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6)
- 2023(5825)
- 2022(4752)
- 2021(4371)
- 2020(3581)
- 2019(8010)
- 2018(7609)
- 2017(15900)
- 2016(8398)
- 2015(9046)
- 2014(8870)
- 2013(9007)
- 2012(8290)
- 2011(7495)
- 2010(7243)
- 2009(6566)
- 2008(6626)
- 2007(5787)
- 2006(4889)
- 2005(4561)
- 学科
- 济(33352)
- 经济(33313)
- 管理(24578)
- 业(23598)
- 税(21639)
- 税收(20206)
- 收(20033)
- 企(19286)
- 企业(19286)
- 方法(17836)
- 数学(16510)
- 数学方法(16381)
- 财(15148)
- 务(8337)
- 财务(8331)
- 财务管理(8324)
- 中国(8235)
- 企业财务(8052)
- 农(7296)
- 贸(7154)
- 贸易(7151)
- 易(7020)
- 制(6303)
- 学(6276)
- 融(6222)
- 金融(6222)
- 业经(6071)
- 银(5924)
- 银行(5917)
- 财政(5696)
- 机构
- 大学(118044)
- 学院(117084)
- 济(53744)
- 经济(52835)
- 管理(43208)
- 研究(39361)
- 理学(37840)
- 理学院(37442)
- 管理学(36871)
- 管理学院(36654)
- 财(32910)
- 中国(31355)
- 财经(25355)
- 经(23227)
- 京(22972)
- 科学(22519)
- 所(19895)
- 财经大学(19215)
- 经济学(18982)
- 中心(17827)
- 研究所(17719)
- 农(17647)
- 经济学院(17523)
- 江(16347)
- 业大(15629)
- 融(14280)
- 北京(14242)
- 金融(14090)
- 农业(13971)
- 院(13712)
- 基金
- 项目(79683)
- 科学(63808)
- 基金(61913)
- 研究(55062)
- 家(54904)
- 国家(54532)
- 科学基金(47036)
- 社会(38257)
- 社会科(36704)
- 社会科学(36697)
- 基金项目(32081)
- 自然(30448)
- 自然科(29878)
- 自然科学(29870)
- 自然科学基金(29387)
- 省(28373)
- 资助(26417)
- 划(24791)
- 教育(24645)
- 编号(20037)
- 部(18647)
- 重点(17748)
- 国家社会(17455)
- 性(17012)
- 创(16636)
- 教育部(16380)
- 成果(16290)
- 发(15821)
- 创新(15742)
- 科研(15652)
共检索到172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吴强华
本文试图考察减税对中国总需求的短期影响。文中分析表明,由于流动性约束存在,因而李嘉图等价定理不成立,暂时性减税能够影响总需求。通过利用中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消费支出适合作为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规模变量;在此基础上的校准和计算则进一步说明,减税可能通过增加货币需求而紧缩总需求。本文隐含的政策意义是,减税在中国并不能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
关键词:
减税 流动性约束 货币需求 李嘉图等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晓芳 毛彦军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下,基于一个动态随机模型探讨了代理人消费流动性约束下的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效应,得到下列结论:资产价格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影响代理人的消费。以利率为操作目标的最优货币政策应对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而其反应强度依赖于受流动性约束的代理人所占的比重。由于资产价格波动导致了流动性约束的时变性,最优利率规则对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波动的最优权重也具有时变性。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央行对房价和股价波动的利率调整具有时变性,以及此次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显现的这种时变性特征,与本文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崇明 黄燕辉
本文从消费者流动性约束差异的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首先分析流动性约束对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影响,其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通过消费信贷可得性和消费信贷成本两种途经导致各地区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约束,并采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证明流动性约束差异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形成。最后提出目前应通过增加中西部地区消费者消费信贷额度,把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放在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缩小各地区消费者流动性约束差异来缓解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流动性约束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石峰 王忏 龚六堂
本文在小国开放经济新凯恩斯货币模型中,引入了人民币国际流动性约束,研究其对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货币国际流动性约束扭曲了跨国风险分担条件,使得央行需要在稳定价格水平和改进风险分担条件之间进行权衡。研究发现:(1)人民币国际流动性约束程度越高,央行越应增加实际汇率波动;(2)与盯住CPI通胀相比,执行盯住PPI通胀的政策规则能够在稳定价格水平的同时,增加实际汇率波动,改善国际风险分担条件,提高社会福利。
关键词:
国际流动性约束 货币政策规则 社会福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本文基于"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银行贷款的需求和供给决定货币创造流量,进而决定货币供应量。其次,本文提出以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衡量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约束松紧程度。为了满足流动性约束,自由货币创造上限产生的准备金需求等于超额准备金,是超额准备金所能支持的最大货币创造流量。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越大,流动性约束越宽松。再次,自由货币创造上限可以衡量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会扩张自由货币创造上限。最后,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自由货币创造上限不能有效约束货币创造流量,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不理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伟 张淑珍 蒋海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昌利
本文基于对1994年以来的相关季度数据,着重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对广义货币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货币当局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大操作力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丁丁 陈卫红
论证了流动性偏好对我国货币需求变化的影响机理和传导机制,通过理论阐释和2002-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我国货币余额长期均衡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流动性偏好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在三方面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第一是物价水平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在加深,物价水平抬升的频次推动了居民对货币需求量的增长要求;第二是利率对货币需求量变动的敏感性和周期性在增强,货币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和频次对利率的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是物价水平及产品需求量对货币需求变化所造成的冲击,由于相反的迂回参与效
关键词:
流动性偏好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高宾
该文从"事前"货币需求角度,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货币供给大于"事前"货币需求,两者的缺口定义为超额流动性。该定义权衡了货币供给和需求双方的交互性,从社会整体角度去度量流动性,克服了传统度量指标的不足。从实证结果看,超额流动性指标对我国流动过剩拟合程度良好,流动性过剩是引起通胀的显著原因,对通胀解释力度较强,半对数弹性为0.91。笔者从"事前"货币需求角度,提出建立恰当的流动性指标、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事前"货币需求、丰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数量型"货币工具等治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 事前货币需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洁琼 刘传哲 何凌云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实物资产价格效应和金融资产价格效应,发现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与一般物价、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且对一般物价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同时,过剩的流动性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对实物资产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价格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中国经济存在流动性过剩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金融调控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过快增长、货币结构短期化以及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产生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过快增长、国际资本流入、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市场投资诱因。然而,流动性过剩一旦形成,便可能带来长期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并可能隐含局部性金融危机。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从货币调控来看,应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水平,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有效调控货币中介目标,有效运用利率政策等工具,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杰·弗格 康以同
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经济体已经变得更富有弹性和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但是金融市场本身似乎对实时数据更加敏感。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复杂,不断地向决策者提出难题。中央银行改善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对市场理解政策既有新的好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伍戈
货币流动性(M1/M2)测度了货币供应内部的活跃程度,是宏观经济分析中普遍关注的重要变量之一。本文着重对中国货币流动性相对稳定期间(1997~2010年)的情形进行分析,探寻货币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内涵。文章发现,近年来工业增加值的增加和股指的高企引发了货币活化程度的提高。实际利率对货币活化水平有短期负向作用,但其影响系数和显著性有限,这可能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有关。实际利率与货币活化却存在长期正向关系,这很可能与"金融深化"有关,即长期内实际利率的提升有助于解除资金价格扭曲和金融抑制,增加货币活化程度。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影响货币活化的因素必将不断演变,时常考察其决定因素,有...
关键词:
货币流动性 实际利率 金融深化 货币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宝昌 李楠
本文从货币主义的角度对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加以解释,利用货币主义的经典模型建立了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的标准,并进一步探讨当发生流动性过剩时整个经济体系的变化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本文得出流动性过剩通过自身以及外部调节呈现向过剩减轻方向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主义 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