
- 科学(65239)
- 研究(62682)
- 基金(58495)
- 家(49357)
- 国家(48834)
- 社会(43542)
- 科学基金(43404)
- 社会科(40044)
- 社会科学(40031)
- 省(32290)
- 基金项目(30725)
- 教育(29919)
- 划(26622)
- 自然(25720)
- 自然科(25219)
- 自然科学(25217)
- 编号(24933)
- 自然科学基金(24844)
- 创(23114)
- 成果(21612)
- 资助(21425)
- 创新(20348)
- 部(17939)
- 课题(17796)
- 重点(17785)
- 国家社会(17493)
- 发(16433)
- 教育部(16273)
- 制(16206)
共检索到195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社会劳动价值论”者编造的“确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消除马克思价值论的矛盾”论没有发展马克思价值论 :它纯属虚构 ,它确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不能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犯了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陷入庸俗价值论的错误。避免上述错误 ,要有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正确研究方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莉霞 刘振彪 庞任平 苏宁华 刘宏 张文璋 尚卫平 夏南新 周渭兵 张金明 陈武平 邱雅 黄耀军 孙国雄 常宁 张建华 李少斌 黄瑞庆 徐明生 朱小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物化劳动在创造使用价值过程中能发挥生产性的作用 ,是实现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物质条件 ,但它不能创造价值 ,成为价值的源泉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也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那种认为物化劳动可以创造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的说法是缺乏理论根据的。
关键词:
物化劳动 活劳动 劳动生产率 劳动价值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钱伯海 王莉霞
笔者在多篇拙文中,讲过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在企业则表现为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本刊和其他报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对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其中有的学者如宋则行、李定中、陈德华等同志,虽然也提出商榷和批评,但出于同志间的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国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社会劳动价值论”者抛弃了马克思的价值转移理论。既误解了马克思价值转移理论的基本内容 ,也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资料价值如何被转移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不能认为马克思可能不批判“斯密教条” ,因为马克思不可能确认过“社会劳动价值论”者编造的劳动 (v +m)价值论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并没有确认劳动 (v +m)价值论 ,马克思不是建立劳动价值理论有失误 ,才批判“斯密教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社会劳动价值论”者否定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判 ,是错误的。因为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社会年产值不等于社会年净产值 ,不能否认斯密混淆上述两者 ;斯密没有对收入价值论作科学的论证和解释 ,没有科学论证社会年产值等于社会年净产值 ,不能否认斯密犯了马克思批判的混淆上述两者的错误。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斯密教条” 收入价值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振羽
作者认为,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论",误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本文仅就关于创造价值的社会劳动的解释以及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社会劳动的问题,提出质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振羽
作者认为,生产资料参与创造价值论误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其中包括:误解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忽视马克思的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理论;误解马克思的价值本质理论。此外,还误解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误解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理论,误解马克思的总体工人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理论,忽视了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过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社会劳动价值论”的生产资料创造剩余价值论应被否定。因为它误解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体系——误解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理论 ,误解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本质论 ,误解了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理论 ,放弃了马克思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理论。既然生产资料剩余价值论误解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体系 ,放弃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就不能发展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生产资料剩余价值论者还否定了马克思发现理论 ,将其说成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所作的推理。这种看法误解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忽视了研究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是批判地继承古典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不...
关键词:
马克思 剩余价值 理论体系 本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宏图
一、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主义有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所体现的方法是进化论的。这个表述当然是不甚确切的,但却也道出了马克思方法论的实质:他把社会形成看成是演进的,那么构成社会的一切基质,比如,商品、货币、资本乃至生产方式无一不是演进的。熊彼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乐群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社会状况虽与马克思所处的社会发生了众多变化,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旧未被动摇。因此,在智能时代,我们应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分析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坚定人的主体地位,积极应对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就业问题,顺应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变革,促进经济的稳定向好发展。
关键词:
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 劳动价值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璐
智能革命驱动下的“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等“无人化”生产使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数量不断减少,而企业所获利润却不断增加,所形成的活劳动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却在不断增加的这种“此消彼长”的矛盾,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无人化”生产中的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无人化”生产中人的活劳动始终在场、“无人化”生产中物化劳动的价值转移这几个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可以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依然可以解释“无人化”生产这一经济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