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99)
- 2023(3455)
- 2022(2986)
- 2021(2860)
- 2020(2216)
- 2019(5174)
- 2018(5050)
- 2017(10420)
- 2016(5681)
- 2015(6279)
- 2014(6392)
- 2013(6251)
- 2012(5981)
- 2011(5556)
- 2010(5713)
- 2009(5335)
- 2008(5275)
- 2007(4779)
- 2006(4416)
- 2005(4049)
- 学科
- 济(21504)
- 经济(21485)
- 管理(17178)
- 业(15975)
- 企(12716)
- 企业(12716)
- 方法(8636)
- 数学(7951)
- 数学方法(7818)
- 农(7531)
- 策(6959)
- 财(6807)
- 贸(6781)
- 贸易(6778)
- 易(6676)
- 中国(6193)
- 制(5034)
- 及其(5034)
- 政策(5025)
- 业经(4594)
- 银(4577)
- 银行(4577)
- 农业(4445)
- 行(4428)
- 方针(4405)
- 述(4354)
- 阐(4354)
- 阐述(4354)
- 税(4320)
- 地方(4277)
- 机构
- 学院(79738)
- 大学(77637)
- 济(37307)
- 经济(36463)
- 管理(31162)
- 研究(27854)
- 理学(25900)
- 理学院(25676)
- 管理学(25335)
- 管理学院(25178)
- 中国(23835)
- 财(19462)
- 京(15694)
- 财经(14392)
- 科学(14094)
- 所(13688)
- 中心(13289)
- 经(13038)
- 江(12971)
- 研究所(11924)
- 经济学(11399)
- 财经大学(10529)
- 农(10367)
- 州(10279)
- 北京(10270)
- 经济学院(10237)
- 银(10075)
- 院(9997)
- 范(9960)
- 师范(9914)
- 基金
- 项目(46491)
- 研究(37330)
- 科学(37159)
- 基金(33698)
- 家(27881)
- 国家(27624)
- 科学基金(24052)
- 社会(23427)
- 社会科(22302)
- 社会科学(22300)
- 省(17542)
- 教育(17237)
- 基金项目(16461)
- 编号(16062)
- 资助(15170)
- 划(14932)
- 自然(14529)
- 自然科(14183)
- 自然科学(14180)
- 成果(14134)
- 自然科学基金(13946)
- 课题(11427)
- 策(11068)
- 部(10916)
- 性(10314)
- 发(10276)
- 重点(10190)
- 项目编号(9659)
- 教育部(9635)
- 创(9522)
共检索到131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宋元
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汇率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贺庆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仔在的现象,它对一国的经济金融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货币错配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汇率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项后军 吴丹婷 汤烨斐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货币错配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2005—2014年为研究样本期,在分析我国货币错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为切入点,研究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结论如下:(1)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在2005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在2009年第1季度达到峰值49.26%,之后又快速下降至38%左右并在之后整体保持稳定,与样本期内我国汇率变动情况基本一致。(2)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与货币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货币错配都是产出水平及物价水平变动的原因。(3)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价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庆春 宋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货币错配在我国对M1产生的影响较为直接和迅速,对M2产生的影响较为持久,影响的程度也更大。冲击响应的正效应在经历了衰减和振荡后仍然保持在较高的位置,这说明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长期的,协整检验结果揭示我国货币错配程度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这不仅削弱了央行的独立性,而且还可能导致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弱化甚至失灵,本文对加强审慎性监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协整检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建堂
改革以来,随着具有很强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特点的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化,货币、特别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为人们用来观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变动近年来并不存在确定的正相关关系,于是如何认识货币与物价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否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准确指标,就成为我国金融界和经济理论界关心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不揣冒昧,就上述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货币政策的调整虽属必要,但它并非解决当下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之药,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才是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货币政策:从"稳健中性"回到"稳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宏观调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降杠杆与防风险的背景之下,货币与信用双双有所收紧,成为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直接的外在表现。是故,无论是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还是社会融资规模,均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骏
论货币政策周骏(一)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总称,它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指导货币供应和信贷活动的准则。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尧 洪卫青 谢香兵
以我国2008—2015年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探讨企业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变动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处于较低水平时,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当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处于较高水平时,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期限错配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尧 洪卫青 谢香兵
以我国2008—2015年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探讨企业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变动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处于较低水平时,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当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处于较高水平时,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投融资期限匹配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期限错配 企业绩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亮 纪明明 张茜
电子货币通过对传统货币进行替代改变了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较低时,替代转化效应起主导作用;随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不断提高,替代加速效应会起到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流通速度会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形变化特征。基于协整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对M0的替代程度较高,这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电子货币对M1的替代程度相对较低,这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电子货币仍处于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阶段。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彦明
货币市场基金(MMF)以其低风险、高流动性和稳定收益性在海外资本市场备受青睐 ,在国内已有博时、华安和招商三家基金管理公司获准发行准货币市场基金。根据美国的经验 ,MMF的推出将对货币政策产生一定冲击。本文论述了MMF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以期为MMF的监管以及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MMF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印文 裴平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1995—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关键词:
货币电子化 宏观经济形势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观点 ,并指出电子货币将减少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 ,削弱以货币供给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效果 ,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同时 ,本文分析了我国使用电子货币在短期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数量调控效果也会下降。因此 ,我们应尽早做好向利率调控转轨的准备。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政策 基础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