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5)
2023(15768)
2022(13153)
2021(12046)
2020(10088)
2019(22897)
2018(22689)
2017(43485)
2016(24021)
2015(26867)
2014(26773)
2013(26303)
2012(23742)
2011(21490)
2010(21053)
2009(19084)
2008(18610)
2007(16091)
2006(14052)
2005(12215)
作者
(72012)
(59978)
(59582)
(56525)
(37998)
(28761)
(26945)
(23587)
(22773)
(20991)
(20262)
(20209)
(19106)
(18726)
(18414)
(18412)
(18236)
(17909)
(17170)
(17043)
(15130)
(14600)
(14597)
(13501)
(13479)
(13200)
(13189)
(13141)
(11967)
(11892)
学科
(94461)
经济(94366)
管理(65180)
(63090)
(50730)
企业(50730)
方法(45085)
数学(39052)
数学方法(38680)
(26847)
(25849)
贸易(25837)
(25080)
中国(25030)
业经(21969)
(21835)
(21760)
地方(18811)
农业(17913)
理论(15940)
(15176)
技术(14871)
环境(14612)
(14062)
(13986)
财务(13916)
财务管理(13895)
(13164)
银行(13090)
企业财务(13062)
机构
大学(343112)
学院(340995)
(136191)
经济(133441)
管理(131985)
研究(117421)
理学(115484)
理学院(114200)
管理学(112040)
管理学院(111476)
中国(84820)
科学(76201)
(72823)
(65258)
(60325)
业大(58119)
(57938)
研究所(55758)
农业(51834)
中心(51819)
(48283)
财经(47806)
北京(45306)
(43696)
(43662)
师范(43136)
(42481)
经济学(41123)
(39110)
经济学院(37429)
基金
项目(242467)
科学(188457)
基金(175635)
研究(169846)
(156665)
国家(155419)
科学基金(131553)
社会(106676)
社会科(101142)
社会科学(101116)
(94424)
基金项目(93579)
自然(88072)
自然科(86039)
自然科学(86011)
自然科学基金(84464)
(80256)
教育(77360)
资助(72248)
编号(67746)
重点(54872)
成果(53417)
(52429)
(51520)
(50163)
科研(47106)
创新(46901)
课题(46677)
计划(45912)
大学(44289)
期刊
(140237)
经济(140237)
研究(96146)
学报(64075)
中国(59144)
(59013)
科学(54967)
大学(47458)
管理(46066)
学学(45054)
(41419)
农业(40965)
教育(33953)
技术(27478)
(27416)
金融(27416)
经济研究(23878)
业经(23663)
财经(22600)
(21591)
问题(19940)
(19312)
(18744)
科技(17879)
业大(17592)
(17486)
图书(17019)
国际(16127)
技术经济(16048)
理论(15675)
共检索到482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先锋  李璠璠  陈钰  刘晴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货物贸易自由化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有文献对贸易自由化与可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鲜有文献关注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问题。笔者基于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分析了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并利用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竞争效应的效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瑞琴  
服务贸易具有很多区别于货物贸易的特点,这些特点引发了我们对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对一国经济长期增长差异性问题的思考。根据理论分析,本文认为服务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拉动效应、较强的技术外溢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就业效应等,都使得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货物贸易。然后,本文选取中国作为代表进行了协整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的推理。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通过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的升级,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健康、持续的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严伟涛  庄尚文  
文章基于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等合并数据,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实证研究了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一方面,进口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最终能够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小。另一方面,中间产品进口贸易自由化不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最终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下降,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成  刘斌  
本文采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在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后,本文发现:(1)无论是对出口企业还是内销型企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会降低企业就业人数;(2)贸易自由化能够增加出口企业的就业,而贸易保护能够给内销型企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3)对于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资本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增强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而对于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会减弱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4)面对贸易自由化,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就业人数调整到理想数量,并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调整速度要高于资本密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平  黄勇  
文章使用2002—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克服内生性后,结果仍旧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技术溢出、资源重置是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影响渠道,而进口竞争起到了遮掩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在开放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更强;在农产品关税调整时期(2002—2010年),进口竞争起到了较强的遮掩作用,在农产品关税较为稳定的时期(2011—2019年),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更强,进口竞争的遮掩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惠好  苏振天  
本文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探讨经济结构性因素对中长期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我们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TN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在贸易品国际市场定价条件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30多年来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的特征事实,实证分析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嵩龄  
国际贸易的最基本特征是: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享用由其他国家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广义地看,这种享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中最通常的方式是其他国家的商品与服务向这一国家输运。这就是现时所定义的、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然而,这种享用还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实现,即这一国家的消费者在他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的提供国实现对它们的享用。这一方式虽与现时占据主流的传统贸易方式不同,但它同样符合国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晓玲  高一鸣  
本文依据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RCEP框架下影响中国货物贸易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结果得出货物贸易自由化阻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情况、运输距离、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差异、港口设施质量和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等,最后为中国在RCEP框架下进一步发展货物贸易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毅  尹翔硕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大型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将贸易自由化分为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同时采用半参数估计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克服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即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的"正向效应"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的"负向效应"。在区分企业出口状态、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大小之后,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会对不同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关税减免的情况下,非出口企业从贸易自由化中的受益要大于出口企业,私营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才波  
观测CEPA实施4年来香港和广东贸易流量变化,运用引力模型研究广东和香港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并对CEPA实施后区内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CEPA的建立在货物贸易方面并未对广东产生明显影响。原因一方面在于CEPA的优惠贸易安排主要针对香港原产地产品,对于内地货物贸易影响很小,更积极的意义在于服务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另一方面香港的转口贸易所占比重相当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由贸易区功能的发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贵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外汇管理政策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从2012年起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取消逐笔核销,建立起了“总量核查、动态监测、分类管理”的新监管体系,经常项目外汇业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然而,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注册不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名录登记的企业(以下简称不在名录企业)到异域(跨地区)开展跨境口贸易(主要是出口贸易),规避外汇监管,
关键词: 外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威  丁一兵  关然  
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考察进口复杂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测算中国进口复杂度和进口密度,实证检验中国进口贸易结构对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进口复杂度的提升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对技术效率影响不明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内,中国进口复杂度的提升并没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对技术效率为负向影响;无论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内,中国进口密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为正向显著。因此,中国应依托国内的消费市场,重点调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结构,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造业进口,以此带动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剑平  鄂永健  
在同时考虑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实际汇率贬值会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会减少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按照理论分析的结果,文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两部门实际工资及就业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显著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汇率变动不敏感,而两部门的实际工资和实际汇率之间则都没有协整关系存在。进一步检验发现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在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结构也没有影响。总的结论认为,即使考虑到非贸易部门,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整个就业也是不利的,而贬值有利于整个就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转型时期对内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特殊产物,而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施行了以削减关税税率为主要内容的贸易政策改革,贸易自由化程度日益加深。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要素市场扭曲不仅抑制了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显著地降低了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持续的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并且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  宋文飞  韩先锋  魏轩  
基于2004~2012年工业中33个细分行业样本数据,对贸易自由化对就业影响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生产率已经达到"饱和"。但从总体上来看,生产率对就业的扩大效应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在这一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下,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总体上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同时,工资上升促进了就业;释放"结构红利"促进生产率提升是解决就业矛盾的根本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