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84)
2023(3101)
2022(2667)
2021(2479)
2020(2074)
2019(4928)
2018(4765)
2017(9837)
2016(5292)
2015(6241)
2014(6205)
2013(6528)
2012(6451)
2011(6092)
2010(6367)
2009(6482)
2008(5525)
2007(4802)
2006(4481)
2005(4322)
作者
(18075)
(14837)
(14731)
(14194)
(9526)
(7222)
(6802)
(5986)
(5568)
(5483)
(5318)
(5191)
(5177)
(4938)
(4920)
(4799)
(4568)
(4504)
(4466)
(4046)
(3933)
(3825)
(3642)
(3556)
(3547)
(3529)
(3389)
(3252)
(3117)
(2996)
学科
(20621)
经济(20599)
(15958)
银行(15812)
(14629)
(12181)
方法(11520)
管理(11192)
数学(10518)
数学方法(10436)
(10245)
(9699)
金融(9699)
业务(9158)
(8866)
企业(8866)
(8722)
制度(8717)
银行制(7964)
中国(5456)
(4943)
贸易(4934)
(4909)
(4856)
(4701)
(4044)
理论(3673)
体制(3582)
(3506)
业经(3373)
机构
大学(79735)
学院(76129)
(33755)
中国(33658)
经济(32986)
研究(31534)
管理(25043)
(21241)
银行(20410)
理学(19997)
理学院(19766)
管理学(19367)
管理学院(19263)
(18879)
(18872)
科学(18776)
(18068)
(17589)
(17563)
研究所(15878)
农业(15571)
中心(15405)
(14329)
金融(14163)
财经(13592)
(12706)
(12528)
业大(12374)
经济学(11764)
北京(11719)
基金
项目(46657)
科学(35202)
基金(34822)
(32138)
国家(31930)
研究(29206)
科学基金(25844)
自然(18409)
社会(18085)
自然科(17991)
自然科学(17982)
自然科学基金(17691)
基金项目(17338)
社会科(17224)
社会科学(17217)
资助(16804)
(16504)
(15375)
教育(13576)
重点(11136)
(10890)
计划(10087)
编号(10020)
科研(9697)
(9352)
(9225)
教育部(9079)
成果(8804)
大学(8798)
创新(8774)
期刊
(34799)
经济(34799)
(30589)
金融(30589)
研究(29238)
中国(17597)
学报(16646)
(16335)
科学(13639)
(13084)
大学(12189)
学学(11720)
管理(10434)
农业(9194)
财经(7802)
(6601)
国际(6378)
经济研究(6299)
理论(5409)
教育(5078)
(5043)
技术(4968)
(4924)
实践(4882)
(4882)
业大(4726)
问题(4442)
农村(4292)
(4292)
世界(4232)
共检索到136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建伟  曹广喜  
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它具有净外币负债和净外币资产两种表现形式。在新兴市场中,只要其银行体系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管表现为哪一种形式,都会增加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且在宏观或微观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银行危机甚至是货币危机。此外,当出现不利冲击时,银行体系中存在货币错配将会导致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进一步恶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中华  陆符玲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在 1 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成为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从亚洲的经历来看 ,二者是同进同退的 ,但这个现象具有普遍性吗 ?从理论上看 ,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哪项研究从实证角度真正证明了双危机之间的联系是确实存在的。本文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共生性 ,即两种危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但是一直以来 ,如何从数量上刻画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找到两个指标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指标是用汇率变化比率和外汇储备变化比率衡量的外汇市场压力 ;另一个指标是用银行的坏帐和坏帐准备金数量衡量的银行系统压力 ,这种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简永军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使美国银行业陷入重重危机,与此同时美元也正面临着严重的贬值危机,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对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新探讨。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概率离散模型,条件最大似然值方法,以1990~2003年期间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共生性,得到结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共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可以作为货币发生的前导信号,而货币危机的发生对银行危机则没有前导信号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任若恩  
1 997— 1 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同时爆发 ,即共生性危机的发生引发国际社会与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重新思考 :这种共生性现象是否确实具有普遍性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到目前为止 ,很少有研究从实证的角度来证明这种联系的确存在。正是基于此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 ,旨在揭示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相互影响 ,换言之 ,共生性危机的发生是具有显著性的。具体来说 ,本文以 1 975— 2 0 0 0年期间 53个国家危机的发生情况为研究对象 ,分别运用频率分布、信号法 ,以及概率回归模型来分析两种危机的共生性 ...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方星海  
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宏观危机和政策危机———泰国金融风暴的因果、教训和预防朱民方星海☆金融风险问题研究泰国的金融风暴震惊了世界,今年以来,泰铢已贬值42%,泰国股票市价已贬值50%,泰国高达37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已经耗尽,财政和国际收支赤字不断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丽巍  曾铭娟  
本文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出发,探讨了金融危机条件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准备金需求的变化、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还受制于商业银行资本量、风险偏好以及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因此,强化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效果必须配合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吴洋  鞠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具体形式开始表现为银行业危机、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三种,影响程度日益加剧,影响范围也逐步增加。本文通过选取世界主要的39个国家28年的数据样本,研究上述三类危机相互之间的叠加效应,以及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类型危机的传染效应。研究表明:银行业危机、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均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负面作用,并且货币危机的负面作用最大;在三类危机中,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的影响主要在于通过实体经济渠道传导的传染效应,并且其影响力度有显著区别,货币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既有较强的本地效应,又有显著的传染效应,并且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染;三类危机的叠加效应主要表现为负的直接效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传染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虹  彭大为  
中国在当前金融危机中没有发生货币危机的迹象,但是如果不采用有效的控制风险的前瞻性措施,存在发生银行危机的可能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董彦岭  张继华  
本文通过构建发展中国家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共生基本面的Probit和Logit模型,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共生性货币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情况进行近似模拟。危机发生及演进的趋势大致为:以1993年和1999年为分界点,1990年以来中国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共生概率总体上呈现由正"U"型向倒"U"型转变的分布特征,2008年出现微弱反转;样本期内我国共生危机发生概率总体处于[0.25%,2.5%]的区间范围内,但危机生成的结构分析却表明,这种极低的概率事实上为近年来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所覆盖。另外,发展中国家货币银行危机共生的基本规律显示出:GDP增长率、货币增长率、金融自由化和汇率制度对共生危机生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恩涛  姜超  陈媛媛  
通过系统梳理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相关文献,建立一个包含三类金融危机的统一分析框架,探寻这三类金融危机的概念特征、产生原因、交互关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预警和防范。结果表明:三类金融危机的共同特征是危机爆发前政府、银行、企业和个人的债务过度积累;应对金融危机的巨额成本迫使我们要明确每次金融危机发生的类型和程度,科学理解不同类型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不同类型金融危机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这对于金融危机预警和防范及危机爆发后应急政策的制定非常关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彦岭  张继华  
共生危机的事实表明,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共生的现象在不同类型的国家均可能出现,而非某一类国家所特有的现象。基于对共生性货币银行危机触发机制国别差异的考察,文章在对1980-2006年间60个国家共生危机发生情况识别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生危机生成的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工业化国家的共生危机主要是经济中各类矛盾累积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源于本国制度缺陷,而采用滞后一期的变量来解释工业化国家共生危机时,效果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宇  王庆立  王竹芹  
本文利用72个新兴市场国家(地区)1981年到2014年的年度数据,通过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在新兴市场国家(地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互为因果,存在共生关系;第二,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来说,无论是银行危机还是货币危机,都受美元指数变化的显著影响,即美元指数上涨是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爆发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重要因素;第三,美元指数、美国利率和美国金融风险因素是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爆发共生危机的主导因素。因此,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如果要防范共生危机,必须关注美元等国际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本文以货币供应为视角展开对美国的几次金融(银行)危机的研究。文章首先对研究对象做出基本介绍和观察;然后对有关货币供应的理论进行简单阐述;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几次危机中货币供应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集中讨论美国在当前金融危机下的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荆中博  杨海珍  杨晓光  
本文对Hagen和Ho的货币市场压力指数进行改进,采用1970~2009年间66个国家的74次银行危机样本,多纬度地实证检验了修正后的指数对于银行危机的识别精度。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整体样本标准差构建的货币市场压力指数适用范围更广、识别精度更高,而且以T=97%为阈值构建的指数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稳定性。本文修正后的货币市场压力指数是一个更好的银行危机预警指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百灵  叶文娱  
本文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框架构建了本币升值通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引起银行危机的模型。结论认为本币升值与银行及其客户存在相当多的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的情况下,如果本币升值幅度很大,则可能引起银行部门的危机。实证检验表明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因债权型货币错配造成的净值损失与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货币错配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有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