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3)
2023(2554)
2022(2181)
2021(1850)
2020(1704)
2019(3886)
2018(3762)
2017(8420)
2016(4336)
2015(5204)
2014(5033)
2013(5196)
2012(4928)
2011(4471)
2010(4455)
2009(4039)
2008(3925)
2007(3420)
2006(2831)
2005(2385)
作者
(11400)
(9568)
(9454)
(9105)
(6463)
(4656)
(4338)
(3711)
(3687)
(3459)
(3415)
(3285)
(3040)
(3038)
(2965)
(2865)
(2850)
(2777)
(2772)
(2762)
(2384)
(2337)
(2291)
(2210)
(2205)
(2152)
(2045)
(1971)
(1898)
(1877)
学科
(27426)
经济(27397)
方法(18901)
数学(18186)
数学方法(18143)
(15215)
管理(13874)
(11667)
企业(11667)
中国(7255)
(7039)
(5405)
(4754)
贸易(4754)
(4692)
财务(4692)
财务管理(4681)
(4600)
企业财务(4583)
地方(4009)
农业(4005)
(3699)
金融(3699)
业经(3644)
(3333)
技术(3160)
(3089)
银行(3089)
(2892)
(2676)
机构
大学(67586)
学院(66300)
(34305)
经济(33912)
管理(28706)
理学(25832)
理学院(25648)
管理学(25434)
管理学院(25302)
研究(17804)
(16073)
中国(13816)
财经(13680)
(12659)
(12457)
经济学(12395)
经济学院(11533)
财经大学(10428)
中心(8877)
商学(8876)
商学院(8823)
(8792)
经济管理(8120)
科学(7784)
(7701)
业大(7634)
金融(7582)
北京(7580)
(7371)
(7206)
基金
项目(45613)
科学(37807)
基金(36233)
研究(34032)
(29933)
国家(29706)
科学基金(27139)
社会(24762)
社会科(23725)
社会科学(23722)
基金项目(19033)
教育(16848)
(16546)
自然(16508)
自然科(16192)
自然科学(16190)
自然科学基金(15960)
资助(15869)
(13727)
编号(12546)
(11839)
教育部(11114)
国家社会(10933)
人文(10796)
成果(9996)
重点(9832)
大学(9811)
(9539)
社科(9209)
(9175)
期刊
(30562)
经济(30562)
研究(19287)
(12103)
管理(9729)
中国(9276)
财经(7878)
(7619)
金融(7619)
学报(7458)
科学(7000)
(6663)
大学(6652)
学学(6349)
经济研究(5829)
(5332)
技术(5312)
教育(5008)
问题(4648)
(4477)
统计(4457)
业经(4180)
(3932)
技术经济(3931)
决策(3633)
商业(3566)
农业(3399)
理论(3233)
财经大学(3206)
国际(3041)
共检索到88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建  
伴随临时就业的增长,人们逐渐认识了这种就业形态固有的优势和局限性。本文概述国外学者对临时就业的概念、范围和特征的界定,归纳和评价他们对临时就业的现状、成因和趋势的分析,探讨临时就业问题研究的有关争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高  张行  
临时性就业比重的增加促使了失业群体选择就业状态时预期效用的波动,相关研究表明临时性合同对于雇佣双方都产生正效用(少数为负效用)。为证实临时性就业对就业状态的效用,文章利用A省的20000个失业个体数据①,构建竞争性风险模型对其就业渠道的选择进行了剖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时性就业是失业群体最愿意选择的就业方式,但这种偏好受到个体特征、政府政策和岗位特征等要素的影响。临时就业的持续性增加了个体搜寻持久工作岗位的概率,但由于裁员而处于失业状态的个体会因为"就业信心"降低而继续选择临时性就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红阳  邵敏  
如何利用临时性就业保持劳动力市场弹性的同时保持就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研究了临时性就业对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控制相关的个体特征及其所在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和城市特征后,临时性就业会使得个体的小时平均工资收入显著减少约18.05%,且这一负向作用在考虑指标度量稳健性、户籍、不同年份数据及分行业子样本检验等情形下仍然稳健。(2)在控制样本选择性偏差和可观测控制变量影响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临时工与正式工之间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文雯  
所谓临时使用土地,是指因建设项目和地质勘查需要在不超过两年的短时间内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行为。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为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供求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各地还常把按长远规划不宜兴建永久性建筑物而短期内(如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中林  孙小静  
在创新创业浪潮和"互联网+"背景下,更多企业和组织通过组建临时团队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临时团队固有的脆弱性与任务短期性存在矛盾,影响团队成员间的信任,从而导致团队绩效低下。以临时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归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实验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在临时团队中,快速信任、团队凝聚力均对团队绩效有正向影响,并且团队凝聚力在快速信任与团队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最后,从沟通机制、团队意识、团队能力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悉廉  杨齐祺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推进,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多,为主体工程服务的临时用地需求也随之增加。高质量地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及时做好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科学、合理编制复垦方案,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多次参与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论证、评审工作,总结出几个常见的重要问题。常见问题临时用地选址不科学。大部分复垦方案都能提及临时用地选址的必要性,但往往论述不够充分,选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够,暴露的问题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谭民  陈曦冉  
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滥用“协商一致”原则导致上诉机构停摆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受到重创。世界需要一个运行正常的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以阻止世界贸易环境重回GATT时期。《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是针对目前上诉机构危机提出的解决方案,其除了在上诉机构瘫痪期间临时代替上诉机构职能的临时性外,还可在上诉机构恢复后作为上诉机构的补充制度,分担上诉机构的压力。现行的《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基础运行框架仅限于满足临时性需要,若将其作为上诉机构的长期补充程序,需要对争端解决机制、与上诉机构衔接、仲裁员机制、上诉机构报告与仲裁裁决适用机制进行构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永安  
临时用地是指工程建设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在施工或者勘查完毕后不再需要使用的国有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包括临时使用建筑或者其他设施使用的土地。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由此可见,临时用地与永久性用地的本质区别是使用后必须予以复垦。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临时用地量十分可观,多数项目在永久用地的18%左右。对土地管理部门来讲,对此不加以管理,土地资源可能会严重浪费。对项目业主来讲.如果不加以管理,一方面项目验收难以通过,另一方面造成建设成本增加。因此,在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艳  
对于用人单位的临时性工作安排,应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量,若会使劳动者既得利益或可得利益受到重大损害,或该安排在劳动合同中完全无法预见,则属于劳动合同变更,劳动者有权拒绝。而对于没有损害劳动者重大利益的临时性工作安排,劳动者若无正当理由拒绝的,则构成一般违反规章制度;但因此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则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伟  李乐  
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组织形式,临时性组织受到众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临时性组织的内涵,介绍了临时性组织的类型,并从封闭和开放两个视角对现有的临时性组织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析,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婷婷  
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稳定市场价格、合理配置资金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是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的重要支撑,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国家对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政策干预,其中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影响显著。本研究结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视角,以玉米期现货价格数据为基础建立VECM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期货市场,并单向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随着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消除,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中贡献度有所提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通过推动资产定价市场化、加强期现货市场关联性、提高商品定价国际话语权、鼓励机构投资降低投机性四方面策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婷婷  
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稳定市场价格、合理配置资金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是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的重要支撑,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国家对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政策干预,其中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影响显著。本研究结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视角,以玉米期现货价格数据为基础建立VECM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期货市场,并单向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随着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消除,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中贡献度有所提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通过推动资产定价市场化、加强期现货市场关联性、提高商品定价国际话语权、鼓励机构投资降低投机性四方面策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